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让

  • 退让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退让,为什么要懂得适时退让

退让不等于失败,只是代表暂时停止。只有知道如何退让的入,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吴王闽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携李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闺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音pi)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

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i)。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拓,请伯??在夫差面前讲好话。经过伯格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在他的努力之下,越国终于日益强大,最终打败了吴国。

人们常常把停止退让和失败、放弃、躲避等这些词联系在一起,似乎退让总带有某种贬义和消极的色彩。然而退让却是人世间的节奏。退让包含了很多层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当下生活的中止,是个积聚能量的过程,在这样的停止中具有了快速生长的可能。

人们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不知道如何停下来。刚开始学滑雪的人,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当自己穿上滑雪板,从山上滑到山下,结果实际上是滚到山下,会摔许多个跟斗。滑雪的人都会发现根本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去保持平衡。热爱滑雪的人都会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习一段时间,将会学会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滑雪者就会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下冲。因为滑雪者知道只要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能停下来,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就不会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经常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好车,开得越快。比如像宝马和法拉利这一类好车,它们的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发动机系统上,更体现在刹车系统上。开这些车的时候,就敢于高速行驶,因为开车的人知道,只要踩刹车,车就能稳稳地停下来,不至于翻车或跑到马路外面去。但当我们开夏利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开得和法拉利一样快,因为开车的人知道如果让它跑得太快了,就很难刹住车了,说不定就会撞栏杆或者翻了。所以说,没有把握停下来的车是跑不快的,人也一样,有“心机”的人,做事时会适时而止,以便更好的前进。

据说在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提醒人们留意两侧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啊!”慢慢,也就接近停止了。只有停下来才能欣赏到、读懂一些好的东西。

退让并不是从此以后就不再前进,相反,退让是为了在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以后更好地前进。

退让,形容退让的成语
【成语】: 退避三舍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解释】: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释义]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语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ě”。

[辨形] 避;不能写作“蔽”。

[近义] 委曲求全

[反义] 针锋相对 锋芒毕露

[用法] 用作贬义;形容个人或集团变坏。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补充式。
[例句]

①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

②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哩!

[英译] give one a wide berth

退让,关于退让的名人事例
1、韩信忍胯下之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2、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3、项羽乌江自刎:

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这则故事记述了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逃到乌江边。最后被迫自刎身亡。

4、张良为得兵家真传甘愿三次拾鞋:

汉代名臣张良年轻时,一次在过石桥时见一位老人把自己的草鞋丢进了湍急的河水之中,老人叫张良去捡,张良出于对老人的尊敬捡回了草鞋,可谁料,当他刚把鞋递与老人时,老人却又顺手将鞋丢进了河里,并再次让张良去捡,于是,张良不厌其烦地捡草鞋。

这样,一连三次,最后张良终于将草鞋恭恭敬敬套在了老人脚上。老人会心一笑,通过这件小事,老人看出了张良的道德操行,遂将闻名于世的《太公兵法》传授给他。此后,张良辅佐刘邦,为他出谋划策,最终一统天下。

5、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

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六尺巷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里的张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