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长江天堑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长江天堑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说的是哪座桥的建成?

这句诗说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立。

一、出处

现代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

二、原文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释义

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向群众招手刚饮过长沙的水,现又吃了武昌鱼。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词的上阙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人将两句古童谣信手拈来,改造用之,手法高超,对仗工稳,含义深刻,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也说明了游泳的地点。这里“才”和“又”,不仅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

毛泽东稍加改动,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

词的下阕展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阙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

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二、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伊始即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三、作者简介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02年-1909年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

1910年秋季,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此期间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

1911年春季,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期间,读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受其影响,撰文表示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10月,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当列兵。半年后退出。

1913年春季,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读书。

1914年秋季,编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在校期间,受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崇拜陈独秀、胡适。

1918年4月14日,同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8月,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得到李大钊等人帮助,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1919年4月6日,从上海回到长沙。5月,响应五四运动,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7月14日,主编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会刊《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7月至8月,连续撰写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长文。

10月5日,母亲文氏病逝,闻迅从长沙赶回韶山。8日,在母亲灵前写成《祭母文》。12月,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第二次到北京。在京期间,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

1920年5、6月间,在上海会见陈独秀,同他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等问题。8月初,同易礼容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文化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8月至9月,参加筹备成立俄罗斯研究会。

11月25日,致信罗章龙,提出新民学会,“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11月,同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12月1日,致信给蔡和森、萧子升和其他在法会友。信中表明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长沙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杨开慧结婚。

出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6年。全文如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自。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词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堑”的意思是交通的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zd路。

天堑变通途是什么意思

天堑变通途意思是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来路。这句是出自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源,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百:

《水调歌头·游泳》的创作背景:

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度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问面。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答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水调歌头·游泳

意思是: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源自于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

(1)天堑(qiàn):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百,隋伐陈,度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2)通【tōng】

基本释义: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

2、有路达到:四通八达。

3、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

4、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

5、了知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

6、通顺:文章写得不通。

(3)途【tú】

基本释义:道路:路途。旅途。长途。

扩展资料:

原句出自于1957年1月毛泽东发表在《诗刊道》上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游泳》。

原句: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白话译文: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内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水调歌头·游泳》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容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在词里各种景物,历史神话等融贯着社会主义的道理。

意思: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出自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里面的句子。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游泳》诗词的全文为: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释义:刚到过长江,又来到了武昌。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可以尽情流连。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词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堑”的意思是交通的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

天堑变通途的意思是本来的天险变成为通畅的大路,可以理解为梦想实现。其喻指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好以后,原来的长江天险两头变的可以互相交百通。其主要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度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

扩展资料:

天堑变通途出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全诗如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道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其白话译文版如下: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权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如果当时还在,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游泳

“天堑变通途”的释义: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出自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原诗选段如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白话文释义:

刚饮过长沙的水,?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他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在词里各种景物,历史神话等融贯着社会主义的道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游泳》

为什么蒙古入侵宋朝和满族入侵明朝时,不利用长江天堑进行防守?

其实所谓的天堑,也跟马奇诺防线一样,是人防守的。人守不住,天堑有何用?

若说南宋守蒙古,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每个地方都是短短几天,宋军守了几十年,襄阳都知道,合川钓鱼城,一个小城堡,守了多少年。

要说后金满清杀到长江时,南明大将左良玉70万大军,不是抗金,而是杀向南明都城,要跟皇帝算帐,南明主力10几万,都用去抵抗左良玉了。自己忙撕逼,史可法一文人,手下没几个兵,咋守?

说实在的,长江是天险,但不能仅仅指望长江,淮河,川蜀都极其重要。最近在看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南明失策还是很明显的,思宗殉国后,南明坐拥半壁江山,遇上了庸君、顽固东林党和其他大臣内斗,满军南下,四镇大将投降了三镇,还有一镇主将被部下所杀,然后大部分投降,颇有实力的左良玉部因私仇进攻南京,然后他病死,部下也四散逃命了??国破家亡的关头,内部还在争权夺势,顺风而降,再强的天险也挡不住满军铁骑啊。

其实汉族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防线只有两条,长城和江淮,第一条是最好的,守住了还有反推的机会。第二条基本就是苟延残喘了,迟早都会被破。长城的优势在于两点,第一是中国最优秀的兵源产地和仅有的养马地都在长城一线附近,第二是长城以北没有发达的军工产能。只要有这两项,汉族就有资本打倒漠北。

然而长城失守后,防线只能退到江淮一线,这是由这几个事实造成的:

1)步兵无法在平原地形有效杀伤骑兵

2)长城到江淮之间有大平原构成的通道

3)黄河水量小,旱季会断流,无法构成防御

所以长城一旦失守,整个华北平原就暴露给了北方民族的骑兵部队,这就意味着西北和华北都落入了北方民族的手里只是时间问题,汉族失去了骑兵和稳定的优秀兵源,北方民族获得了华北地区的工业产能。所以长城的得失是至关重要的。江淮的防线完全是利用大河本身的宽度,减缓骑兵通过的时间,利用地形进行包围与截击。但是这种防线是缺乏攻击性的,因为只要敌人在北岸,你就没什么办法攻击他。因为北岸是华北平原或者江淮平原,人家有骑兵而你没有。所以你基本没希望打回去。敌人只要在北岸经营的时间足够就可以打造一支相当水准的水军。

所以只要北方不出问题,江淮防线的失守是迟早的事情。江南政权对华北政权的唯一机会,就是华北政权出现内乱。所以长城防线可以守三百年,保持50年的强对抗不出问题,但是江淮防线基本上禁不住50年以上的对峙,强对抗的话大概20年就会不断地收缩防线。比如明代,长城防线从洪武年守到崇祯年,如果不是闯乱和吴三桂投降,北方民族是没有入关的可能的。而长江防线只能守30年。

再比如汉代,400年间,依靠长城(地理上的概念)防线,中原基本安定。但是南渡之后,只能依靠北方政权之间的矛盾来防御反击,只要北方能够完成统一,隋灭陈只用了一年。而在此之前,南朝面对的高强度战争只有肥水一战,是依靠北方内部矛盾不了了之的。几次北伐可以攻占下城池,但是没有能力守住,也很难对北方政权进行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