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靡靡之音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靡靡之音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为什么说邓丽君是“靡靡之音”呢?

tw音乐早期确实是邓丽君为代表的“靡靡之音”,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席卷大路,楼上那本小册子就是在那个背景下诞生的,但当时的李谷一,程琳等人都深受“靡靡之音”的影响,还有朱明瑛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回娘家》其实原唱就是邓丽君,所以当时禁过一段后有解禁了!

到了80年代中期tw音乐以罗大佑,苏芮,齐秦为代表的民歌音乐渐渐取代了“靡靡之音”成为了tw音乐的主流,诞生了很多经典,1985年的mv《明天会更好》基本上汇集了当时民歌音乐的主要成员,在80年代中后期渐渐风靡了大路,当然这也和邓丽君1984年以后赴日@本发展有关,《潮,来自台湾的歌声》应该就是民歌音乐的代表,张雨生也应该受当时民歌音乐影响较大。

其实邓丽君的歌曲有“靡靡之音”但只是一部分,邓丽君的音乐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

1.就是旧上海20-30年代的歌曲,比如《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美酒加咖啡》。确实属于“靡靡之音”的范畴

2.就是当时70-80年代港台的流行音乐,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千言万语》等,我认为不应将其划入“靡靡之音”的范畴

3.就是日语音乐《我只在乎你》《空港》《别离的预感》等,邓丽君三次登上日@本红白歌会的舞台,夺得日@本唱片大赏金赏,在日@本很红,只靠那些“靡靡之音”是不可能的,而她的大部分日文歌在当时国内不太容易听到的,可是邓丽君事业的真正巅峰就是80年代中期!而咱们听的那些“靡靡之音”邓丽君在70年代中后期就都唱过了!

什么叫“靡靡之音"?

词目靡靡之音复

发音mǐmǐzhīyīn

释义靡靡:柔弱,萎靡不振。软绵绵、萎靡不振的音乐。现指含低级趣味、制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

出处百《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度里之舞,靡靡之乐。”

近义词靡靡之声

示例从此以后,知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闻一多《时道代的歌手》)

为什么把邓丽君叫做靡靡之音?

董文华《十五的月亮》邓丽君《君在前哨》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今天我把怀念送给你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谢谢你把温暖送给我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有了你在前哨保护我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为了你我会珍惜我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有时我也问白云我在边疆站岗值班。有时我也托蓝天啊,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向你问候军功章呵,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是海峡两岸的两首作品,内容都是在中秋节劳军的,这两首歌说明了“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是要受到阶级立场的影响”的,大陆把《君在前哨》这样的内容视为靡靡之音,所以在大陆根本不可能出现像《君在前哨》这样优秀的,能够表现边防军与女孩美好爱情的歌词来,在大陆的歌词里虽然也有爱情,但是总是夹杂着“祖国”“边防线”“巡逻”“值班”这些字眼,让人联想到的只是中年的两夫妇之间的责任,而不是爱情,似乎总闻到一股革命的,为了祖国而牺牲的伟大精神的味道来。还有两首歌的编配风格也明显不同,大陆的总是显得很庄重的,很严肃的;而台湾那边的就显得很可爱、亲切和自然,表现出了人的真性情来。可见,作曲家,艺术家的创作都是要受到政治倾向,阶级观念的影响的。像词坛两个泰斗,庄奴和乔羽就是最好的例子,庄奴的词像《甜蜜蜜》、《南海姑娘》、《情人的关怀》表现男女美好爱情的比较多,而乔羽的《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黎民百姓长久》都是些歌颂祖国,歌颂党,反映政治,社会现状的文字,显得非常沉重感。就算同样是表现思乡的歌词,庄奴的词中也明显带有“靡靡之音”的味道,比如《原乡人》、《小村之恋》这些歌词才是真正发自词人内心的真情而吟颂出来的,而大陆很多作品都是应政治需求而特别的创作的,这些歌词和《我的祖国》相比难道不更让人感到亲切吗?像这样的歌词,相信打死乔老他也是作不出来的,可是很奇怪的是,邓丽君80?歌都是庄奴作的,为什么大陆就承认庄奴是泰斗,而邓丽君就是靡靡之音呢?《原乡人》庄奴词我张开一双翅膀背驮着一个希望飞到那陌生的城池去到我向往的地方在旷野中我嗅到芬芳从泥土里我摄取营养为了吐丝蚕儿要吃桑叶为了播种花儿要开放我走过丛林山岗也走过白雪茫茫看到了山川的风貌也听到大地在成长在旷野中我嗅到芬芳从泥土里我摄取营养为了吐丝蚕儿要吃桑叶为了播种花儿要开放我走过丛林山岗也走过白雪茫茫看到了山川的风貌也听到大地在成长电影《原乡人》插曲庄奴词山上哪有路路难行咧弯弯哪曲曲一层又一层咧小哥要去看小妹咧不怕山高路不平咧山上哪石头大又硬咧歪歪哪倒倒一层又一层咧小哥不怕硬石头咧只怕小妹心肠硬咧路边哪椰树高又高咧风吹哪椰树一摇又一摇咧小妹爱哥身体壮咧哥爱小妹身苗条咧香蕉哪树上结香蕉咧树上哪香蕉一条又一条咧哥和小妹一条心咧小妹和哥心一条咧

