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断袖分桃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断袖分桃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断袖分桃.能解释吗?

都是同性恋的一种形容方式

“分桃”:卫灵公与弥子瑕君臣二人共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灵公食而甘之,曰:“zd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后来弥子色衰爱弛,灵公便拿此说事,责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们同时,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他的学生子路和弥子瑕是连襟关系。内

卫灵公还喜欢宋国公子朝。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灵公宠幸,又与灵公夫人南子有私。奸情路人皆知,一次卫太子过宋,宋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求子的母猪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于是后世出现了“娄猪艾豭”的说法,艾豭指靠着与家容主的同性恋关系而私通家主妻妾(娄猪)的人。

“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断袖分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断袖指的是汉哀帝要起身,衣袖被睡在身边的董贤压住,为了惊扰他睡觉,于是割断了袖子。

分桃指的是弥子瑕摘了桃子,先尝甜不甜,然后将剩下的给卫灵公尝。

典故:

1、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汉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这时董贤和汉哀帝每天同坐同食,出入则间车,毫不在乎朝臣的议论,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

有一次汉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边的董贤却压住了他的一个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贤,于是割断了被董贤压住的袖子,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

2、弥子瑕是卫国的嬖大夫,他在卫灵公前很得宠。卫国的法律,私用国君车架的要处以断足。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乘空隙连夜去告诉弥子瑕,弥子瑕假传命令驾着国君的车子出去了。国君听说了认为他很贤德,说:“好孝顺呀!为了母亲的原故,宁愿受断足之刑。”

有一天,弥子瑕同国君一起在桃园游玩,他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便把这个没吃完的桃子给了国君。国君说:“这是多么爱我呀!忘记了他已经吃过了这个桃子,来给我吃。”

扩展资料

断袖分桃流传至今,已成为男同性恋的代名词。

其他有关同性恋的典故

1、龙阳之好

魏王与龙阳君,一同乘船钓鱼,龙阳君满载钓了十几条鱼,却在哭泣。魏王说:“有什么不安的事吗?如果有,为什么不告诉寡人呢?”龙阳君回答说:“臣没有什么不安的事。”魏王说:“那你为何要哭泣呢?”龙阳君回答说:“臣为大王钓到的鱼而流泪。”魏王说:“什么意思?”

龙阳君回答说:“臣一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要把以前钓到的小鱼扔掉。如今臣只有丑陋的面孔,却能有机会担任大王的侍寝。还被封爵为龙阳君,在朝廷上,官员们都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让路。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宠信,美貌的她们也一定会拎起衣裙,跑到大王这里来。到那时,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钓的小鱼,也会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

魏王说:“不会的!有这样的想法,为何不愿意跟寡人说呢?”于是下令全国,说:“敢向我提进纳‘美人’于宫的,诛杀九族!”

2、楚宣王与安陵

安陵君是楚宣王的男宠,颇为得势。有个叫江乙的人对他说:“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为喜爱你的美貌,以后总有色衰爱弛的一天,甚至连所睡的席子还没破的时候,已经不再受到宠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说,连死也跟随他,就会长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顾。”

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没有对楚宣王说过。有一天,当安陵君和楚宣王在云梦打猎时,宣王有感地说:“今天打猎,真使我快乐,但在我死后,谁还和我一起享受这快乐呢?”安陵君听了以后,就流着泪下跪说:“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黄泉之下继续侍候你。”楚宣王听了大为感动,就设坛封他为安陵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袖分桃

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

出自《聊齐志异·卷三·黄九郎》:“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中国古代同性恋隐语

《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很显然,“对食”即当今所谓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性反常行为,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性意识变态。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无耻,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牺牲了大量少女的青春。这些幽禁的宫女因不得与异性接触,性意识发生变态是不足为怪的,“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

“对食”开始专指女子同性恋,到后来,女子与阉者的不正常行为也称“对食”。南汉时,宫中有一条规矩,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些受阉的状元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故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因性恋对象为状元郎,所以这些宫女不仅不隐讳,反而矜夸于人。

同性恋者,男女都有。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但史书中也偶有以“对食”指男子同性恋的。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长庆四年四月十七日,染坊作人张韶与卜者苏玄明于柴草车内藏兵仗,入宫作乱,二人对食于清恩殿。”这当是“对食”这个隐语的变通用法。

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来、“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源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zhidao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

求:断袖分桃 是个什么典故啊? 何解?

