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闲邪存诚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闲邪存诚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印光祖师的名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是什么意思?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敦伦尽份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

伦理道德是我们的行为轨范,该作的一定要去作,不该作的一定要坚决不犯。法律只是伦理道德的最低底线,触犯法律,必受罚惩。邪恶的思想意识,未及触犯法律的小过,法律并不追究,但要受到道德的评判。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儒家提三纲五常为行为准则。……

佛教也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提出五戒作为行为道德准则。不杀生与仁相通,不偷盗与义相近,不邪淫与礼相通,不妄语与信相通,不饮酒与智相通。

总之,要作一个好人,人生活得有意义,首先就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本分。这就是敦伦尽份。

二、闲邪存诚

闲是制止、防范的意思。邪指邪恶,行为上不作恶事,思想上也不起邪恶的妄念。存就是保持,存养。诚就是诚意、诚信,保持正确的信仰观念。闲邪存诚就是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妄想就是颠倒梦想。一般的凡夫有四颠倒,又叫四倒:

(一)以无常为常:物质是永远运动变化不止的。精神也是运动变化不止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人有生老病死,要想永远青春美貌,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人身体是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和合的假体,是暂时幻有的。我们却认为有一个真正属于我的身体,认定有我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一切以我和我的利益为中心,把自私自利放在第一位,而大造恶业,因此长劫沦落六道,长时受苦报不止。

(二)以苦为乐:我们常贪五欲:财、色、名、食、睡,追求钱财,美女,名誉地位,贪享美食,闲散贪眠,自以为是乐事。表面上我可以暂时满足我们在生理、心理上的欲望,但实际上多是在造恶业,为堕入三恶道创造条件。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病是吃出来的。享用美食,饱了一时口福,可跟随的是百病缠身,寿命早耗,真是以苦为乐呵。

(三)以不净为净:我们的身体是众缘和合的,是由食物营养的,但如将青春美丽的一张假人皮剥去,人人都是同样的骨血之躯。天天排泄的大小便、汗液、唾沫、鼻涕都是细菌万亿的脏臭废物,都是非常不清洁,不干净的。而我们总爱追求外表美,却不注意思想品德的内在美。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看得过重,就是颠倒妄想,心灵不美的人,外表也不是真正的美。

(四)以无我为我:佛教主张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离而灭,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叫缘起性空。作为人也是因缘和合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因为无常,所以无真我。我有主宰的意思。我们对人体本身是作不了主的,这叫人无我。一切事物也不是神仙上帝可以主宰的,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它自己的运动变化的规律的,这叫法无我。所以佛教不承认神鬼上帝可以主宰人们的事,而主张自作自受,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善恶业力,才是人的生死变化的推动力。而人们总是认为有一个真正的我,所以常以私利为目的造下很多恶业,而必受恶报,甚至沦入三恶道苦海,受无尽极苦。

四颠倒是邪知邪见,违背八正道的都是邪。我们要完美我们的人生,就必须止恶止邪,而以真诚心,平常心,顺应心对待一切事物,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死。

印光祖师的名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是什么意思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敦伦尽份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

伦理道德是我们的行为轨范,该作的一定要去作,不该作的一定要坚决不犯。法律只是伦理道德的最低底线,触犯法律,必受罚惩。邪恶的思想意识,未及触犯法律的小过,法律并不追究,但要受到道德的评判。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儒家提三纲五常为行为准则。……

佛教也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提出五戒作为行为道德准则。不杀生与仁相通,不偷盗与义相近,不邪淫与礼相通,不妄语与信相通,不饮酒与智相通。

总之,要作一个好人,人生活得有意义,首先就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本分。这就是敦伦尽份。

二、闲邪存诚

闲是制止、防范的意思。邪指邪恶,行为上不作恶事,思想上也不起邪恶的妄念。存就是保持,存养。诚就是诚意、诚信,保持正确的信仰观念。闲邪存诚就是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妄想就是颠倒梦想。一般的凡夫有四颠倒,又叫四倒:

