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寸铁杀人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寸铁杀人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杀的成语

常见的成语如下: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寸铁杀人??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

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赶尽杀绝??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格杀不论??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扑杀此獠??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取卵??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礼记·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888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783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761

寸铁杀人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607

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宴子春秋·谏下二十四》1807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994

赶尽杀绝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502

格杀不论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466

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492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552

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647

扑杀此獠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543

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529

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宋·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诗:“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1114

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551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1577

杀鸡取卵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伊索寓言》1328

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1162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826

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1020

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杀气腾腾蔽远空,一声传语似金钟...783

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649

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师曰...540

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汉书·天文志》:“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722

杀人越货越:抢劫。害人性命,抢人东西。指盗匪...《书·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574

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36

杀一儆百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682

杀彘教子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549

生杀予夺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韩非子·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662

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嗜杀成性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451

卸磨杀驴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790

以杀去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商君书·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664

庸医杀人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我有几个草头方儿,能治大病...434

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623

斩尽杀绝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本待斩尽杀绝,争奈你不曾...477

自相残杀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537

大杀风景意思是损害景物,破坏人的兴致。今泛称...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90

覆军杀将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无117

格杀弗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65

格杀无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82

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宋·陆游《谢曾侍郎启》:“毁车杀马,逝从此以径归;卖剑买牛,...87

奸掳烧杀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127

借剑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同...无107

捐残去杀指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无111

刳胎杀夭指凶残不义。同“刳胎焚夭”。无79

破军杀将①军被破,将被杀。指全军覆没。②攻破...无149

杀鸡骇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无136

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无95

杀鸡取蛋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无472

杀鸡为黍指殷勤款待宾客。无93

杀马毁车比喻弃官归隐。《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68

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93

杀人灭口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无71

杀人如草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无74

杀人如蒿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同“杀人如麻”...无78

杀人如蓺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同“杀人如麻”...无75

杀人盈野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无82

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无68

杀身成义犹言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无

不丰不百杀不教而杀春生秋杀寸铁杀人赶尽杀绝格杀不论格杀勿论借刀杀人

看杀卫玠扑杀度此獠杀敌致果杀鸡儆猴杀鸡抹脖杀鸡取卵杀鸡吓猴杀妻求将

杀气腾腾杀人如麻杀人越货杀身成仁知杀一儆百杀彘教子生杀予夺胜残去杀

嗜杀道成性卸磨杀驴以杀去杀庸医杀人曾参杀人斩尽杀绝自相残杀

杀风景二桃杀三士杀人不见血杀人不眨眼杀鸡焉用牛刀士可版杀不可辱

风高放火权月黑杀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上面有楼主需要的杀鸡取卵

不丰zhidao不杀、不教而杀、诛杀生与夺、

杀手锏

杀人灭口

杀人如草

杀人如蒿

杀人如蓺

杀人盈野回

杀身报国

杀身成义

杀身之祸

杀一警百

杀一利百

杀衣缩食

天生天杀。

五花杀马

一笔抹杀

予夺生杀

诛尽杀绝

奸掳烧杀

杀人放火

士可杀不答可辱

以杀止杀

暗藏杀机

商道里的林尚沃,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

有。

《商道》的主人公林尚沃就是历史上的朝鲜第一商人林尚沃,1779年生于朝鲜王朝平安道义州,因家庭变故而改翻译官志愿去从事商业。后来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朝鲜第一商人。

临终偈是做了一辈子修道士的高僧们临终前吟出的偈颂。作为商人,林尚沃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朝鲜甲富。

但他懂得“积金候死”的愚昧,懂得取得巨大成就却搞垮身体的幼稚,就此而言,他是一个纯粹的修道士,他最终完成了石崇大师对他的期望,修成商佛。

扩展资料:

作为一个商人,林尚沃是成功的。他除了是商业奇才外,还是一位勇敢无畏的义士。在"两西之乱"发生期间,他高价买入救灾盐低价卖出,发放救灾米,广得人心,最后竟然把山贼也感化做回良民;

