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莫衷一是是什么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莫衷一是是什么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莫衷一是和众说纷纭的区别

1.词意不同抄:

莫衷一是,意思是不能断定哪种说法对哪种说法错,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衷:折中,这里指做出适中的决断。是:正确,这里指正确的论断、肯定的结论。

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指的是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

2.语法不同:袭

莫衷一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众说纷纭,主谓式;作谓语;常与“莫衷一是”连用.

扩展资料

造句:

1.做老师最失败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感觉莫衷一是百的。

2.专家对恐龙度的灭绝问题众说纷纭知,莫衷一是。

3.对那件事的处理,学校各领导莫衷一是。

4.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有诸种界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5.对昨天足球赛失利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6.这个论题,大家已道经辩论了两天,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7.如何突破公司目前的困境,大家意见杂陈,莫衷一是。

8.这个会议开得真糟,大家议论纷纷,但又莫衷一是,你说咋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百,莫:不能。衷:折衷;断定。是:对。意思是不度能判定哪个是正确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问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众说纷纭,纷纭:多而杂乱。指的是答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

语法上的区别:

莫衷一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内。容

众说纷纭,主谓式;作谓语;常与“莫衷一是”连用。

莫衷一是,成语,莫:不能。衷:折衷百;断定。是:对。意思:不能判定哪个是正确的。形容意见分度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问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众说纷纭,成语,纷纭:多而杂乱。作谓语答,整体意思: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出处:

元?戴表元《剡源集》第二十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语法上的内区别:

莫衷一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容用于书面语。

众说纷纭,主谓式;作谓语;常与“莫衷一是”连用。

区别如下:

莫衷一是:

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mòzhōngyīshì,意思是指不能决zd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出处: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众说纷纭:

众说纷纭(zhòngshuōfēnyún)是一个汉语成语。纷纭:多而杂乱。作谓语,整体意思: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出自元·戴表元回《剡源集》第二十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答植立。”

典故:元·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拓展资料:

一些与莫衷一是和众说纷纭相近的词:

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莫衷一是”,意思是不能断定哪种说法对哪种说法错,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衷:折中,这里指做出适中的决断。是:正确,这里指正确的论断、肯定的结论。晚清·薛福成《援越南议上》:“通中外之隔阂,衷群说于一是。”不能“衷群说于一是”,就是“莫衷一是”。例如:

(1)中国版图广大,轮船之利既小试其端矣,独火车铁路屡议无成,聚讼盈庭,莫衷一是,窃未见其可也。(晚清·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

(2)古籍所载指南车,有谓创于黄帝者,有谓创于周公者,莫衷一是。(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第四章)

(3)陈景润曾经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关于他,传说纷纭,莫衷一是。(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一二)

“莫衷一是”的前提是众说纷纭,意见分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出现不能断定孰是孰非、不能取得共识的情况。因此,在运用这条成语时必须注意:

第一,只有先举出不同的说法,如例(2),或笼统指出说法很多,如例(1)(3),然后才能说“莫衷一是”,否则“莫衷一是”就无从说起。例如:

(4)女子拳击“申奥”成功,业界名宿莫衷一是。(人民网2009年8月20日)

(5)每当欧盟的利益与美国不一致时,欧盟内部就莫衷一是,失去行动能力。(人民网2009年11月21日)

(6)对于中国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外界却莫衷一是。(《环球》2010年第2期)

以上三例,前面均未交代存在不同的说法,后面却说“莫衷一是”,前言不搭后语。只有在“莫衷一是”前加上“众说纷纭”“议论纷纷”“意见分歧”“其说不一”之类的词语,才能豁然贯通。

第二,只提出一种观点或见解,不能说“莫衷一是”。例如:

(7)“广州人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本来就是一个莫衷一是的观点,但既然这一说法是客观存在的,广州人不得不认真检视。(《羊城晚报》2009年9月21日)

(8)以老实为选材任用的标准,的确让人在耳目一新之后感觉到莫衷一是、匪夷所思。(《北京晚报》2010年2月10日)

(9)“出售资产能替大股东填补利润缺口,减少大股东所需补齐的利润。”对于这一说法,上市公司方面莫衷一是。(《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3月19日)

以上三例,作者都只提出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但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说“莫衷一是”显然是无的放矢。如果例(7)改为“值得商榷”,例(8)改为“莫明其妙”,例(9)改为“不敢苟同”,可能更符合作者的原意。

第三,并非观点、意见的分歧,或者本无所谓对错,无须取得一致,也不能说“莫衷一是”。例如:

(10)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广州日报》2009年11月2日)

(11)目前市场上品牌众多,且名称各异,让消费者莫衷一是。(人民网2009年11月26日)

(12)海参有两千多种,其制作工艺莫衷一是。(《广州日报》2010年2月5日)

不同的观者对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不同的理解,同类商品有不同的品牌和名称,不同的海参有不同的制作工艺,都是正常现象,既不属于观点分歧,又无所谓对错,也无须统一,当然更谈不到“莫衷一是”了。

莫衷一是什么意思

莫衷一是(mòzhōngyīshì)

解释:莫:不能;衷:折衷,断定;是:对。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来,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郭沫若《高渐离》附录《关于筑》:“据上所述,筑之形制~,旧说每自嫌过略,新说虽详。”

近义词:无所适从

反义词:一针见血

成语名称:莫衷一是

成语发音:mòzhōngyīshì

成语释义: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zhidao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清史稿·选举志二》:“惟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

成语示例:人们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是什么意思呢?

释义:莫:不;还是zd;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2]各种意见都有,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专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出处: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近义词:各执一词、众口纷属纭

反义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dì)[1]、异口同声、众口一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