关于靡靡之音的一个 故事

关于靡靡之音的故事是讲的商纣王,他很喜欢听这种音乐,不怎么理朝政,后来国家败亡,乐师投河自尽,当时听到这个曲子的人,把它带到了晋国,在一次宴席上,乐师再次演奏起这种音乐来,这时晋平公的一位大臣听到这曲子之后,不顾晋平公的反对,就让乐师停止演奏,具体内容如下:

有个乐师叫师延,专门给纣王演奏淫靡的音乐,后来武王伐纣,纣王兵败自焚。树倒猢狲散,师延便向东逃,逃到河南东部濮水投水自尽。

几百年后卫灵公率领使团访问晋国,路过濮水夜宿船上。半夜之时,卫灵公听见水中传来悲伤而动听的乐曲,便让乐师师涓记录下来,师涓记了三天,直到能够熟练演奏,便向灵公汇报。灵公说可以,开船去晋国进行国事访问。

到了晋国,晋平公热情招待。灵公命师涓演奏新曲,师涓便把刚在濮水上学的新曲子演奏了一番。晋国大乐师师旷,是当时我天朝顶尖音乐家,很多史籍都有过关于他的记载,他对各种乐曲那是相当的熟悉。

师旷听了个开头,就觉着这曲子不太对劲儿,还没等师涓奏完,师旷就按住师涓的手说“停!不要再弹了,你这是师延的靡靡之乐、亡国之音!”

晋平公正听到兴头上,觉得这曲子咋个这么好听呢?师旷一叫停,平公可就不乐意了,平公说:“老旷你别跟着瞎掺和,讲点礼貌,让师涓奏完!”《国语》里记录了师旷不顾领导反对,大发牢骚。

师旷说,音乐是传播德育、教化百姓、宣传正能量的媒介,我们音乐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像你们现在这样沉迷于靡靡之音,按此趋势发展下去,晋国肯定要倒霉!这次卫晋外交活动之后,晋国三年大旱。

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对音乐人政治作用极其重视。象《诗经》里面的诗,都是与歌相配,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首流行歌曲,官方通过广泛传播诗歌,以喂饲国民以正确的价值观。

扩展资料:

靡靡之音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mǐmǐzhīyīn

解释:意思是指颓废、柔弱的乐曲,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翻译:这个乐师师延所弹奏的曲子,和为纣王弹奏的萎靡不振的曲子是一样的。

近义词:亡国之音

反义词:钧天广乐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例句: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纣王的宠妃妲己喜欢歌舞,纣王就马上命令他的乐师师延作了《北鄙之音》和《北里之舞》。《北鄙之音》全是汇集民间萎靡、颓废的音调写成,《北里之舞》乃集中中原和东夷等少数民族中柔弱、淫荡的舞姿而成。这些靡靡之乐,纣王和妲己非常喜欢,常常通宵达旦歌舞游乐。后来,殷纣王被周武王消灭,师延知道自己所作的这些靡靡之乐有误国之罪,害怕周武王惩处他,就偷偷逃出殷都,最濮水边抱琴投水自杀。

