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五体投地及解释

  • 关于成语五体投地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佛教做五体投地的大礼拜正确动作是什么?

人体部位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食、听、视、息。”◆《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寿世传真》:“耳乃精窍,目乃神窍,口鼻乃气窍。”两手、双膝和头【五体投地】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两手、双膝和头同时着地。比喻钦佩到了极点。成语查询成语:成语查询-查询结果成语:五体投地拼音:wǔtǐtóudì典故: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例句: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两只手五体投地可以说是佛教礼节中最高的一种礼法。也称“顶礼”。它的一般规则动作是这样的:先合掌,再低头(或问讯),然后右、左掌依次按地,两膝随之跪下、头额触地(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两只手)。等头额触地以后,随之翻掌,表示两手捧起所拜者的足,或托起崇拜对象。翻掌后稍停一会儿再起身,此为一拜。一般有三拜、九拜、百拜等。在拜佛时,一般还要称名号。拜完后还要打个问讯礼。如果顶礼的是僧人,则要称“顶礼xx法师(或和尚)”。但在礼僧时需注意。一、如果礼拜时,礼拜的对象正在躺着,这时就暂不要礼。二、礼拜的对象如果是和佛菩萨像处相反方向时,礼拜不能背对佛菩萨像,面朝下(以佛菩萨像为上)去礼拜僧等等。另外,僧人不能拜俗人和居士。

五体投地有什么典故?怎么来得?

【五体投地】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李明权)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两手、双膝和头同时着地。比喻钦佩到了极点。

成语查询

成语:

成语查询-查询结果

成语:五体投地

拼音:wǔtǐtóudì

典故: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例句: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两只手

五体投地可以说是佛教礼节中最高的一种礼法。也称“顶礼”。它的一般规则动作是这样的:先合掌,再低头(或问讯),然后右、左掌依次按地,两膝随之跪下、头额触地(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两只手)。等头额触地以后,随之翻掌,表示两手捧起所拜者的足,或托起崇拜对象。翻掌后稍停一会儿再起身,此为一拜。一般有三拜、九拜、百拜等。在拜佛时,一般还要称名号。拜完后还要打个问讯礼。如果顶礼的是僧人,则要称“顶礼xx法师(或和尚)”。但在礼僧时需注意。一、如果礼拜时,礼拜的对象正在躺着,这时就暂不要礼。二、礼拜的对象如果是和佛菩萨像处相反方向时,礼拜不能背对佛菩萨像,面朝下(以佛菩萨像为上)去礼拜僧等等。另外,僧人不能拜俗人和居士。

回答者:zhxr63-魔导师十级5-1416:10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66082.html

【五体投地】典故

【五体投地】是利用率极高的成语,如“我崇拜你到五体投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等。这个成语源于古印度最隆重的礼仪,是被唐玄奘带入中国的。

唐代著名高僧——洛阳偃师人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写出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载了印度佛教的九等礼仪。《大唐西域记·三国》的原文是:“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亦称五轮。其行礼之法,先以右膝着地,其次左膝着地,再次两肘着地,两掌舒展过额,最后头顶着地,良久一拜。现在您到青海省或西藏自治区旅游,常会看到虔诚的佛教徒五体投地式的朝拜。

除实际的投地礼外,作为九等礼仪的最高级,五体投地一般用来表示自己对他人极度敬重、佩服之意,就是文章开头举的那些例子。不过,现代人在说这个成语时,总感觉有失它以前那种虔诚和真心的意味,时常带有调侃或夸张之意。

五体投地后来也被赋予过贬义,指人丧失气节。想想也是,虽然谦虚是好事,但在表达佩服他人的能力或推崇别人的想法时,不一定非要行大礼,多多学习,学以致用,才能两全其美。

成语:五体投地

读音:wǔtǐtóudì

近义词: 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反义词: 嗤之以鼻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解释: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 《梁书·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例子: 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来源于佛教。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

铸毅2006-05-30090639来源于佛教。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如《佛般泥洹经》卷下太子五体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如是三称三宝,三称观世音菩萨名,五体投地,向于西方。”也用礼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是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还用以礼拜王者等。如《梁书·诸夷传·天竺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今以五体投地”比喻倾倒、佩服至极。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同征友万柘坡光泰,精于五、七古,程鱼门读之,五体投地。”又如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是哪五体?

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两只手。

五体投地:成语,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在《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

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扩展资料: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近义词】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反义词】嗤之以鼻

【辨形】投;不能写作“头”

【歇后语】鲁肃服孔明

【灯谜】卧倒

出处:

《梁书·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公元636年)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646年)

楞严经卷一:“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又卷四:“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去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公元707年后)

示例

1.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清·刘鄂《老残游记》第六回)。

2.“黄道台这番说话,说得袁伯珍五体投地,钦佩莫名,从此就把回家的心思,抛在脑背后去了。(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五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体投地

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抄、两只手

五体投地可以说是佛教礼节中最高的一种礼法。也称“顶礼”。它的一般规则动作是这样的:先合掌,再低头(或问讯),然后右、左掌依次按地,两膝随之跪下、头额触地(投地的五体是指头、两膝、两只手)。等头额触地以后,随之翻掌,表示两手捧起所拜者的足,或托起崇拜对象。翻掌后稍停一会儿再起身,此为一拜。一般有三拜、九拜、百拜等。在拜佛时,一般还要称名号。拜完后还要打个问讯礼。如果顶礼的是僧人,则要称“顶礼xx法师知(或和尚)”。但在礼僧时需注意。一道、如果礼拜时,礼拜的对象正在躺着,这时就暂不要礼。二、礼拜的对象如果是和佛菩萨像处相反方向时,礼拜不能背对佛菩萨像,面朝下(以佛菩萨像为上)去礼拜僧等等。另外,僧人不能拜俗人和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