在他被松商迫害而被官府捉走的时候,大批的灾民和山贼跪在路边为他求情……这是多么令人吃惊、让人感动的场面。

当他得知间接害死他父亲的松商大房朴酬未被赶出松商,境况堪忧的时候,他不计前嫌,以江商的实力,帮助朴酬未夺回松商大房。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林尚沃虽然不是皇帝,但他的一生,以"视财物如水一样平常,做人如秤一样公正刚直"的座右铭,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人,不管对方是官婢还是仇人,是同行还是贫民,是山贼还是造反的乱党……因为如此,林尚沃至今仍受朝鲜万民敬仰,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尚沃

林尚沃,生于1779年即正祖3年,卒于1855已卯年,享年77岁,堪称长寿。关于林尚沃之死,世人所知不多,据说是在初秋季节。

一天午休,在梦里,他看到曾亲密爱恋后又狠心与之分手的松伊乘着白鹳悠然地飞上了天空。从那时起,林尚沃的身体便开始急剧衰弱。以前他还喜欢种种菜、干点农活,此后由于行动不便,户外活动基本就停止,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终于,在一个凉爽的秋日,他让下人们打来满满一盆水,没有要下人们搀扶,自己洗漱完毕,然后又让下人拿来镜子,呆呆地看着镜中自己的脸庞。“喂,稼圃,”林尚沃盯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两旁的人都以为他是看到了虚幻的东西,但并非如此。他只是在对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这一生,你真是受苦了。”林尚沃是在对着自己借用一生、行将蝉脱而去的躯壳自言自语。然后,他让朴钟一拿来笔墨纸砚,自己站起身来,浓墨饱蘸,用尽平生之力挥毫写道:

死死生生生复死,

积金候死愚何甚。

几为闲名误一身,

脱人傀儡上苍苍。

临终偈是做了一辈子修道士的高僧们临终前吟出的偈颂。从这个意义讲,林尚沃的绝笔诗作可以称做他的临终偈。作为商人,林尚沃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朝鲜甲富,但他懂得“积金候死”的愚昧,懂得取得巨大成就却搞垮身体的幼稚,就此而言,他是一个纯粹的修道士,他最终完成了石崇大师对他的期望,修成商佛。

写罢这首诗,林尚沃又给朴钟一留了几句话,这就是他的遗言。林尚沃留给朴钟一的遗言内容,没有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过有一点很清楚,他死后没给子孙们留下一点遗产。

林尚沃是一个有修养的哲人,他能够看穿“权无十年盛,花无百日红”,知道“富贵不过三代”的道理。事实上,古今中外保持富过三代以上的门户是绝无仅有的。这正和林尚沃“财上平如水”的哲学如出一辙。无论多少财产,无论怎样富裕,都不可能世袭三代,这就是天道。

财富和利益不能永远占有,这就是潮流。因此,如果给子孙们留下财产,他们将变得懒惰、无能,这将对他们造成伤害。平时,林尚沃教育他的子孙“财物是招祸之门,遗产是斩身之刀”。林尚沃一生有几个孩子不得而知,《义州邑志》中记载:“林尚沃有两胞弟,一子,早殁。”林尚沃两个弟弟夭折的事情在《稼圃集》便有记载,如果说儿子中也有一个早逝的话,那说明林尚沃应该还有子孙留存于后世。

但不管怎样,林尚沃的万贯家财并没有传给子孙。他把土地分为若干份,编入宫庄土。所谓“宫庄土”,就是属于嫔妃或王子宫院的土地。从《稼圃集》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出,林尚沃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他的后世子孙,而是与属于驿站或驻军的驿屯田一样为国家所有。这是因为林尚沃并不想让后世子孙能长久地拥有财产,而是将自己的财产彻底归还于社会。

那天夜里,林尚沃停止了呼吸。一大早,下人到林尚沃的房前给林尚沃请安,但林尚沃的房间里没有一丝动静。以往,即使在林尚沃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下人们来请早安,他也会大声回答。见屋里没有一丝动静,下人非常惊惶地跑去将朴钟一叫来。朴钟一赶忙跑到林尚沃床前,只见林尚沃安详地躺在床上,就像一个熟睡的人。朴钟一轻轻地摇了摇他,不小心摸到了林尚沃的手,他的手上虽然还留有余温,但体温已在渐渐退去。林尚沃手中握着一把折扇,仿佛前一秒钟前还曾扇过一样。朴钟一清楚地知道这把折扇意味着什么。