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

出自《聊齐志异·卷三·黄九郎》:“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中国古代同性恋隐语

《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很显然,“对食”即当今所谓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性反常行为,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性意识变态。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无耻,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牺牲了大量少女的青春。这些幽禁的宫女因不得与异性接触,性意识发生变态是不足为怪的,“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

“对食”开始专指女子同性恋,到后来,女子与阉者的不正常行为也称“对食”。南汉时,宫中有一条规矩,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些受阉的状元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故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因性恋对象为状元郎,所以这些宫女不仅不隐讳,反而矜夸于人。

同性恋者,男女都有。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但史书中也偶有以“对食”指男子同性恋的。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长庆四年四月十七日,染坊作人张韶与卜者苏玄明于柴草车内藏兵仗,入宫作乱,二人对食于清恩殿。”这当是“对食”这个隐语的变通用法。

在古代,来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源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百,“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度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问

出自《聊齐志异·卷三·黄九郎》:“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答鼻之丑。”

断袖之癖指的是西汉的汉哀帝与董贤董圣卿的故事;zhidao讲的是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边的董贤却压住

了他的一个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贤,于是割断了被董贤压住的袖子。

而分桃回则是讲春秋的卫灵公与弥子瑕。弥子瑕摘了桃子,先尝甜不甜,然后将剩下的给卫灵公尝。

断袖分桃流传至答今,已成为男同性爱的代名词。

中国历史上有“断袖分桃”之癖的皇帝有哪些?

“断袖分桃”是中国古代两个“男风”(同性恋)的典故

先说“断袖”:董贤与汉哀帝事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夫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余,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问及其父,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起卧。又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通过《史记》《汉书》中的记载,汉家皇帝不少都是同性恋

再说“分桃”:弥子与卫灵公事

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轿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者。”

另外,《战国策·魏策》中也有关于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的记录.

清代帝王中最有同性恋嫌疑的当属乾隆。《清稗类钞·异禀类》记录了一个妃子的死。说,清世宗(雍正帝)的一个妃子,美貌娇艳。乾隆十五岁那年,进宫办事,从那妃子身边过,看见妃子对着镜子梳头,乾隆心性天真,便上去从后面捂住那妃子的双眼,想与妃子开个玩笑。妃子哪里知道是太子,被乾隆这么一捂,吓了一大跳,顺手把梳子朝后砸了过去,正好砸在乾隆的脸上。乾隆一疼,立刻放手。第二天,世宗发现了乾隆脸上的小伤疤,问他怎么弄的,乾隆不肯说。后来在严厉斥责之下,乾隆才如实说。太后闻听,怀疑妃子调戏太子,立刻把那个美貌妃子赐死了。乾隆大哭,把一根手指染成红色,在妃子的脖子上点了一下,说,“是我害了你,如果魂灵保佑,那就让你在二十年后和我相聚吧。”

乾隆中叶,和珅以满洲官学生的身份进宫做了銮仪卫,具体工作是抬轿子。有一天,乾隆爷想外出,仓促之间找不到黄盖,乾隆爷问四周人等:“这是谁的过失?”和珅连忙说:“典守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乾隆循声一看,觉得和珅这人非常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回宫之后,回忆自己从小到成年之间的事情,猛然间觉得和珅与那位因为自己而受牵连死去的妃子面貌相似。于是密召和珅入宫,仔细观看他的脖子,发现“指痕犹在”。乾隆爷认定眼前的和珅就是那美貌妃子转世,对和珅“倍怜之”。之后,和珅的仕途一路扶摇,终至相位。乾隆爷即将退位时,对和珅说:“我和你关系非同寻常,后人将不容你。”果然,嘉庆帝即位不久就把和珅赐死。

这则记载于《清朝野史大观》中的文字传奇至极却大有可信之处,否则,以乾隆爷的明察秋毫,怎能不知和珅巨贪?所以不查办他,大概正是因为君臣之间的某种特殊关系。

还有好多,你参考以下资料吧~~~

中国古代同性恋资料,其中就有关于帝王的

http://www.book371.net/book/13256/html/1073144/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皇帝若置国事而不理,而像臣民一样放纵个人的爱好,那就是“不务正业”的“怪癖”皇帝。

同性恋皇帝

同性恋是一个时尚的词语,但它不合中国国情,因为它在中国的存在非常古老,汉哀帝刘欣就是其中的一个。

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汉书·董贤传》载,这时董贤“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巨万,贵震朝廷。”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来,衣袖被董贤压住,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汉书·董贤传》载,哀帝还曾开玩笑地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吓得大臣们目瞪口呆。这种要“爱情”不要江山的恋情在历史上实为罕见。如此忠贞于爱情,国事当然糟得很,哀帝死后不到10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nbsp