(一)以无常为常:物质是永远运动变化不止的。精神也是运动变化不止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人有生老病死,要想永远青春美貌,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人身体是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和合的假体,是暂时幻有的。我们却认为有一个真正属于我的身体,认定有我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一切以我和我的利益为中心,把自私自利放在第一位,而大造恶业,因此长劫沦落六道,长时受苦报不止。

(二)以苦为乐:我们常贪五欲:财、色、名、食、睡,追求钱财,美女,名誉地位,贪享美食,闲散贪眠,自以为是乐事。表面上我可以暂时满足我们在生理、心理上的欲望,但实际上多是在造恶业,为堕入三恶道创造条件。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病是吃出来的。享用美食,饱了一时口福,可跟随的是百病缠身,寿命早耗,真是以苦为乐呵。

(三)以不净为净:我们的身体是众缘和合的,是由食物营养的,但如将青春美丽的一张假人皮剥去,人人都是同样的骨血之躯。天天排泄的大小便、汗液、唾沫、鼻涕都是细菌万亿的脏臭废物,都是非常不清洁,不干净的。而我们总爱追求外表美,却不注意思想品德的内在美。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看得过重,就是颠倒妄想,心灵不美的人,外表也不是真正的美。

(四)以无我为我:佛教主张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离而灭,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叫缘起性空。作为人也是因缘和合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因为无常,所以无真我。我有主宰的意思。我们对人体本身是作不了主的,这叫人无我。一切事物也不是神仙上帝可以主宰的,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它自己的运动变化的规律的,这叫法无我。所以佛教不承认神鬼上帝可以主宰人们的事,而主张自作自受,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善恶业力,才是人的生死变化的推动力。而人们总是认为有一个真正的我,所以常以私利为目的造下很多恶业,而必受恶报,甚至沦入三恶道苦海,受无尽极苦。

四颠倒是邪知邪见,违背八正道的都是邪。我们要完美我们的人生,就必须止恶止邪,而以真诚心,平常心,顺应心对待一切事物,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死。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敦伦尽份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

伦理道德是我们的行为轨范,该作的一定要去作,不该作的一定要坚决不犯。法律只是伦理道德的最低底线,触犯法律,必受罚惩。邪恶的思想意识,未及触犯法律的小过,法律并不追究,但要受到道德的评判。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儒家提三纲五常为行为准则。……

佛教也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提出五戒作为行为道德准则。不杀生与仁相通,不偷盗与义相近,不邪淫与礼相通,不妄语与信相通,不饮酒与智相通。

总之,要作一个好人,人生活得有意义,首先就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本分。这就是敦伦尽份。

二、闲邪存诚

闲是制止、防范的意思。邪指邪恶,行为上不作恶事,思想上也不起邪恶的妄念。存就是保持,存养。诚就是诚意、诚信,保持正确的信仰观念。闲邪存诚就是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妄想就是颠倒梦想。一般的凡夫有四颠倒,又叫四倒:

(一)以无常为常:物质是永远运动变化不止的。精神也是运动变化不止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人有生老病死,要想永远青春美貌,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人身体是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和合的假体,是暂时幻有的。我们却认为有一个真正属于我的身体,认定有我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一切以我和我的利益为中心,把自私自利放在第一位,而大造恶业,因此长劫沦落六道,长时受苦报不止。

(二)以苦为乐:我们常贪五欲:财、色、名、食、睡,追求钱财,美女,名誉地位,贪享美食,闲散贪眠,自以为是乐事。表面上我可以暂时满足我们在生理、心理上的欲望,但实际上多是在造恶业,为堕入三恶道创造条件。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病是吃出来的。享用美食,饱了一时口福,可跟随的是百病缠身,寿命早耗,真是以苦为乐呵。

(三)以不净为净:我们的身体是众缘和合的,是由食物营养的,但如将青春美丽的一张假人皮剥去,人人都是同样的骨血之躯。天天排泄的大小便、汗液、唾沫、鼻涕都是细菌万亿的脏臭废物,都是非常不清洁,不干净的。而我们总爱追求外表美,却不注意思想品德的内在美。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看得过重,就是颠倒妄想,心灵不美的人,外表也不是真正的美。