林尚沃很早以前就将其父的坟墓移葬到了白马山城三凤山东北角上的一个山坡上了,他把这里定为埋葬祖先的先茔,同时也在山上为自己准备了墓穴。林尚沃把自己安葬在“用几个椽木扎成的、每天早晚可以仰望先亲墓穴的祠堂”前面的空地上。佛教要求人们达到一种“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的境界,林尚沃正像他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个只身来去的歌者,“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抛弃了人间的世俗了赤手升天。

《商业之道》。

金正喜这幅《商业之道》纵使价值连城,也比不上那盏破碎的戒盈杯。

戒盈杯由当时名匠禹明玉制作,是一个曾深陷酒色后又幡然醒悟的回头浪子毕其全身精气打造的神器。一个小小的酒杯使韩国诞生了伟人林尚沃,又使林尚沃明白“人真正的欲望不是满足而是自足”,戒盈杯,其精髓在于正确把握欲望之度。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戒盈杯是“宥坐之器”,是它成就了一代贸易大王林尚沃。人的内心如果充满了名利、金钱、权势的欲望终究会跌倒,戒盈杯,昭示了“满遭损,谦受益”的真谛一直鞭策着林尚沃。如果能领悟戒盈杯的深刻含义,如果戒盈杯的喻义能浸润到云集于此的人们的心田,如果戒盈杯的精神能够感化那些享受权势的政客、享受金钱的商人、享受名誉的名流……

秋史在为林尚沃作这幅《商业之道》时是癸丑年,也就是1853年春。林尚沃卒于1855年,这是在林尚沃去世前两年的事情。当时秋史已是一位67岁的老人。秋史寓居奉恩寺时已病入膏肓。奉恩寺至今还留有秋史的绝笔“板殿”二字,这是秋史临终前几天写的匾额,落款是“七十老果病中作”。从这个落款不难看出,秋史在给林尚沃作这幅《商业之道》时正遭受病痛的折磨。秋史病故于林尚沃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哲宗7年即1856年10月10日,享年70岁。由此可见,秋史为林尚沃而作的《商业之道》多半是他的最后一幅画作。秋史为林尚沃所作的这幅遗作堪称杰作中的杰作。画面上有远山、流水和田园,还有一位驼背的老人在菜田里劳作。作者运用惜墨如金的涩笔

手法,极尽简约之能事,通过神来之笔让人物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幅仅凭寥寥数笔、几根简单的线条一蹴而就的写意画。尽管它只是一幅画,但从画的总体来看,流动着一种无法形容的高雅意境,犹如鬼斧神工。

画的右上角题写了这幅画的画旨。在田园里劳作的老人就是林尚沃,他是这幅画的主人公,这在题跋中已有注明。

商业之道

《史记》太史公云:‘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此言有理,然非仅富而仁义附焉也,与其曰人富,莫若言循人道方使仁义附之,盖可谓商业之道。

稼圃平生积富,终富甲朝鲜八道。所谓稼圃经商,如孔子云‘非逐利而求义也’,故其乃平生重道之君。经识‘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之利理,故优于人而非优于财。

虽终生积财,而不拘一物;竭生平劳作,实无为之人;尽终身蓄金,仍侍蔬不缀,可谓一老菜农也,故称其商佛,于此何乐而不为,乃幸事。”文章结尾的落款是“老果老人书”。

秋史以“寸铁杀人”般精练的词句深刻地概括了林尚沃的一生。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来说,秋史为林尚沃所作的名篇无疑是一篇无时无刻不在告诫着我辈的“狮吼”,但又有几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呢?他借用孔子之言教诲现代人“非逐利而求义也”,但又有几人能将秋史的良言铭记在心呢?林尚沃终生敛财无数,却千金散尽,复归农事,悟“商道”而成佛,达到了“商佛”的境界。秋史借林尚沃的生平提醒现代人,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愉悦,但又能有几人能领悟秋史的箴言呢?

