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恍然大悟的反义词的成语大全_四字恍然大悟的反义词的成语意思

  • 形容恍然大悟的反义词的成语大全_四字恍然大悟的反义词的成语意思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恍然大悟的反义词,恍然大悟近反义词是什么
恍然大悟反义词:
zhidao

,百思莫解,百思不解,冥顽不灵,困惑不解,如坐云雾,如痴如醉,如醉如痴,疑惑不解,茫然不解,迷惑不解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恍然大悟_百度汉语

[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释义]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的反义词,“恍然大悟”的近义词是什么?

“恍然大悟”的近义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如梦初醒

一、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

释义:《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古人认为路不走则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会被堵塞。茅塞顿开是说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1. 今天我遇上了一道难题,小舅教我后,我顿时茅塞顿开。

2. 听了这场鞭辟入里的演说,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二、豁然开朗[ huò rán kāi lǎng ]

释义: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出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

2. 听老师这么一说,他的心豁然开朗,什么都明白了。

三、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

释义: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

出处:明?冯梦

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43630

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1. 直到我把这件事说破,他才如梦初醒。

2. 那件事后,他才如梦初醒,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恍然大悟”的反义词:莫名其妙
基本释义: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1. 她天天都说些不着边际、莫名其妙的话。

2. 他的一番莫名其妙的话语令我非常费解。

豁然开朗 、如梦初醒 、茅开顿塞 、顿开茅塞 、豁然大悟 、茅塞顿开、翻然醒悟 、豁然贯通 、大彻大悟 、幡然醒悟 、顿然醒悟 、憬然有悟

豁然开朗,读音huò rán kāi lǎng,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豁:宽阔。然:的样子。开:宽阔。朗:明亮。 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43031

。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出处: 《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翻译:开始进入时极为狭窄,过了好久才能通过,走了十步,才豁然开朗。

如梦初醒,汉语成语,拼音:rú mèng chū xǐng释义: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翻译:寡人听到你的话,才如梦初醒。

顿开茅塞,汉语成语。拼音:dùn kāi máo sè顿:立刻,一下子;顿开:立刻开通;茅塞:谦称自己知识贫乏,思想闭塞,好像心里被茅草堵住了一样。比喻立刻懂得了某种道理,有了某种知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六回:“ 宝玉 笑道:‘听见妹妹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所以越听越爱听。’”

翻译:宝玉笑着说:“听见妹妹这么讲究,真是令人茅塞顿开,所以越听越喜欢听。”

扩展资料:

百思莫解、如坐云雾、百思不解、迷惑不解、大惑不解、茫然不解、如醉如痴、冥顽不灵、疑惑不解、如痴如醉、魂牵梦萦、困惑不解、莫名其妙

百思莫解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ǎi sī mò jiě,意思是形容反复思索也不能理解。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翻译:这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呀。

茫然不解,读音máng rán bù jiě,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一无所知,不理解。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

冥顽不灵是一个成语,指愚昧无知,并非指顽固不化,读音是míng wán bù líng,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

翻译:邵肩齐说起以前的事,娄朴对此茫然不解。

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开顿塞?、顿开茅塞?、豁然大悟?、茅塞顿开、

翻然醒悟?、豁然贯通?、大彻大悟?、幡

zhidao
然醒悟?、顿然醒悟?、憬然有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薛)简蒙指教;

豁然大悟。”

当老师把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时,他才恍然大悟。

直到被逮捕,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跟着犯了法。

听了他说的话,大家这才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扶起老人的小伙人不是他撞的。

得到答案后韦小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彩信

"迟到"了。

接了他的电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朋友的恶作剧。

恍然大悟的近义词可以有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如梦初醒
恍然大悟的反义词,“恍然大悟”的近义词是什么?
茅塞顿开是恍然大悟的近义词
恍然大悟的近义词是豁然开朗,
你牛什么牛

1.豁然开朗 huò rán kāi lǎng

解释:是指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后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出自《桃花源记》。造句:走过一段狭窄的甬

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4

道,溶洞里面变得豁然开朗

2.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解释: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恍然醒悟;--出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造句: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3.顿开茅塞 dùn kāi máo sè

解释“立刻,一下子立刻开通;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造句: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像顿开茅塞似的

4.豁然大悟 huò rán dà wù

解释:形容彻底晓悟。【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宋?睦安《祖庭事苑》:"闻道安讲《般若》,豁然大悟。"明?李贽《四书评?孟子七》:"曰:'吾今而后',是豁然大悟语。"造句:慧可听了达摩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

5.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造句:今天我遇上了一道难题,小舅教我后,我顿时茅塞顿开。

6.豁然贯通 huò rán guàn tōng

解释:指一下子就彻底明白。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造句:听了他对时局的分析,大家都有豁然贯通的感觉。

7.大彻大悟 dà chè dà wù

解释:彻:通,透;悟:领会。形容彻底觉悟或醒悟。造句:小觉小悟,久而久之,自能大彻大悟;小因小缘,日积月累,自成大因大缘。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

解释:恍然大悟是一个汉语成语,也作"豁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

1.这道题在老师的指导后,我恍然大悟。

2.这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3.教练的指导,让布勃卡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开顿茅塞

恍然大悟的反义词是什么 标准答案

一窍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

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出自:《吕氏春秋?过理》

:“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

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1]

《吕氏春秋?贵直
论?过理》
yī qiào bù tōng

懵懵懂懂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