(四)以无我为我:佛教主张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离而灭,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叫缘起性空。作为人也是因缘和合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因为无常,所以无真我。我有主宰的意思。我们对人体本身是作不了主的,这叫人无我。一切事物也不是神仙上帝可以主宰的,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它自己的运动变化的规律的,这叫法无我。所以佛教不承认神鬼上帝可以主宰人们的事,而主张自作自受,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善恶业力,才是人的生死变化的推动力。而人们总是认为有一个真正的我,所以常以私利为目的造下很多恶业,而必受恶报,甚至沦入三恶道苦海,受无尽极苦。

四颠倒是邪知邪见,违背八正道的都是邪。我们要完美我们的人生,就必须止恶止邪,而以真诚心,平常心,顺应心对待一切事物,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死。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如果是“敦伦”简单的说就是做爱说的百文明些。出自周公之礼

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度”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敦伦尽分”的“敦”字意谓勉励;“伦”谓伦常。即“父子版有权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闲什么存城的成语

闲邪存诚

1、发音

xiánxiécúnchéng

2、解释zd

闲:防止,禁止。防止邪恶,保存真诚。

3、出处

《周易·乾·文言》:“闲存其诚。”孔颖达疏:“闲邪存其诚者,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4、示专例

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格致诚正明,(此指明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其检点省察造诣工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属目耳。

印光大师了凡四训序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什么意思?

“敦伦尽份”意思是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

“闲邪存诚”意思是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1、敦伦尽分

伦理道德是我们的行为轨范,该作的一定要去作,不该作的一定要坚决不犯。法律只是伦理道德的最低底线,触犯法律,必受罚惩。邪恶的思想意识,未及触犯法律的小过,法律并不追究;但要受到道德的评判。

2、闲邪存诚

闲邪存诚就是内心,我们内心有邪念,要让这些邪念闲下来,停下来。“闲”就是停,就是要除恶向善——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就是邪念。“存诚”,我们心中要存有诚敬心,要存有恭敬心。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出处为清代印光大师的《传心法印》。

白话释义: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扩展资料

印关大师主要著作:

1、《永思集》

顾名思义是对印光大师缅怀纪念所收集而成的。于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大法錀书局的陈海量居士,裒辑十方缁素颂扬印光大师的文章。普令四众弟子见闻景仰,敬重其行,效仿学习之。

《永思集》的内容,包括有大师传记——行业记、略传、小史、苦行略记等;大师遗教——自述、信札、训示等;七众怆辞——悼文、赞词、挽联等。本章,第一节印光大师的传略就是根据《永思集》所编纂的资料而写成的。

2、《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菁华录》是李净通居士于民国四十一年(一九五二)依《文钞正编》、《文钞续编》、《文钞三编》选出精粹的部分,理显真常,语无重见,录有三百三十三则。仍按照《嘉言录》的编次,分为十类,并一一详细圈点,以便阅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光大师

敦伦尽份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闲邪存诚就是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详解:

一、敦伦尽分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敦伦尽份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

伦理道德是我们的行为轨范,该作的一定要去作,不该作的一定要坚决不犯。法律只是伦理道德的最低底线,触犯法律,必受罚惩。邪恶的思想意识,未及触犯法律的小过,法律并不追究,但要受到道德的评判。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儒家提三纲五常为行为准则。我们人在世间有伦常道德,有五伦——儒家讲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这五伦的关系当中,我们处于什么位置就应该敦伦尽分,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佛教也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提出五戒作为行为道德准则。不杀生与仁相通,不偷盗与义相近,不邪淫与礼相通,不妄语与信相通,不饮酒与智相通。总之,要作一个好人,人生活得有意义,首先就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本分。这就是敦伦尽份。

二、闲邪存诚

闲邪存诚就是内心,我们内心有邪念,要让这些邪念闲下来,停下来。“闲”就是停,就是要除恶向善——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就是邪念。“存诚”,我们心中要存有诚敬心,要存有恭敬心。

