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画饼充饥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画饼充饥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画饼充饥典故,50字之内

三国时期,卢毓推举了阮武和孙邕二人。魏文帝选择孙邕担任了侍中。魏明帝对卢毓说:zd”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回实混淆。”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

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答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译文】: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饼充饥

三国时,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为官清正,魏明皇帝很信任他。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

扩展资料

成语“画饼充饥”是指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出处《后汉书·卢毓传》,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注释: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示例】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

【近义词】望梅止渴、指雁为羹、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饼充饥

三国时,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为官清正,魏明皇帝很信任他。在选拔中书郎时zhidao,魏明帝就版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权的。

画饼充饥讲了一件什么寓言故事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着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

扩展资料:

出处《后汉书·卢毓传》,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注释: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成语“画饼充饥”是指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汉字】画饼充饥

【读音】huàbǐngchōngjī

【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近义词】望梅止渴、指雁为羹、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谜语】饼干图

【英文】feedonillusions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是什么意思

在有的人眼里爱是一阵风,静止了就百安静了,在有的人眼里爱是一座火山,沉默是为了度更猛烈的爆发。

真爱问的感觉是可遇不可求的,渴望得到的人不一定能付出,不能答付出真情就一定得不到真爱,但付出了真心不一定就能得到真情!

爱是伤爱是痛回爱是一生的凄凉,一座城答一个人一生心疼。。。

画饼充饥的主要内容简短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明帝曹睿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明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

接着,魏明帝要卢毓推荐一个与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职务,卢毓推荐了郑冲。魏明帝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举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毓推举了阮(ruǎn)武和孙邕(yōnɡ)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邕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明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

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扩展资料:

“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

《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饼充饥

百度知道

画饼充饥的故事原文简单一点抄

画饼充饥的主要内容简短

我来答

我是一个麻瓜啊

LV.122019-05-05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袭(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百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度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明帝曹睿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明帝最初不太高兴问,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答部尚书。

“画饼充饥”复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制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zhidao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简述画饼充饥的故事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抄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知"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扩展资料:

【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慰。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示例】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

【近义词】望梅止渴、指雁为羹、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参考道资料:

百度百科-画饼充饥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出?处

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骥之志。”

例?句

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像这种~的做法,对他来说是无济于事的。

原文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选自《三国志·魏志》

“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àngméizhǐkě,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扩展资料: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

《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唐朝李商隐在他的《咏怀诗》中,引用过“画饼”一语,说:“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

宋朝苏轼的《二王书跋》也引用过这句话:“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传灯录》也有此语:“画饼不可充饥。”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参考资料:画饼充饥百度百科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魏明帝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举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毓推举了阮(ruǎn)武和孙邕(yōnɡ)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邕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明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扩展资料:

画饼充饥,中国成语之一。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

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选自《三国志·魏志》

“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

《后汉书·卢毓传》记载,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从曹睿的这句话,后来就产生了“画饼充饥”这句成语。唐朝李商隐在他的《咏怀诗》中,引用过“画饼”一语,说:“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宋朝苏轼的《二王书跋》也引用过这句话:“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传灯录》也有此语:“画饼不可充饥。”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扩展资料:百度百科-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中国成语之一。出自晋·陈寿《三国百志·魏书·卢毓传》,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画饼充饥的故事: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度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意思和权它相近。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

画饼充饥的故事如下:?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来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自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知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道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的区别是什么?

“画饼充饥”是主动心理暗示,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望梅止渴”是被动心理暗示,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

原文是:“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造句:

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只能是画饼充饥,无法成为现实。

如果基础不好,想考个好成绩也只能是画饼充饥而已。

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像这种画饼充饥的做法,对他来说是无济于事的。

公司的改革不能画饼充饥,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这类改革可能只是画饼充饥而已。

你只知空谈理想而不去实践,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

望梅止渴[?wàngméizhǐkě]: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原文是:“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造句:

面对理想,我们要鼓足干劲,迎难而上,绝不能望梅止渴。

一路上将军一直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刺激着队伍走出了沙漠。

他没钱买别墅,只好天天看着房屋广告望梅止渴了。

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望梅止渴,无济于事的。

这种望梅止渴的办法,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这些珠宝在太贵了,瞧瞧橱窗里陈列的样品望梅止渴,过过乾瘾。

两个成语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但画饼充饥还有一层“比喻徒有虚名,无补於实用”的意思。而望梅止渴则没有。“画饼充饥”和另一句成语“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成语??画饼充饥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更多:https://www.51240.com/。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骥之志更多:https://www.51240.com/。”

正音??充;不能读作“cōnɡ”。

辨形??画;不能写作“划”;充;不能写作“冲”;饥;不能写作“肌”。

近义??望梅止渴、无济于事

反义??名副其实

用法??用来比喻空虚的名声、愿望;不解决实际问题;或比喻用空想自慰。常用作谓语、宾语、主语。

结构??连动式。

例句??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像这种~的做法;对他来说是无济于事的。

英译??draw cakes to allay hunger

故事??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成语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释义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

辨形渴;不能写作“喝”。

近义画饼充饥

反义名副其实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结构连动式。

例句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无济于事的。

英译vain hopes

故事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