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的意思

  • 掣肘的意思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节目介绍

《文茜思读》讲述那些见证和改变历史的人物——丘吉尔、戴高乐、杜鲁门、罗斯福、蒋介石......由蜻蜓FM独家播出。

今天给大家分享文茜在蜻蜓FM《文茜思读》里《罗斯福七讲》的第五讲,讲述的是罗斯福的第二任期,以及美国经济二次衰退。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收听本集完整音频。()

以下为音频内容文稿:

欢迎你来到蜻蜓FM,我们今天进行的是罗斯福第五讲。罗斯福诞生在非常富裕的家庭。在前面四讲里,我们谈到他的生平:1921年,39岁的他突然罹患了小儿麻痹症,对他来说,人生似乎进入了一切都应该慢慢放下的阶段,他的母亲这样认为,但他自己、他的妻子、他的好朋友都不这样认为。 我常常说,一个人的意志、个性能真正改变他人生的主轴。 小罗斯福就是一个例子。小儿麻痹症在那个时刻是没有药可医的,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到佐治亚州买下一个温泉郡,在里面短暂的享受一点点游泳的自由,只有在那一刻他不觉得自己是残废。 我曾经告诉大家,他刚进哈佛大学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像电影明星一样帅气的男人。但后来因为小儿麻痹症使他不太能运动,所以他身体慢慢发胖,但还是好看的。接着他参选了纽约州的州长,在竞选过程中不坐轮椅,坚持走上演讲台。对罗斯福来说,39岁,1921年,是他人生的大萧条。 时代的大萧条在1929年到临,美国刚开始的失业人数是600万人,后来增加到1200万人,再后来1350万……将近一半的人口都陷入贫穷线下;接着时代走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诞生在一个好平静的富裕、安宁的家庭,每次他很累的时候都会想到说:「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到纽约哈德逊河的罗氏大宅里修养啊。」 尽管如此,时代就像他的身体,颠簸向前,没有让自己后退。 

18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1933年,美国总统提出一连串百日维新的政策,当时使用的都是宪法委托赋予总统的「紧急命令权」行政权。前段时间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用了相同的权利,不过盖的是美墨边墙,他说国家处于紧急为难状态。当时的小罗斯福已经挑战了,更何况是现在,挑战的人更多。 到了1936年,罗斯福在美国的声望已经是最高峰。什么叫最高峰?用我们现在的字眼,就是零负评吗?不是的,我在上一讲曾经提出来,他主张抓住社会主义里的某些重要精神,然后补足资本主义贪婪以及制造灾难后所形成的不平等,所以它既是资本主义,又用尽了社会主义的精神。这个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是他两边都没有讨好。 像他的母校哈佛大学,现在在美国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象征,最近跟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的总统大选里,支持的都不是民主党的希拉里,更不是共和党的特朗普,他们支持的都是另外一位左派候选人。一样的,在当时哈佛300周年的建校纪念会里,罗斯福走进去,本来以为他会赢得这个美国最高学府的学生给予他的掌声,但实际迎接他的,是嘘声。因为这里有很多很激进的社会主义的信仰者,认为他应该以更符合民情需求的方案来取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也就是当时的左派。 当时在美国校园里已经开始萌芽,跟现在其实很像,现在也被称为「新社会主义」。同样在这一次的金融海啸之后,美国的大学学区也有相同的情况,所以大家都说这一次美国的民主党变得非常激进,其实这在当时小罗斯福做美国总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这是我喜欢阅读历史,喜欢跟大家说历史的原因,因为人性是差不多的。 那个时候拥有热情,而且觉得自己在最高学府的哈佛精英,认为他们看到的是太多贫困的人,资本主义这个制度太可恶了,要全面的攻击它;认为小罗斯福所做的改革是不够的……所以只有嘘声。 可是罗斯福一跛一跛地走上台,充满了自信。他告诉学生们:

这个国家现在正步上经济全面复苏的路途上,我们当然会继续寻求改善美国工人的工作环境,我们当然也会继续为降低电价而努力,我们仍会继续为年轻男女、残疾同胞、失业保险、老年福利及女性的保护等问题而努力。但是现在我们只是刚开始,太多类似的问题要被解决,这个制度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罗斯福在哈佛大学300年建校纪念会上不受欢迎

 年轻的学子没有耐性,但是在美国主要下层社会的人们心中,罗斯福是他们的英雄人物。 那时候罗斯福所到之处受尽欢迎的景象,我为大家做一个叙述:有一位资深记者记录了小罗斯福来到新泽西州受欢迎的情景。他说车队通过哈伦塔诺,从一条隧道洞口出来之后,如雷的掌声响起,充塞了耳际,整个城市完全沸腾了;在万里无云的情况下,举目所见都是一片摇动旗帜的人海。 至此,新泽西州到现在为止都还是很多劳工所组成的城市。而当时美国最重要的辩论,并不是我刚才所说的哈佛大学,因为哈佛大学学生比较特别,最主要的辩论来自于刚好和哈佛大学批评相反的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因为罗斯福把整个国家带离资本主义太远了。所以哈佛的人骂他说,你还是在保护资本主义!你还是在保护贪婪的富人的资本主义!可是共和党跟民主党对他都有意见,那个意见就是他太左派。 

