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能伸能屈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能伸能屈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能伸能屈的名句

卧薪尝胆

忍辱来负重

忍辱偷生

大丈夫能屈能伸

好汉不吃眼前亏

小不忍则乱自大谋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百海阔天空。

能屈能伸,度屈是为了更好地伸。

沉沉的黑夜知都是白天的前奏。

隐忍屈辱,不乱大谋。道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抄(谚语)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集》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袭呢?——鲁迅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丈夫之志,能屈百能伸。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度地发展.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为什么能伸能屈才能保全自己?

如果打一个比喻,那么,动物界的刺猬可以说是能伸能屈的智慧化身了。你看它身处顺境时拱着小脑袋,凭借着满身的硬刺,横冲直撞,当它身处险境时,则缩回脑袋,把自己滚成一个刺球,让敌人无隙可击。能伸能屈,与其说是生物界的一种智慧,不如说是一种生存本能。

伸是进取的方式,屈是保全自己的手段。人生在世,都是在反复伸屈的状态中走过来的。

在生活事业处于困难、低潮或逆境、失败时,若去运用“屈”的智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该屈时不屈,去伸,必然遭到沉重打击,甚至连条性命都保不住,那样,还有什么资格去谈人生、谈事业、谈未来、谈理想呢?

春秋时,越王勾践夫妇曾被抓做人质,去给夫差当奴役,从一国之君到为人仆役,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但勾践忍了,屈了。是甘心为奴吗?当然不是,他是在伺机复国报仇。

到吴国之后,他们住在山洞石屋里,夫差外出时,他就亲自为之牵马。有人骂他,也不还口,始终表现得很驯服。

一次,吴王夫差病了,勾践在背地里让范蠡预测一下,知道此病不久便可痊愈。于是勾践去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大王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夫差就问他为什么。勾践就顺口说道:“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有点苦,所以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请大王放心!”果然,没过几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敬,很受感动,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之后,依旧过着艰苦的生活。一是为了笼络大臣百姓,一是因为国力太弱,为养精蓄锐,报仇雪耻。他睡觉时连褥子都不铺,而铺的是柴草,还在房中吊了一个苦胆,每天尝一口,为的是不忘所受的苦。

吴王夫差放松了对勾践的戒心,勾践正好有时间恢复国力,厉兵秣马,终于可以一战了。两国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全输,勾践率军灭了吴国,活捉了夫差,两年后成为霸王,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所受之辱,所担之苦,可以说达到极点了。但他熬了过来,不仅报了仇,雪了耻,还成了当时的霸王。正是“先当孙子后当爷”,如果当时不屈,当“孙子”时就死了,还能成“爷”吗?

谈到屈的问题时,还要牵扯到我们传统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面子”观念由来已久。从孔子开始就很讲面子。有些人甚至为了面子,可以舍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会,对于广大妇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像人必须一辈子为了脸面而活。

中国还有句古语:“人要脸,树要皮。”可你想想如果连事业都不能保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那还要面子有何用?

学会取舍,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人的一生就如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据地势、地貌,弯弯曲曲,七拐八扭。

人生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或者说,在倒霉的时候就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这就是屈的功能。从而以屈求伸,等待时机,再创生命的辉煌。

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就有向东侵略的倾向。很多人主张组织军队与德国决战,而列宁却不同意这样做,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

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快被推翻。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要急躁。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理想,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被亲人误解,都应该在所不惜。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周易》提出“潜龙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条件下,寻找时机,卷土重来。

孔子在《易系辞》中,则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潜龙勿用”,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的朱熹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即隐居待时。

明代冯梦龙在其著作《智囊》中,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嬉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成就事业。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浅滩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

当然不是。人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期发展自己。

古时候,“李耳化胡,禹人裸国而解衣,孔尼猎较,散宜生行贿,仲雍断发文身,裸以为饰”。不知其中道理的人说:“圣贤之智,也有其用尽的时候。”知其缘由的人却说:“圣贤之术,从来也没贫乏的时候。”

温和但不顺从,叫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克制。

冯梦龙的屈伸分寸之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纵观历史,该有多少像勾践一样的人物,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了屈伸之术,从而保存自己,待时机一到,便东山再起,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其分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不要与别人争一日之短长,也是“屈”的技巧。

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申某论学历,是大学本科;论才华,在机关数一数二;论年龄,正当年富力强,但是,每一次提升都没有他的份,而那些比他能力差,比他水平低,比他进机关晚的人,却一个一个成了他的上司和领导。

原因何在呢?

