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文人无行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文人无行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文人画的创始人 到底是苏轼还是王维!!文人画到底和士人画是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是什么关系!?

创始人:唐代王维

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6970.htm

区别:

长期以来,我们把文人画和士人画(又称士夫画)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一种偏见。我们知道,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在汉代便已出现,进入魏晋就更多了。但文人画的正式提出是在北宋,到了元代则成为画坛的主流。不过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因为一直到元代,并没有“文人画”这一术语,北宋苏轼也好,元代钱选、赵孟頫、吴镇、黄公望也好,他们所说的都是“士人画”(或“士夫画”)。“文人画”的正式提出,是明代董其昌,他所说的“文人画”家,如王维、李成、黄公望等人,都是唐宋的“士人画”家。由于人们习惯上将“文人士大夫”并称,到了明代后期,读书界文人之多远远超出了士人,文人和士人的概念便混淆了,将二者等同起来,甚至取消了“士人画”的概念,一直到今天。

要弄清文人画和士人画的异同,首先需要认清文人和士人的异同。文人和士人都是读书人,这是二者的同。但读书人并不一定都是文人,也不一定都是士人。文人和士人只是读书人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大部分。顾炎武《日知录》论唐制有六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通经又有实际才干者为秀才,通经义为明经,而擅长诗赋者为进士。这实际上正是士人和文人的分别。士人所治的是经纬天下的学问,而文人所治的是诗词文赋,汉代杨雄称为“雕虫小技”。在明中期之前,士人和文人不是一个概念。

什么是文人呢?就是以诗文为业的人。读了书、识了字,以诗文为业就是文人,以农牧为业就是农人,以商贾为业就是商人,以僧侣为业就是僧人。文人的读书识字,不是用来治理天下,而是作诗文辞赋。

士人肯定都是读书识字的,但他们却不以诗文为业,即使他们也作诗文,但他们却在“志于道”。什么“道”呢?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也就是以天下是非风范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上古的“士”指三教九流的通称,并不是专指儒家“志于道”的士。儒家的士,是指“自强不息”的君子,他们不是以诗文为业,而是为了天下民生。他们的理想是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在其位谋其政。如果学而优仍不能仕,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独善其身的方式推广天下为公的理想。

元代以前文人和士人的关系是明确的,南怀谨先生曾说过,社会更需要的是经纬之士,某些文人多一个少一个关系不大。文人以诗文为专职;士人以天下社会民生为专职,做官的忧君忧民,不做官的也忧君忧民,工作之余诗文也可以作的很好,甚至比专职文人作的还好。文人做官做不好,用诗文也是解决不了天下苍生问题的。

明代中后期开始,文人、士人界限混淆,读书界风气变坏。本来读书界中的士人是表率天下是非风范的主流,是志于道和天下为公的。但是,这样的人基本没有了,文人成为主流,学而优则仕的目的不是为了天下民生,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结果,做了官,作为既得利益者,不能达则兼济天下,而是达则明哲保身,如董其昌等;甚至达则祸国殃民以利己,做不了官,作为未得利益者,不是穷则独善其身,而是穷则怨天尤人,如徐渭等。这样一批读书人,便被统称为文人。当时认为是士风大坏、儒学淡泊,不可收拾,读书人都是“急火攻心”、文人无行。顾亭林的《日知录》所以痛斥文人,再三告戒读书人不要沦为文人,认为“通鉴不载文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读书人更应该作为士人,居四民之首,成为社会风范的表率。后来的梁启超则认为,这一时期发达的读书人是“上流无用”,不关心天下民生,只图明哲保身和既得利益;而失意的读书人是“下流无耻”,为了一己未得而欲得的利益胡作非为,怨天尤人,斯文扫地。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是个人的“出人头地”;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同时又择一切手段,朱维铮先生称为流氓手段,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