在美国主要下层社会的人们心中,罗斯福是他们的英雄人物

很快,1937年进入了罗斯福第二届的竞选。面对1936年年底的大选,共和党就提出了政党的党纲,最重要就四个字——「平衡预算」,认为罗斯福拿太多国家的钱创造了新政。 「平衡预算」这个观念在很多人的心中,像最近巴菲特股神最重要的伙伴查理·芒格在谈的一样,美国这个国家有两兆美元的国家债务,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其实这种事情在大萧条的时候早就有过类似评论,但真正学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这一刻你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谈这个问题。 这个情况就好像一个失血过多的病人,你要不要给他输血?你给他输血可能造成排斥,但你不给他输血,他可能当场就死了。所以你不能谈排斥的问题,你只能输血。在经济学里一样,对1929年大萧条有过研究的人就会知道,当时的各种辩论都成为我们今天的参考。 共和党当时就批评,美国正处于危急之秋,美国人的福利太高了,高得那些人不想工作;美国的年轻人没有任何前途,看不到未来。你又让预算有这么高的赤字,所以共和党希望不是赢得总统,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可能打败罗斯福,他希望赢得的是参众两院。 在那次大选里,共和党在参众两院就靠着「平衡预算」这四个字,某个程度赢得了国会的多数。这个事情其实对罗斯福将来跟第二次世界大、跟人类历史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当时共和党竞选的口号很简单,「平衡预算」;而竞选主题曲拿出了一首古老的、美国人最熟悉的民谣。为什么?因为这个民谣告诉大家,美国曾经是一个多么尊崇——第一个,个人自由;第二个,反对大政府;第三个,宪法多重要;第四个,没有那么多的赤字的一个国家。这首歌叫《ohSusanna》,为大家分享这首歌曲。Oh Susanna.mp3来自陈文茜00:0001:49这首歌听起来你会觉得很简朴,事实上共和党就希望用这种简朴的软性诉求来对抗罗斯福。当然,他们在总统大选里是输掉的,因为一般的老百姓都认为罗斯福挽救了他们的家庭,老百姓拿的标语都是:「他给我工作…罗斯福是我的英雄…罗斯福是我们的朋友……」  

共和党提出「平衡预算」斥责罗斯福新政

当罗斯福停留在美国汽车大城底特律的时候,他站在市政厅前的阶梯,拄着拐杖没有坐轮椅,对成千上万的群众演讲;民众数千上万人聚集在路过处,对着罗斯福高喊,「我们需要罗斯福!」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美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整个国家在方向路线上的辩论。 罗斯福到密西根州去访问的时候,车队来到马德森大街上,他被称为「群众之王」。路边挤满了人,有苏格兰的风笛、有手风琴、有爵士乐、有短笛、有鼓、有喇叭……各种不同的乐器齐声吹奏,还有人在楼顶上又唱又跳,更有人从窗口里飘下碎纸片,像雪花一般。 他们说,那种景象遮蔽半个天空,那不是绝望,是狂欢般的感念。 后来在1937年开票的时候,罗斯福除了在两个州输给了共和党,全美其他各州他都赢了,赢得了2770万的选票。那次参与投票的民众是六成。全美国的政治评论家都说「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大胜利」;旋风似的胜利、压倒性的胜利、如潮水般席卷的选票……甚至还有人写:「以现在罗斯福的声望,他袒护一个放高利贷的人,群众也会体谅他,还能替他辩解。」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声望有多高。  