六百多年后的春秋末,晋平公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在都城郊外建造了一座豪华宫殿。落成后,许多诸侯都来参观祝贺,卫灵公也备了厚礼前往晋国。一行人途中来到濮水边,天色已晚,传来一阵阴柔的琴声,非常迷人,就马上让随行的乐师一边细听一边记谱。乐师将乐谱记完后,卫灵公又让他完整地弹奏了一遍,果然不错。

到晋国后,晋平公在宫殿内设宴款待卫灵公。席间,卫灵公对晋平公说,途中得到一首新曲,愿让乐师演奏助兴,晋平公自然高兴。于是卫国乐师上殿,弹奏起在濮水边记录下来的琴曲。一曲未了,主宾及朝臣正沉浸在阴柔动听的琴声中,晋国乐师师旷突然大声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于是师旷便将殷纣王沉湎师延的靡靡之乐,不理朝政,最后被灭,师延也自杀的历史讲出来,并告诉晋平公,刚才听到的曲子就是自尽的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从“靡靡之乐”来,原指柔弱、萎靡不振的亡国音乐,现一般指颓废、黄色、低级趣味的音乐。

成语典故: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百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度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知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道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例句:从此以后,以回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闻一多《时代的歌手》答)

为什么把邓丽君的歌曲称之为“靡靡之音”?

说白了,就是很多人尤其是有点权力的人听不惯,看不惯;或说跟不上潮流。

1980年,一些老资格音乐人召开了一场专门针对当下流行音乐取向的zd讨论会,称为“西山会议”。在会上,一些专家对于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音乐表达了否定的观点,并批评内了内地著名音乐家张丕基、王酩等,原因是他们的歌曲写得开始像港台歌曲了,李谷一的《乡恋》也在这个背景下成为受批判的典型。在这次会议上,邓丽君的歌曲被冠以“黄色歌曲”和“靡靡之音”的称呼。此后容很长时间内,官方对于邓丽君基本持一种禁止传播的态度。

什么叫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指柔弱、颓靡的音zd乐。其中“靡靡”之词意为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回乐曲。

靡靡之音出处为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马即起舞,亦答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

近义词为“亡国之音”。

典故

传说殷末乐师延为纣王作曲,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时,乐师延抢琴东走,投濮水而死。自此,水中常有音乐声靡靡传出。

公元前534年,卫国灵公应邀去参加晋国虒祁宫庆典。朝辞帝丘,暮宿濮上,夜半入眠,朦胧之中忽有琴鼓丝竹之音。他披衣俯窗,侧耳细听,时隐时现,微妙悦耳,问及左右,都说听不见。便召来乐师涓。听后,涓告诉灵公:“臣能识其略矣,须更一宿,臣能写之”。夜半,玄音复发。涓援琴而习之,尽得其妙,灵公听后,龙颜大开,问其究竟。涓道:“先时,纣王命师延作靡靡之音,师延不肯,帝辛欲杀之,无奈而谱曲。纣王喜声色,朝歌暮舞,通宵达旦,隧失天下,师延乘舟濮水而下,至此投水而死,故有神曲出水,震惊世人也。”涓本想以此说服灵公禁声色,绝靡音,勿使政散民流,诬上行私。灵公却视毒草为香花,砒霜为冰糖,不介其意,越听越迷。至晋国后,灵公见虒祁宫如此富丽堂皇,诸侯济济无不称道。待酒酣将醉时,便唤涓曰:“过濮水所获妙曲,速援琴以助雅兴。”涓不肯,后迫于灵公之威,不得不弹。未等弹完,师旷厉声制止道:“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夜有鬼神之声,世间必有冤情。”灵公亦不听劝阻,随使歌妓伴乐起舞。

朝晋归来,灵公贪图享乐的私欲与日俱增,见自己的重华宫简直不能和晋国妃妾宫女所住的厢房相比,便扩修重华宫,新建卫王殿。真是皇宫金殿将欲倾,檐下燕雀不知危。

成语示例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故尔所谓郑声淫的“淫”应该是过高的意思,决不是如像《毛毛雨》之类的那种所谓靡靡之音。(郭沫若《孔墨的批判》)

◎有些歌舞厅不顾法律的规定,放些靡靡之音。

靡靡之zhidao音,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出处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版靡靡之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他在一迭唱片里权又挑了一阵,‘全是美国的靡靡之音。来,只好听听麦克唐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