市侩皇帝&nbsp

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是赫赫有名的昏君,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出游玩乐……各种怪行为都有,但他最有名的怪癖要算开店铺。&nbsp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载,东昏侯“又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日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潘妃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潘妃决判。”陪他玩耍的人就有好几千,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吓得东奔西躲。《南史·齐本纪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又开渠立埭,躬自引船,埭上设店,坐而屠肉。”东昏侯与潘妃的怪癖行为在当时流传很广,有着这样一首民歌:“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nbsp

东昏侯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却做着如此的市侩勾当,可见他的昏庸。他即位后仅两年,萧衍就起兵围困建康(今南京),一代市侩皇帝被部将杀死,年仅19岁。&nbsp

菩萨皇帝&nbsp

历史上有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宗、北周武帝、唐代武宗、五代周世宗)灭佛,但也有过梁武帝、武则天、唐中宗那样忠实的佛教信徒。其中以“皇帝菩萨”(大臣们在奏章中这样称呼)梁武帝萧衍最为突出。&nbsp

武帝大力倡导佛教,耗费巨资修建庙宇,当时全国有大小寺庙2846所,其中以大爱敬寺、智度寺、解脱寺、同泰寺规模最大。唐朝诗人杜牧曾感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还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虽万机多务,犹卷不掇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且部头极大,其中《制旨大涅&nbsp经讲疏》有10l卷。同时,武帝还创立了儒佛道三教同源的理论,认为儒教、道教皆来源于佛教。还提出佛教徒不可以吃肉的戒律,以前佛教中无此规定,他根据《涅&nbsp经》等上乘佛教的内容写了《断酒肉文》,从此,以身作则,过着苦行僧的日子:每日只吃一顿饭,不沾酒肉,住小殿暗室,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武帝还曾三次舍身寺庙:大通元年(527年),他突然跑到同泰寺当奴隶,与众僧一起生活,后来被大臣“赎回”;两年后,又跑到佛庙里去了;太清元年(547年),84岁的他第三次舍身寺院,且坚持呆了一个多月。三次“赎回”武帝花钱四亿。&nbsp

佛祖没有保佑这位忠实的信徒,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发动政变,攻克建康,菩萨皇帝被俘,后来被活活饿死。&nbsp

象棋皇帝&nbsp

“闷来时,取过象棋来下,要学作做士与象,得力当家。小卒儿向前行,休说回头话。须学车行直,莫似马行斜。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恩情也,我就炮儿般一会子打。”(《桂枝儿·咏部八卷》)唐肃宗李亨热衷于象棋,却不学士象,不学卒车,偏偏学马行斜。&nbsp

上朝积祸加天宝之乱(也称安史之乱)。肃宗与爱妃张良娣拥兵西逃。逃命途中,他还念念不忘象棋,置堆积如山的军情战报而不理,与张氏整天下棋作乐。丞相李泌进言劝说:若不悬崖勒马,有重蹈“马嵬坡事件”(士兵哗变,杀杨国忠等人)的危险。肃宗仍毫无收敛,为了掩人耳目,命令太监将“金铜成形”的棋子换成“干树鸡”雕成的木质棋子,这样,旁人就听不到他们下棋掷子时发出的声音了。人们称这种棋子为“宝应象棋”。文学作品中,东晋谢安、三国孔明、元末刘伯温都能“帷幄之中下棋,千里之外决胜”,肃宗好像也不示弱。&nbsp

蹴鞠皇帝&nbsp

唐僖宗李儇嗜好骑马、斗鸡和蹴鞠。他曾得意地说:“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他有时一玩就是二三个时辰,连饭都忘了吃,急得身边的太监侍女们团团转。他还多次勒令地方官员举荐球技高超的青年入宫陪他击球,有不少人因善蹴鞠而被封为封疆大吏。宦官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碹赢了球,被封为西川节度使。当然,也有许多人因踢球失误而丢了性命。&nbsp

玩物必丧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在长恒起义,随后黄巢响应。起义好不容易平息后,田令孜又专权,蹴鞠皇帝常常和亲信们谈起朝政而泪流满面。光启元年(885年),李克用进兵长安,僖宗四处逃命,文德元年(888年)忧愤而死。&nbsp