1937年总统大选,罗斯福声望超乎高昂

1937年罗斯福就职,他就职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忧虑,没有那么多的忧愁。可是在某个程度来说,当时的危险正伺机而出。 我先讲一下为什么他没有那么多的忧愁。那个时候以玉米的价格来看,它从原来1933年时每蒲式耳(蒲式耳是计算玉米价格的单位)24美分上涨到了1.26美元,上涨了非常多倍;工厂工人的周薪增加了65?/span>所以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就职演说,他坚持他的社会改革计划并不完整,因为全美还有1/3的人民处于住宅不好、营养不良、衣着欠缺的不幸困境中。对他而言,整个国家不符合正义的现象都仍然是挑战的问题。 可是我刚刚前面已经说了,他在国会里失去了多数,而且即使民主党在国会里仍有相当大的一个比例,民主党也有一半的人不太支持他,他们认为平衡预算是对的,而这些人都不是经济学家。但请注意,那个时候的经济学家也没有提出警告,唯一提出警告的只有隔海在英国的凯恩斯。 当时最重要的是华尔街跟现在很像,它的股价已经回到了1929年之前,很多人认为经济的指标已经恢复了。但凯恩斯说这是假象,只是信心恢复了,不是经济恢复。经济恢复跟信心恢复是不一样的,就好像今天,我们的时代还在金融海啸的大衰退当中,我们没有真正的经济恢复,但股市的投资信心恢复了,而且很脆弱,随时会跌下来。 没有多久之后,罗斯福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美国的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对于新政中的很多措施都认为有违宪之余。所以他想要改变最高法院,但是最后被最高法院以5:4的票数封杀。 在这个情况里,罗斯福到第二任时,他被批评太社会主义化,将美国变成福利国家,个人的生活遭受政府支配,这个政府已经不是自由主义的政府,是一个「大政府」。 其实管他什么大政府,小政府,只有真的会处理问题的才是政府。但美国人其实有根深蒂固的这种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实际上这种思想一直到2008年都仍然存在,所以美国就发生了一个在2008年金融海啸全世界没有出现的状况——在英国、法国、德国,只要任何银行倒闭,国家就毫不犹豫的直接接管银行,钱就进去了,然后这个银行由政府来管理。但在美国不行,美国的政府不可以接管银行,如果接管,银行里都是共产党,他们没有国营事业的观念;可是你又必须要资助银行,因为银行要倒闭,金融体系瓦解,就像经济体系里一个人的心脏衰竭一样,所以钱非给这些银行不可,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可笑的「fatcat」,肥猫现象。 因为管理者还是原来那群贪婪的人,并不是政府,所以他们可以领非常高的薪酬;那些纾困的钱进到了银行,银行的经营权没有改变,形成一个更大的不正义。但为什么美国会这样,全世界都没有?因为美国人有一个很可笑的意识形态,就是我刚才为大家所做出来的解释。  

二次衰退前,股市回暖,大众认为是经济复苏

只有凯恩斯看出只是复苏假象

刚才所提出来的这些讨论,对大家来说,可能以为只是一个经济学上的辩论。不,我先来告诉各位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那时候很多人都开始批评,因为股市股价都恢复了,所以经济已经恢复,新政是否推行的太快?现在你给很多工人罢工权的话,会不会造成日后的劳工暴动,导致美国变成共产主义的国家?社会救济是不是变成永远的政策?我们现在看美国有很多极右派的声音,当时美国也有极右派。 而那个时候领导美国极右派的是天主教神父,他一直活到1979年;另外一个是美国基督教新教的牧师,他们大力批评罗斯福的政策,而且都是透过广播,跟现在很像,透过广播批评罗斯福拥有广大的听众。 所以美国人很奇怪,最极端保守派的都是跟基督教、天主教有关的;他们会倡导白人的种族主义,以为自己很懂经济,提出各种不同的主张。 这个问题后来形成了对全世界非常大的影响,罗斯福在国会没有得到多数、在最高法院里判他某些行政命令是危险的,他开始走向平衡预算。于是在1937年就发生了非常有名的「二次衰退」,美国的华尔街股市再次崩盘。 那次的再次崩盘,在这一次的金融海啸里,有一位经济学家注意到,而且提出警告,他换了一个名称叫「财政悬崖」,他就是美国前任联储主席伯南克。他说美国一定要避免财政悬崖。他不断地讲,学经济史跟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他谈的是美国不可以复制1937年二次衰退的经验。 但那个时候大多数经济学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凯恩斯。可是美国的政客、美国的老百姓,尤其是大法官们,判了危险,于是美国就进入了二次衰退,华尔街的股市第二度的崩盘。 这第二度的崩盘又导致失业率回到12镆彩购貌蝗菀滓丫榷ê芏嗟木茫谌澜纾拦俏ㄒ坏氖谐。挚荚俣鹊谋览!?/span>好像已经经历了一次芮氏规模九的地震,然后再来了一次芮氏规模七或八,很多建筑物倒的一塌糊涂。 1933年,希特勒已经在德国上任做总理,但希特勒进军波兰是1939年,为什么?日本在1929年大萧条以后深受打击,在进入1930年左右的时候开始兴起日本军国主义,它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1931年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 我常常问很多人,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日本人那么无聊?他在东北三省呆了那么久,干嘛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你要把全世界的历史经济连接起来,就是美国的二次衰退。二次衰退使日本的军国主义、日本的事业更严重,也使德国的问题更严重,他们的军事力量要更加的对外侵略、发动战争才能够解决问题。 

 罗斯福错误踏上平衡预算,导致失业率回到12锝攵嗡ネ?/span>

这是当时罗斯福即使他如此风光的赢得了第二任,但是一些错误的观念掣肘了他第二任的任期,使得失业率又回到12锸故澜缃肓肆硪桓龈说牟话病?/span> 后面的答案就是,他间接促成了二次世界大战。

  

陈文茜蜻蜓FM:《罗斯福七讲》——第五讲,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原音频。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收听《文茜思读》

  更多音频


留言已开放,欢迎在下方留言

「6月4日起,每日午时后发送前一天日期,可获得当日节选新闻热点

例如:6月16日,可在后台发送6.15,获取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