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 不成器

  • 玉不琢 不成器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琢不成器(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解释:琢:雕,刻。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另有其他含义。

玉不琢 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是什么意思
器物的意思,成器表示成才。

玉不琢不成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这句话从深层次形象的阐述了玉与人的“关系":

共同之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

不同之处:玉不雕琢,不会失去本性;而人则不然。

意思是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比喻人不经历磨难,难以成才。

最早出处为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意思是: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尚书》的《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扩展资料:

同样表示不磨炼不能成才的古文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器是:器物的意思。
玉不琢,不成器。

意思: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材。

器物,指成为有作为的人材
玉不琢 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出自《三字经》

天资丰厚的美玉,也要雕琢后方可成器具。人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懂得学会做人的道义。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实践的必要性,是成才所必须的。即使天分再好,也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出自《三字经》

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出自《三字经》:人不学,不知义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出自《三字经》: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琢 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
人不学,不知义。

1.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出自《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意义”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意思是: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