林尚沃林尚沃,生于1779年即正祖3年,卒于1855已卯年,享年77岁,堪称长寿。关于林尚沃之死,世人所知不多,据说是在初秋季节。

一天午休,在梦里,他看到曾亲密爱恋后又狠心与之分手的松伊乘着白鹳悠然地飞上了天空。从那时起,林尚沃的身体便开始急剧衰弱。以前他还喜欢种种菜、干点农活,此后由于行动不便,户外活动基本就停止,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终于,在一个凉爽的秋日,他让下人们打来满满一盆水,没有要下人们搀扶,自己洗漱完毕,然后又让下人拿来镜子,呆呆地看着镜中自己的脸庞。“喂,稼圃,”林尚沃盯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两旁的人都以为他是看到了虚幻的东西,但并非如此。他只是在对着镜中自己的面容自言自语:“这一生,你真是受苦了。”林尚沃是在对着自己借用一生、行将蝉脱而去的躯壳自言自语。然后,他让朴钟一拿来笔墨纸砚,自己站起身来,浓墨饱蘸,用尽平生之力挥毫写道:

死死生生生复死,

积金候死愚何甚。

几为闲名误一身,

脱人傀儡上苍苍。

临终偈是做了一辈子修道士的高僧们临终前吟出的偈颂。从这个意义讲,林尚沃的绝笔诗作可以称做他的临终偈。作为商人,林尚沃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朝鲜甲富,但他懂得“积金候死”的愚昧,懂得取得巨大成就却搞垮身体的幼稚,就此而言,他是一个纯粹的修道士,他最终完成了石崇大师对他的期望,修成商佛。

写罢这首诗,林尚沃又给朴钟一留了几句话,这就是他的遗言。林尚沃留给朴钟一的遗言内容,没有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过有一点很清楚,他死后没给子孙们留下一点遗产。

林尚沃是一个有修养的哲人,他能够看穿“权无十年盛,花无百日红”,知道“富贵不过三代”的道理。事实上,古今中外保持富过三代以上的门户是绝无仅有的。这正和林尚沃“财上平如水”的哲学如出一辙。无论多少财产,无论怎样富裕,都不可能世袭三代,这就是天道。

财富和利益不能永远占有,这就是潮流。因此,如果给子孙们留下财产,他们将变得懒惰、无能,这将对他们造成伤害。平时,林尚沃教育他的子孙“财物是招祸之门,遗产是斩身之刀”。林尚沃一生有几个孩子不得而知,《义州邑志》中记载:“林尚沃有两胞弟,一子,早殁。”林尚沃两个弟弟夭折的事情在《稼圃集》便有记载,如果说儿子中也有一个早逝的话,那说明林尚沃应该还有子孙留存于后世。

但不管怎样,林尚沃的万贯家财并没有传给子孙。他把土地分为若干份,编入宫庄土。所谓“宫庄土”,就是属于嫔妃或王子宫院的土地。从《稼圃集》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出,林尚沃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他的后世子孙,而是与属于驿站或驻军的驿屯田一样为国家所有。这是因为林尚沃并不想让后世子孙能长久地拥有财产,而是将自己的财产彻底归还于社会。

那天夜里,林尚沃停止了呼吸。一大早,下人到林尚沃的房前给林尚沃请安,但林尚沃的房间里没有一丝动静。以往,即使在林尚沃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下人们来请早安,他也会大声回答。见屋里没有一丝动静,下人非常惊惶地跑去将朴钟一叫来。朴钟一赶忙跑到林尚沃床前,只见林尚沃安详地躺在床上,就像一个熟睡的人。朴钟一轻轻地摇了摇他,不小心摸到了林尚沃的手,他的手上虽然还留有余温,但体温已在渐渐退去。林尚沃手中握着一把折扇,仿佛前一秒钟前还曾扇过一样。朴钟一清楚地知道这把折扇意味着什么。

林尚沃很早以前就将其父的坟墓移葬到了白马山城三凤山东北角上的一个山坡上了,他把这里定为埋葬祖先的先茔,同时也在山上为自己准备了墓穴。林尚沃把自己安葬在“用几个椽木扎成的、每天早晚可以仰望先亲墓穴的祠堂”前面的空地上。佛教要求人们达到一种“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的境界,林尚沃正像他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个只身来去的歌者,“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抛弃了人间的世俗了赤手升天。