这个“诚”是儒家里面讲得比较多的,至诚、诚恳。佛门里面也讲至诚恭敬,至诚心。印光大师是把佛法与儒家两者合为一体,用这个“诚”字来做代表。印光大师特别注重恭敬、虔诚、竭诚尽敬。

心中有邪念,我们自己要改正;要恭敬诚心待人,诚心来敬佛。以德感人。

扩展资料: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出处及作者简介:

一、出处:此句出自印光大师传心法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二、作者简介: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虚云,太虚,印光,弘一)。

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路井镇赤东村人。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光法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意思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出自:印光大师名句

逐字释意:

1、敦伦尽份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敦伦尽份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

2、闲邪存诚闲是制止、防范的意思。邪指邪恶,行为上不作恶事,思想上也不起邪恶的妄念。存就是保持,存养。诚就是诚意、诚信,保持正确的信仰观念。闲邪存诚就是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扩展资料:

出处作者介绍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虚云,太虚,印光,弘一)。

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路井镇赤东村人。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印光大师

敦伦尽分,就是每个人自己站在自己的身份、地位、环境,力所能及地做我们自己的事:这是外在的事相。

闲邪存诚就是内心,我们内心有邪念,要让这些邪念闲下来,停下来。“闲”就是停,就是要除恶向善——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就是邪念。“存诚”,我们心中要存有诚敬心,要存有恭敬心。

较常见的佛教用语

痴心妄想”:指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作“痴心”。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盲人摸象”:为《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就妄下结论。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载:“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苏轼有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等

扩展资料;

印关大师主要著作

相关经典

《印光大师文钞》

现今留存的《印光大师全集》共有七册,其中前三册是印光大师本人亲撰的作品,即第一册《印光大师文钞》(增广正编),第二册《印光大师文钞续编》(第二编),第三册《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外集)。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是印光大师的思想精华,书中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的相关部分,作为现代人防止修行出偏的参照。并将《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有注解)作为佛的圣言量的参照标准附在书后。

《印光大师嘉言录》

《嘉言录》是李圆净居士编述的,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由《增广文钞》(《全集》第一册)中节录出来,分门别类,拣择安插而成为一册。其所选录的出处,某卷某页,都记载的很详细,可以依照《文钞》全文相互的对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光大师

一、敦伦尽份闲邪存诚意思为:

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百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熄灭执着,伏断贪嗔痴见思烦恼,保持正念。

【注释】

敦:敬重,相应,符合。

伦:伦理道德。

尽:恪守义务,尽职尽责。

份:指自己的位置、身份。

闲:制止、度防范。

邪:指邪恶。

存:保持,存养。

诚:诚意、诚信。

二、敦知伦尽分闲邪存诚这句话出自印光法师之口。

扩展资料:

一、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后半句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出自印光法师之口。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意思为:对一切损害众生的恶事都不能作,“莫以恶小而为之”,即使是小小的道恶念也不起,小小的恶事也不去作。一切利益众生的善事,都要去作好,“莫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是小小的善事,就不去作。

二、印光法师简介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辛酉年)—1940(庚版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释印光,法名圣量,权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

印光大师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虚云,太虚,印光,弘一)。

一碱成闲成语是什么意思?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帮闲钻懒 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荡检逾闲 形容行为放荡,不检点。

等闲视之 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嫉闲妒能 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拉闲散闷 说闲话,闲聊解闷。

忙里偷闲 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zhidao要的事,或者消遣。

偷闲躲静 指偷懒。

投闲置散 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闲情逸致 逸:回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闲花野草答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闲邪存诚 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心闲手敏 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闲云野鹤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闲愁万种 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野草闲花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野鹤闲云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仪静体闲 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帮闲钻懒 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荡检逾闲 形容行为放荡,不检点。

等闲视之 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嫉闲妒能 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拉闲散闷 说闲话,闲聊解闷。

忙里偷来闲 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

偷闲躲静 指偷懒。

投闲置散 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闲花野草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自外所玩弄的女子。

闲邪存诚 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心闲手敏 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闲云野鹤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闲愁万种 闲愁:说不出的烦恼。莫名的烦恼极多。形容思想空虚,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满怀。

野草闲花zd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野鹤闲云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仪静体闲 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