词学皇帝&nbsp

南唐在中主李&nbsp时已经向宋称臣。李&nbsp善于诗词,至今传有《摊破浣溪沙》等名篇。其子李煜史称南唐后主,不思进取,却继承了先父好词之癖。&nbsp

李煜施政无能,在词学方面却有着较高的地位。他的前期作品多以宫中的声色娱乐为题材,风格柔靡,技巧高超,如《玉楼春》、《一斛珠》等等;后期多写亡国之痛,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如《破阵子》、《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秋闺》等等。&nbsp

李煜苟且偷安,生活奢华,常常在宫中营造销金红罗幕壁,镶以白金和玳瑁,并插上奇花异草,题曰“锦洞天”,与皇后周宪于其中作词嬉戏:每到七月初七,就命人用红罗绢装扮成月宫天河的情景,为作词创造灵感。然而,现实并不像诗词中的世界那么美好,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词学皇帝被俘。“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生活已经成为泡影,他不禁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可惜为时已晚,还是被宋太祖毒死。&nbsp

诗人郭麟也为之叹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渔隐丛话前集·西清诗话》中宋太祖也说;“李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nbsp

将军皇帝&nbsp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代最荒唐的皇帝。他重用宦官奸臣(刘瑾、江彬),沉迷于后宫,爱好游玩射猎,最可笑的是作为一国之君,竟然想当将军,曾自封为威武大将军。&nbsp

武宗统治时期,社会动荡,大权旁落,农民起义不断。他无所作为,常常出游玩乐,大臣们请都请不回。有一次,他想偷偷出关游玩,巡关御史张钦闭关拒命,这才悻悻回宫。正德五年(1510年),他自号大庆法王,并命令有关部门铸造法王官印。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数万骑兵进攻明朝,明朝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击退敌兵。武宗闻信后,还恬不知耻地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他一度还想做将军总兵。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讨伐江西宁王朱宸濠,其实是带着10多万人游玩作乐。&nbsp

皇帝作为神圣的一国之君,竞自封为将军,这是大损帝王威严的事情。无怪《明史》评日:“然耽于嬉游,暖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nbsp

书画皇帝&nbsp

宋徽宗赵佶醉心于书法和绘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将国事丢在一边,使得蔡京、朱劬、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时称“六贼”)专权和方腊、宋江起义,最终步词学皇帝李煜的后尘,丧身丧国。&nbsp

宋徽宗曾跟黄庭坚学习书法,后又糅合蔡稷、褚遂良的风格而创立了流传至今的“瘦金体”。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更大,擅长花鸟画,其中《腊梅山禽图》、《杏花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等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人物画《听琴图》、《文会图》以及山水画《雪江归棹图》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宋徽宗凭个人的爱好而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年年选拔画家,比科举考试还重视,这在书画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nbsp

宋徽宗在书画方面才华横溢,对国事却漠不关心。他滥用奸臣,无心上朝,勉强来到殿上与臣子们见面后,便匆匆跑往睿思殿写字习画。他曾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临摹宫内所藏的17位名家的传世佳作。据说,他还将自己的作品编成《宣和睿览册》,每15幅一册,累有“千册”,单是他的《梦游化城图》“凡天地间所有物,色色俱备”,要几个月才能画成。&nbsp

徽宗于书画倾注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朝政当然是糟得很,以致金兵袭来,这位书画皇帝成了阶下囚。&nbsp

宠猫皇帝&nbsp

武则天对猫是深恶痛绝,因为被她害死的肖淑妃曾骂过:“阿武妖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虎,生生扼其喉。”而明世宗朱厚熄对猫却情有独钟。&nbsp

世宗迷信道教,道士邵元节和方士陶仲文受宠,先后授予礼部尚书。户部主事海瑞因上书谏止,几乎丧命。阿谀逢迎的官吏竞相进贡白鹿、白雁、白鹤、白猫等宠物,以求封赏。&nbsp

世宗最喜爱的宠物是两只漂亮的猫,名曰雪眉和狮猫。他经常与猫儿一起逗玩,竟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从1539年陶仲文拜为神仙高士、兼领三孤、任礼部尚书到1566年病死)。可笑的是他曾以帝王身份举行仪式,庄重地封雪眉为“虬龙”。&nbsp

后来,虬龙死了,世宗几天不吃不喝,将它葬于万岁山,并立碑刻文,题名“虬龙墓”。狮猫死后,世宗命人用黄金铸造一棺材,将它敛人其中,并举行隆重的葬礼,还请当朝大臣为它作祭文。侍读学士袁神的祭文中有一句“化狮为虎”的颂词大得世宗的欢心,不久,他被提升为少宰,时称“青词宰相”。明朝功臣名臣众多,却没有哪人受到过这两只猫儿般隆重的礼遇。&nbsp