自古以来,文人大多个人思想较重,无行的也多。但古代时,因为士不仅是四民之首,表率全社会的风气,更是读书界的主流,所以小部分文人的自我意识便不能不有所收敛。而明中后期,隆庆、万历开始,士变质成了文人,成了读书界的主流,所以文人无行就得以肆无忌惮地膨胀、泛滥。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隆庆、万历是个分水岭,这是学术界的共同认识。尽管对这一变是好是坏有完全不一样的评价,但对这一事实的认同则是完全一致的。既在此之前,士人表率的社会风气,强调社会价值大于个人价值,强调秩序、规范。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变异导致了士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糟得很”;但也有学者认为“好得很”:之前“专制的中世纪”,而从此开始则体现了“走出中世纪”的现代精神。尤其在书画界,对这一变更是作为由“落后”转为“先进”来认识、评价、褒扬的。例如黄宇仁的《万历十五年》把中国政治史的转变定于这一时期;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概论》也把中国学术史的转变定于这一时期;朱维铮的《走出中世纪》同样也把中国思想史的转变定于这一时期。

来源:

唐朝的哪位大诗人不畏权贵,让高力士为其脱靴

李白

野史上说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是由杨贵妃磨墨zhidao、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会上,还蒙贵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汤喝。到后来,大家都说“文人无行”并从此找到典故。

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出自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实为文人快意编出的小说家言而已。前人对此早有质疑。早在唐李肇《国史补》记载:“李白在翰林,多沈饮。玄宗令撰乐辞,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之。”李白在翰林时常喝醉酒。一天,玄宗叫李白撰写乐辞。李白喝得醉醺醺版的,他大笔一挥就是十多章。权玄宗很高兴,继续请李白喝酒,李白将脚伸到高力士的面前,要他脱靴子,但皇上命宦官“排出之”,脱靴之事并没有发生。这事也见于《新唐书》和《旧唐书》,《旧唐书·文苑下》特别记载“由是斥去”,就是李白被骂走了。也就是说,高力士并没有为李白脱靴。

钱锺书的《论文人》是什么意思呢?真的“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么。

这本书主要强调的就是文人无行这句话,揭示的是文人的另一面。因作者本人也zd是文人,从自己内部阵营里倒戈出来,当然是入木三分。

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我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拼命地跻身文坛,便没有了当初的真性情,成为了文字的奴隶。专很多行为让人看不起。

这可以从当今社会找到注脚,如一些文人相互吹捧,相互拆台,文人相轻,炒作、出卖、粉饰,不忏悔,不认错等行为找到答案。

但这并不是说这个社会不需要文人,之所以存在,必有其理由和价值属。

所以,毛病是有,但不能由此抹去文人的作用和价值,这也可以从现实中找到答案:总是有作家能感动我们,总是有文人敢于直面人生。。。

文人多空谈,往往不能直接影响推动社会和周边的环境,尤其在社会变荡时更是如zd此,所谓清谈误国。

钱钟书是文人,这句话有些自我解嘲的意味。翻译版成大白话,是“一个人只要是文人,就没什么大用了”的意思,和平时大家提到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权”大体类似。

有德者必有言赏析

本章谈“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在孔子文化中,“德”与“仁”通常是同义词,“为政以德”即“为政以仁”。德通常也称为“仁德”。“言”与“智”相通,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为智,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子张篇》)“智”“言”相通。实际上本章所谈的就是“仁”与“智”与“勇”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仁、勇、智,“仁”乃“全德”之谓也。“仁德”包涵勇德,智德,仁者高于智者,智者高于勇者,也就是说勇不如智,智不如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述而》有一段对话,表明孔子对颜渊和子路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孔子对仁者与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评价:“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里,孔子赞扬了颜渊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所以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关于“言”“德”“仁”“勇”的关系。《论语集释》引李充说:“甘辞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陈成败,合连纵横者,说客之言也。凌夸之谈,多方论者,辨士之言也。德音高合,发为明训,声满天下,若出金石,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猎夫之勇也。水行不避咬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顺大难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不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评析】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读解】

这几句话说来都很好理解。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它成了后世说“文人无行”的理论依据。一个文人,一个著名作家,他当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却并不一定有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的现象。

当然,说“文人无行’”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这正如说“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样。不一定有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况。

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

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