《商业之道》。

金正喜这幅《商业之道》纵使价值连城,也比不上那盏破碎的戒盈杯。

戒盈杯由当时名匠禹明玉制作,是一个曾深陷酒色后又幡然醒悟的回头浪子毕其全身精气打造的神器。一个小小的酒杯使韩国诞生了伟人林尚沃,又使林尚沃明白“人真正的欲望不是满足而是自足”,戒盈杯,其精髓在于正确把握欲望之度。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戒盈杯是“宥坐之器”,是它成就了一代贸易大王林尚沃。人的内心如果充满了名利、金钱、权势的欲望终究会跌倒,戒盈杯,昭示了“满遭损,谦受益”的真谛一直鞭策着林尚沃。如果能领悟戒盈杯的深刻含义,如果戒盈杯的喻义能浸润到云集于此的人们的心田,如果戒盈杯的精神能够感化那些享受权势的政客、享受金钱的商人、享受名誉的名流……

秋史在为林尚沃作这幅《商业之道》时是癸丑年,也就是1853年春。林尚沃卒于1855年,这是在林尚沃去世前两年的事情。当时秋史已是一位67岁的老人。秋史寓居奉恩寺时已病入膏肓。奉恩寺至今还留有秋史的绝笔“板殿”二字,这是秋史临终前几天写的匾额,落款是“七十老果病中作”。从这个落款不难看出,秋史在给林尚沃作这幅《商业之道》时正遭受病痛的折磨。秋史病故于林尚沃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哲宗7年即1856年10月10日,享年70岁。由此可见,秋史为林尚沃而作的《商业之道》多半是他的最后一幅画作。秋史为林尚沃所作的这幅遗作堪称杰作中的杰作。画面上有远山、流水和田园,还有一位驼背的老人在菜田里劳作。作者运用惜墨如金的涩笔

手法,极尽简约之能事,通过神来之笔让人物与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幅仅凭寥寥数笔、几根简单的线条一蹴而就的写意画。尽管它只是一幅画,但从画的总体来看,流动着一种无法形容的高雅意境,犹如鬼斧神工。

画的右上角题写了这幅画的画旨。在田园里劳作的老人就是林尚沃,他是这幅画的主人公,这在题跋中已有注明。

商业之道

《史记》太史公云:‘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此言有理,然非仅富而仁义附焉也,与其曰人富,莫若言循人道方使仁义附之,盖可谓商业之道。

稼圃平生积富,终富甲朝鲜八道。所谓稼圃经商,如孔子云‘非逐利而求义也’,故其乃平生重道之君。经识‘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之利理,故优于人而非优于财。

虽终生积财,而不拘一物;竭生平劳作,实无为之人;尽终身蓄金,仍侍蔬不缀,可谓一老菜农也,故称其商佛,于此何乐而不为,乃幸事。”文章结尾的落款是“老果老人书”。

秋史以“寸铁杀人”般精练的词句深刻地概括了林尚沃的一生。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来说,秋史为林尚沃所作的名篇无疑是一篇无时无刻不在告诫着我辈的“狮吼”,但又有几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呢?他借用孔子之言教诲现代人“非逐利而求义也”,但又有几人能将秋史的良言铭记在心呢?林尚沃终生敛财无数,却千金散尽,复归农事,悟“商道”而成佛,达到了“商佛”的境界。秋史借林尚沃的生平提醒现代人,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愉悦,但又能有几人能领悟秋史的箴言呢?

“弄一车兵器,不是杀人手段;我有寸铁,便可杀人。”的含意

直接字面意思是不要以为东西小就不能伤害人,其引申的含义是,只要用法得当,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产生百巨大的效果。

语本宋代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犹言一发中度的,一针见血,片言只语便可使学人顿悟自性。知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有此喻。直到明代,“寸铁杀人”这句话还流行在禅林中。“盖近日丛林议论,崇尚宗门,主于单刀入阵,寸铁杀人”(明·沈德符《野获编·道释道·禅林诸名宿》)宋代朱熹很欣赏“寸铁杀人”之喻。《朱子语类》卷一一五说:“因举禅语云:寸铁可杀人。无杀人手段,则载一车枪刀,逐件弄过,毕竟无益。”回一味搬弄许多经义文句,未从自性悟出,毕竟不能切实受用。以此援禅入儒的,还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盖自我儒言之,若子贡之多闻,弄一车答兵器者也;曾子之守约,寸铁杀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