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暮改

  • 朝令暮改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0013国政篇 

 

【典源】

 

《汉书·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尝责者矣。 

 

【释意】

 

西汉时期,有个人叫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人。他聪明好学,知识丰富,被称为“智囊”。文帝很信任他,任他为太子家令。

 

文帝后期,官僚、地主、商人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广大农民破产逃亡,生活极其困苦。

 

为了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晁错上书汉文帝,主张打击商人投机倒把的行为,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提出注重粮食、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著名的《论贵粟疏》。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农夫一家平均五口人,其中应服徭役的壮男至少有二人,一年里有几个月不能在自己的田地上劳动。一家人合力种田也超不过一百亩,收获也超不过一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釆伐薪柴、给官府服徭役等等。

 

一年忙到头。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炎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严寒,一年四季,哪有喘息的机会呢?另外,还要有些耗费,如送往迎来、吊死丧、疾病,养育孤儿幼童也包括在内。

 

他们不但勤苦至极还要承受水灾和急征赋税的剥削。如此沉重的赋税,说征就征,没有固定的时间,而且变化无常,早上的规定,到了晚上又改变了。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有粮食的只好半价出卖,没有粮食的只好借取一还二的高利贷。到头来他们不得不出卖田宅、子孙来还债。”

 

【今用】

 

朝令暮改”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的意思是,早上发布的政令,晚上又改变了。

 

人们用它比喻政令多变,反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