世宗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武英殿大学士严嵩乘机专擅朝政。&nbsp

木匠皇帝&nbsp

明熹宗朱山校不听先贤教诲——“祖法尧舜,宪章文武”,却去学鲁班,学喻皓,学李诫,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nbsp

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山东徐鸿儒起义和陕西王二之起义。熹宗却不务正业,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熹宗“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由于经常沉迷其中,技巧娴熟,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熹宗的贪玩使得宦官专政,奸佞弄权,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我都知道了,你们用心行去。’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魏忠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扩充势力,步步夺权的。&nbsp

《明史卷二十二·熹宗》中评说:“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熹宗专心致志地盖着他的“宫殿”,奸佞们却在悄悄地挖着他的墙脚,熹宗死后仅十多年,明朝就灭亡了。

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

出自《聊齐志异·卷三·黄九郎》:“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中国古代同性恋隐语

《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很显然,“对食”即当今所谓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性反常行为,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性意识变态。在古代,封建帝王荒淫无耻,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牺牲了大量少女的青春。这些幽禁的宫女因不得与异性接触,性意识发生变态是不足为怪的,“对食”作为同性恋的隐语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宫中流传。

“对食”开始专指女子同性恋,到后来,女子与阉者的不正常行为也称“对食”。南汉时,宫中有一条规矩,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些受阉的状元多成为宫女的对食伴侣。故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因性恋对象为状元郎,所以这些宫女不仅不隐讳,反而矜夸于人。

同性恋者,男女都有。在古代,称男子同性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断袖”出自于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天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但史书中也偶有以“对食”指男子同性恋的。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长庆四年四月十七日,染坊作人张韶与卜者苏玄明于柴草车内藏兵仗,入宫作乱,二人对食于清恩殿。”这当是“对食”这个隐语的变通用法。

断袖分桃中的断袖是什么意思?有典故吗?

有典故,断袖指的是西汉的汉哀帝与董贤百董圣卿的故事;讲的是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边的董贤却压住了他的一个衣袖,哀帝不度忍叫醒董贤,于是割断了被董贤压住的袖子。问

分桃则是讲春秋的卫灵公与弥子瑕。答弥子瑕摘了桃子,先尝甜不甜,然后将剩下的给卫灵公尝。

断袖分桃流传至今,回已成为男同性恋的代名词。断袖出自《汉书·佞幸传》答,分桃出自《韩非子·说难》。

同义词:龙阳之癖、龙阳之好。

断袖分桃断袖之癖指的是西汉的汉哀帝与董贤董圣卿的故事;讲的是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边的董贤却压住了他的一个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贤,于是割断了被董贤压住的袖子。

而分桃则是讲春秋的卫灵公与弥子瑕。弥子瑕摘了桃子,先尝甜不甜,然后将剩下的给卫灵公尝。

断袖分桃流传至今,已成为男同性爱的代名词。

“断袖”的记载: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夫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余,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问及其父,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起卧。又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分桃”的记载:

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轿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者。”

断袖分桃来都是古人对男性自之间的同性百恋的代称,或度者说“隐语”。问

断袖:http://baike.baidu.com/view/29742.htm

分桃答:http://baike.baidu.com/view/275.htm

断袖之癖指的是西来汉的汉哀帝与董贤董圣卿的故事;讲的是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边的董贤却压住了他源的百一个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贤,于是割断了被董贤压住的度袖子。

而分桃则是讲春秋的卫灵公与弥子知瑕。弥子瑕摘了桃子,先尝甜不甜,然后将剩下的给卫灵公尝。

断袖道分桃流传至今,已成为男同性爱的代名词。

“断袖分桃”的典故是什么?

