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救亡图存及解释

  • 关于成语救亡图存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最先喊出“救亡图存”的是康有为还是严复?

是严复。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一时举国皆惊,事实为洋务运动的破产做了最有力的说明。因此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主张开始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在这种政治形势下,严复于1895年先后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著名政论。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集中抨击了八股取士制度,批判中国传统的“旧学”、科举词章、金石书法等,认为这些都无实、无用、高谈阔论和脱离实际。主张“大讲西学”,只有用“西学”代替“中学”,认真向西方国家学习,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途径。

扩展资料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救亡决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严复

应该是严复,他们虽然都有救亡图存的思想,但最先旗帜鲜明提出的还是严复。1895年(光绪二十一zhidao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武装抗击外来侵略;光绪二十一年(回1895),康有为偕梁启超参加会试。路过上海时,兴中会重要成员陈少白登门造访,共议时局。会试期间,中日甲午战争已近尾声。同年三月二十三日(4月17日),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康有为闻讯极为愤慨,三月二十八日,同梁启超等鼓动广东、湖南举人百余人上书都察院,请代奏皇帝拒绝批准条约。随后,各省举人亦相答继上书。四月初,康约同18省举人1300多人,开会决定联合上书,会上公推康有为起草,康用一日两夜的时间,起草了1.8万字的《上今上皇帝书》,请求光绪帝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康有为:不揣狂愚,统筹大计,近之为可战可和,而来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自富可强,而必无敌国外患之来,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zhidao天下之治而已。

是康子,他那时候比严复更能接近皇上。

中国近代各阶级救亡图存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制度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只是空想,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

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评价: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但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未能真正推行。

结果

由于指挥失误,内部腐败严重以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内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军事工业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局(崇厚)。

(2)民用工业代表: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湖北织布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张之洞,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3)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4)新式教育:同文馆建立,举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

7.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戊戌变法

1.背景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下发动了“公车上书”。后在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下,发动了维新运动。

内容

严复,译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赫胥黎《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天演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结果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经过百日,被囚至中南海瀛台,以失败告终。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救亡图存是什么事件后由哪位思想家提出来的?

救亡图存是1895年《来马关条约》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后,由思想家严复自在《救亡图存百》中喊出“救亡图存”的口号时提出的。同时发表了《天度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进一步阐述知了救亡图存的重要性,师夷道长技以制夷

救亡图存意思是什么

救亡图存,意思是拯救国家或民族的危亡,谋求生存。

【拼音】?jiùwángtúcún

【出处】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

白话释义:倘若要拯救国家或民族的危亡、谋求生存,并不只是依靠一两位有才之士就可以实现的。

【例句】

1、早在30年代,一大批有识之士就以救亡图存为己任,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

2、使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

扩展资料

一、救亡图存的近义词

1、吊民伐罪[diàomínfázuì]

释义:抚慰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白话释义:杀掉那里暴虐的国君,并安抚那些受暴君残酷欺压的百姓,像久旱中的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

2、存亡继绝[cúnwángjìjué]

释义: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白话释义: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

二、救亡图存的反义词

1、闭关自守[bìguānzìshǒu]

释义:指封闭关口,不跟外界来往。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新事物。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白话释义:关着门安分守己,又会受到邻居私自铸钱和私藏铜的连累,奸吏藉以勒索人民。

2、闭关锁国[bìguānsuǒguó]

释义:闭塞关口,封锁国境,不跟外国往来。

出处:西周·周文王《周易·复》:“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白话释义:雷在地中微动,象征阳气“回复”;先代帝王因此在微阳初动的冬至闭关静养,商贾旅客不外出远行,君主也不省巡四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救亡图存

救亡图存[jiùwángtúcún]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zd危亡,谋求国回家的生存。

褒义

出处

《鬼谷子·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例句

早在30年代,一大批有识之士就以~为己任,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答之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存亡继绝

反义词

闭关自守

救亡图存是什么意思救

救亡图存zd是指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出自: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必使爱国思想,普及于最大多数之国民而后可。

译文: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不能单靠一两个人才谋士能完成的,一定要让爱国的思想普及到大部分的国民才可以。

示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使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

扩展资料:

近义词:存亡继绝、吊民伐罪

1、存亡继绝,读音cúnwángjìju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使濒临灭亡者得以延续,恢复灭版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子嗣;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

出自:《吕氏春秋·.审应》:“夫郑乃韩氏亡之也,愿君之封其后也,此所谓存亡继绝之义。”

译文:郑国是因为韩国灭亡的,愿君主封郑国的后人,这就权叫使濒临灭亡者得以延续的意思。

2、吊民伐罪,读音diàomínfázuì吊:慰问;伐:讨伐。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

出自: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救亡图存的意思

词目救亡图存

发音jiùwángtúcún

释义拯救国家的百危亡度,谋求国家的生存。

出处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专必使爱国思想,普及于最大多属数之国民而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