关于成语顾曲周郎及解释

  • 关于成语顾曲周郎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顾曲周郎”是什么意思

顾曲周郎

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字公瑾,当时吴中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谋,善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袭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百,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度郎顾。”

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有两句道知:“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让心爱的人多看我几眼,老是故意地弹错)。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后来,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做“顾曲”。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专论戏曲的书,书名就道叫“顾曲杂言”。

成语解释:曲:乐曲;周郎:周瑜。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gù?qǔ?zhōu?láng

〖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典故:

周瑜,字公瑾,三国时期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外表英俊潇洒,且精通音律,多谋善断,是东汉末年东吴杰出的将领。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经过一番拼杀后,曹操、孙策、刘备勇猛过人,分别为建立魏、吴、蜀三足鼎立的局面打下了基础。当时东吴人才济济,周瑜就是其中一个,周瑜与孙策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分别娶了乔太守家的两个女儿。

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吴郡的泛波园凌烟阁内有一位歌女正在弹曲,筝音古朴,曲风悠扬。歌妇正弹奏时,孙策、周瑜分别带两位夫人踏青归来。此时,周瑜已微微醉,脚步阑珊,醉眼迷离。周瑜命歌女弹奏一曲《长河吟》。据说《长河吟》是周瑜所作,并传此曲是周瑜只为诸葛亮而作,因为诸葛亮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出曲中之音。歌女弹奏《长河吟》,初时平和悠扬,逐渐变得激越,金戈铁马之音交响不绝,尾处又余叹无穷,有义愤填膺、豪情满怀之意。由于歌女并不熟练此曲,在弹奏时,手一颤,将本来的低音符拨成了强音,微醉的周瑜却听了出来,并指出歌女弹奏错了。

后人将这个故事缩成“曲有误,周郎顾”六个字,后来人们逐渐用“顾曲周郎”泛指精通音乐的人。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与《广陵散》并称当时的《长河吟》相传就是为周瑜所做,并传此曲周瑜称只为诸葛亮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出曲中之音。也有一说,《长河吟》为后人附会之作。曲:乐曲;周郎:周瑜。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字公瑾,三国时期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外表英俊潇洒,且精通音律,多谋善断,是东汉末年东吴杰出的将领。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经过一番拼杀后,曹操、孙策、刘备勇猛过人,分别为建立魏、吴、蜀三足鼎立的局面打下了基础。当时东吴人才济济,周瑜就是其中一个,周瑜与孙策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分别娶了乔太守家的两个女儿。

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吴郡的泛波园凌烟阁内有一位歌女正在弹曲,筝音古朴,曲风悠扬。歌妇正弹奏时,孙策、周瑜分别带两位夫人踏青归来。此时,周瑜已微微醉,脚步阑珊,醉眼迷离。周瑜命歌女弹奏一曲《长河吟》。据说《长河吟》是周瑜所作,并传此曲是周瑜只为诸葛亮而作,因为诸葛亮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出曲中之音。歌女弹奏《长河吟》,初时平和悠扬,逐渐变得激越,金戈铁马之音交响不绝,尾处又余叹无穷,有义愤填膺、豪情满怀之意。由于歌女并不熟练此曲,在弹奏时,手一颤,将本来的低音符拨成了强音,微醉的周瑜却听了出来,并指出歌女弹奏错了。

后人将这个故事缩成“曲有误,周郎顾”六个字,后来人们逐渐用“顾曲周郎”泛指精通音乐的人。

顾曲周郎

gùqǔzhōuláng

〖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zhidao。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专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属

“曲有误,周郎顾”是什么意思?

顾曲周郎

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字公瑾,当时吴中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谋,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三国志·吴copy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知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有两句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道让心爱的人多看我几眼,老是故意地弹错)。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后来,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做“顾曲”。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专论戏曲的书,书名就叫“顾曲杂言”。

说起周郎,凡是懂得历史或者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就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将周瑜,字公瑾。相传他长得很秀气,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威武军人,二十四岁时即被孙策封为“建威中郎将”。时人都很爱慕他,而称之为“周郎”。可惜这位人之翘楚年纪不大就被诸葛亮的“三气”给气死了,这不能不说是千古憾事。

周瑜一生最得意之事就是“赤壁copy大战”,在这次战争中,他以鄱阳湖一支薄弱的水军,击败了曹操南下的大军团,从而威名大震,使敌人闻风丧胆。杰出的军事家周瑜又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在少年时代他已精通音乐,在别人演奏乐器时,如果稍有错误,他一定听得出来,并且能够予以纠正。因此,时人谓之:“曲有误,周郎顾。”一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引用“顾曲周郎”的典故。后人的许多诗作中,也都运用了这个典故,如唐代李端的诗作:“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大约是写一位青年女子,为zd了使情人能多看她几眼,而故意的“误拂弦”。这位情人当然是多情而又懂得音乐的了。

曲有误 周郎顾,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传说周瑜是一个精通音律的人,有人弹奏音乐,如果弹错了,周瑜都会觉察。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白话译文:

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相顾,微微一笑,提醒抚琴者,错音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扩展资料

后人引用:

唐代李端的诗作:“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大约是写一位青年女子,为了使情人能多看她几眼,而故意的“误拂弦”。这位情人当然是多情而又懂得音乐的了。

引申释义:

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做“顾曲”。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专论戏曲的书,书名就叫“顾曲杂言”。

周瑜经历: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曲有误周郎顾

顾曲周郎

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字公瑾,当时吴中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谋,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zd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有两句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让心爱的人多看我几眼,老是故意地弹错)。就是用的这回个典故。

后来,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做“顾曲”。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专论戏曲的书,书名就叫“顾曲杂言”。(本人比较懒,直接复制粘贴了一位前辈的话……)

不过对于答你的补充,咱还是想侃几句哒。大诗人杜牧有诗云: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其实就在赞颂周瑜啦。话说,咱也挺喜欢周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