“断袖分桃”说的是两个典故:分桃之爱、断袖之癖。

1、分桃之爱

卫灵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的第28代国君,弥子瑕是卫国的一名美男子,在卫灵公身边为臣,很是得宠。有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玩,当时正值蜜桃成熟,满园桃树结满硕果,清风徐徐送来蜜桃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

弥子瑕随手摘下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不洗不擦大口咬吃起来。当吃到一半时,想起身边的卫王,于是弥子瑕把桃子递给卫王,让他分享。

卫灵公毫不在意,还自作多情的说:“你能忍住馋意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这就是后来的“分桃之爱”的由来。

2、断袖之癖

公元前五年,21岁的汉哀帝初见18岁的太子舍人董贤,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让他坐到自己腿上,与之促膝而谈,并且升他官职,一月三迁,升任驸马都尉侍中,出则于哀帝同乘,入则于哀帝共榻。

一天汉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擎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可是衣袖被董贤压住,不能取出,一时性急,从床头拔出佩刀,割断了衣袖,悄然而去。所以后人把宠爱男色称为“断袖之癖”。

扩展资料

其他有关同性恋的典故

1、龙阳之好

魏王与龙阳君,一同乘船钓鱼,龙阳君满载钓了十几条鱼,却在哭泣。魏王说:“有什么不安的事吗?如果有,为什么不告诉寡人呢?”龙阳君回答说:“臣没有什么不安的事。”魏王说:“那你为何要哭泣呢?”龙阳君回答说:“臣为大王钓到的鱼而流泪。”魏王说:“什么意思?”

龙阳君回答说:“臣一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要把以前钓到的小鱼扔掉。如今臣只有丑陋的面孔,却能有机会担任大王的侍寝。还被封爵为龙阳君,在朝廷上,官员们都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让路。”

“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宠信,美貌的她们也一定会拎起衣裙,跑到大王这里来。到那时,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钓的小鱼,也会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

魏王说:“不会的!有这样的想法,为何不愿意跟寡人说呢?”于是下令全国,说:“敢向我提进纳‘美人’于宫的,诛杀九族!”由于龙阳君的故事,后人以他的名号作为男风的一种尊贵且含蓄的叫法,名叫龙阳之好。

2、安陵君与楚共王

安陵君是楚共王的男宠,颇为得势。有个叫江乙的人对他说,“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为喜爱你的美貌,以后总有色衰爱弛的一天,甚至连所睡的席子还没破的时候,已经不再受到宠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说,连死也跟随他,就会长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顾。”

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没有对楚共王说过。有一天,当安陵君和楚共王在云梦打猎时,共王有感地说:“今天打猎,真使我快乐,但在我死后,谁还和我一起享受这快乐呢?”安陵君听了以后,就流着泪下跪说:“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黄泉之下继续侍候你。”楚共王听了大为感动,就设坛封他为安陵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袖分桃

“断袖之癖”则来源于西汉的董贤。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知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曾当过太子舍人。就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比六宫粉黛还要漂亮,他不禁大为喜爱,命他随身侍从。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车而乘,同榻而眠。董贤不仅长得像美女,言谈道举止也十足地像女人,“性柔和”、“善为媚”。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回便是源出于此。

卫灵公好男宠弥子瑕,此君聪而美。有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游园。园中桃树果实累累,红绿相答间,正是初熟时节。弥子瑕摘下一只桃子,吃了一口,把剩下的顺手递给了灵公。灵公几口便将桃子吃下肚,还洋洋得意地说,:“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这就是有名的“断袖分桃”中的“分桃”典故。

断袖

典出《汉书·佞幸传第·六十三》:“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抄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董贤曾任郎官,为人秀美且好修饰,一日为汉哀帝所见,帝爱其美貌,与之相谈,以此而获帝宠幸袭。於是帝出则陪乘,入则侍奉,十余日赏钱数以万计。贤之位尊而惊百官,时与帝一道卧睡。百一次,贤与帝午睡时,压帝之衣袖,帝欲起身,见贤未醒,不忍惊之,遂断袖而起,其爱至此。

“分桃”。

典出《韩非子·说难》:“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度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卫王灵公爱一美男弥子瑕。按卫国之法,若窃驾君王之车,必处以刖足之刑。一日,弥子瑕闻其母有疾,便驾君王之车省视其母,卫知王闻报,未处之於刑。反赞其孝。又一次,弥子瑕与卫王在园中游玩,弥子瑕食道一甜桃,将所剩之一半与王,卫王复赞之,竟不顾君臣之礼,甘吃余桃,足证其爱之深!

“断袖分桃”百是中国古代两个“男风”(同性恋)的典故

先说“断袖”:董贤与汉哀帝事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夫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度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余,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问及其父,问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起卧。又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再说“分桃”:弥子与卫灵公事答

弥子名瑕,卫之嬖大夫也。弥子有宠于卫。卫国法,窃驾君车,罪刖。弥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弥子轿驾君车出,灵公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异日,与灵版公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以其余鲜灵公。灵公曰:“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瑕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轿驾吾车,又尝食我以权余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