其原因就在于:申某只知道显露才华,认为自己这也比别人强,那也比别人好,处处表现出一种进取的态度,从而使一些人产生反感,认为他尽管有能力,也有才干,但是不谦虚,太骄傲,目中无人。每次考察干部,人们都是这个意见。

而那些善于委屈顺从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却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好评。

可见,能屈能伸是一种战术,只要掌握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

怎样做人就是能伸能屈?

有的人看上去很平凡,甚至还给人“窝囊”不中用的弱者感觉,但这样的人并不能小看。有时候,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在胸中隐藏着远大的志向,而这种外表的“无能”正是其心高气不傲、富有忍耐力和成大事讲策略的表现。这种人往往能伸能屈、能上能下,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和深厚城府。

刘备一生有“三低”最著名,也正是这“三低”成就了他的蜀汉王国。

一低是桃园结义。与他在桃园结拜的人,一个是酒贩屠户张飞;另一个是在逃的杀人犯关羽。而他,刘备,皇亲国戚,后被皇上认为皇叔,肯与他们结为异姓兄弟。他这一“低”,五虎上将张翼德、儒将武圣关云长——两条浩瀚的大河向他奔涌而来。刘备的事业,由这两条大河开始汇成汪洋。

二低是三顾茅庐。刘备为一个未出茅庐的后生小子前后三次登门拜见。不说身份地位,只论年龄,刘备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长辈,可这长辈却连喝两碗那晚辈精心调制的闭门羹却毫无怨言,一点都不觉得丢脸。这一低,便又有一条更宽阔的河流汇入他事业的汪洋,也求得了一张宏伟的建国蓝图,一个千古名相。

三低是礼遇张松。益州别驾张松本来是想把西川地图献给曹操,可曹操自从破了马超之后,志得意满,骄人慢士,数日不见张松,见面就要问罪。后又向他耀武扬威,引起对方讥笑,又差点将其处死。而刘备派赵云、关云长迎候于境外,自己亲迎于境内,宴饮三日,泪别长亭,甚至要为他牵马相送。张松深受感动,终于把本打算送给曹操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这再一低,蜀汉王国最终确立。

一个人,不管你是否已取得成功,其实都应该谨慎谦和,礼贤下士,更不能得意忘形狂态尽露。心气决定着你的形态,形态影响着你的事业,学会做弱者,才能成为最终的强者。

在古代,聪明的将军即使可以一举把敌人击溃,但是只要听说御驾要亲征,就常常按兵不动,一定等着皇帝来,再打着皇帝的旗子把敌人消灭。

这按兵不动,可能会贻误战机,让敌人缓口气,因而造成很大的损失。那么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敌人消灭呢?

此外,御驾亲征,劳师动众,要消耗多少钱财?何不免掉皇帝的麻烦,这样不更好吗?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错得可能有一天莫名其妙地被贬了职,甚至掉了脑袋。

你想一想,皇帝御驾亲征是为什么?他不是“亲征”,而是亲自来“拿功”啊!

所以就算皇帝只是袖手旁观,由你打败敌人,你也得说都是皇上的天威震慑了顽敌。这样看低自己、抬高别人,你才能不被猜忌、免遭到暗算,最终成为真正的强者。因此说,只有那些懂得胜不骄、有功不傲的人才是真正懂生活、会做事的人。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是弱者,可他们却会因此而成为强者,成为前途平坦、笑到最后的人。——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高调理事低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