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半部论语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半部论语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出自何处?

《论语》是人人必读之书,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宋代以后,曾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成语,出自《宋史赵普传》,这是列入二十四史的“正史”。宋代罗大经著《鹤林玉露》卷七也有相关记述。

赵普是北宋王朝的开国功臣,跟随赵匡胤打天下,是陈桥兵变的策划者之一。那次兵变,让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做了皇帝。赵匡胤是靠搞军事政变上台的,最怕别的将领也搞兵变,所以来了一次“杯酒释兵权”。

他摆下盛大的酒宴,邀请将领们赴宴,在宴会上加封将领们爵位,赏赐金银和府邸,热情洋溢地说了不少表彰他们功勋的话,然后说:“各位太累了,年纪也大了,如今天下太平,该请各位安享清福了,请你们离职休养,我老赵决不会亏待各位。”就这样,收回了将军们的兵权。兵权概归皇帝,打仗的时候才拨一部分军队交由某位文臣指挥。他提倡“文治”,重用文臣,最可靠的当然是跟随他多年的忠诚可靠的文职老干部,于是赵普被任用为宰相,就是内阁总理。当时人们都纳闷:赵普文化水平很低,怎么能总理内政、外交和天下的礼乐刑政呢?(这里有问号)赵匡胤也知道治国不能单凭忠诚,所以一再告诫这些老干部努力学习政治文化。赵普天天下班后就读书。人们注意观察:在朝政上每逢遇到疑难问题,赵普不立即表态,下班后到书房里翻书,第二天就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他靠的是什么书呢?检查他的书房,发现他读的书,原来就是一部《论语》。

赵匡胤小心翼翼防政变,却未能传位给儿子,竟由他的弟弟赵光义抢班夺权。赵光义就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宋太宗上台宣布继承哥哥的基业,一切按既定方针办,所以继续任用赵普为宰相。有一天,他问赵普:“人家说你是个粗鲁汉子,只读过《论语》一部书,是这样的吗?(这里有问号)”赵普并不隐瞒,回答说:“臣这一辈子所知道的,实在只有这一部书。过去我用它的一半,辅佐太祖安定天下,现在打算用它的一半,辅佐陛下实现天下太平。”

这个故事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或“半部《论语》致太平”这个成语的由来。

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尽管这故事出自“正史”,我是不信的。国家政务、礼乐刑政、军事外交,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而且不同的时代、环境、条件,产生不同的具体问题。《论语》这本书,记录春秋末老年孔子的一部分言行,距离北宋初期已经一千五百多年,说赵普用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致太平”,不是夸大其词吗?(这里有问号):说赵普遇有朝政上的疑难问题便翻《论语》找到答案,《论语》岂不成了包医百病的“古今验方大全”?(这里有问号)世上哪有万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论语》这本书,确实记录了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对礼乐刑政以及做人处事的一些意见,大多是三言两语的一些原则性提示,并没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里面找不到具体方案。那些原则性的意见——即现代所谓指导理论原则,也并不都是正确的,不会“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有些在当时是正确的,也不一定适合于后世,尤其是不一定适合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来检验和分析。

正在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大张旗鼓批孔的时候,孔夫子在大陆之外依然受到尊敬,《论语》仍是普遍阅读的书。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国大陆地区处于社会动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战后重建的日本,以及曾是日本殖民地的韩国、曾是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英国管辖的香港地区,还有国民党残兵败将退守的台湾地区,号称为“四小龙”,经济腾飞了。当然日本的重建,“四小龙”的腾飞,各有各的主观客观条件,与孔夫子和《论语》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文化意识形态可以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他们的经济腾飞得力于社会稳定,全力发展经济,实行富民政策,求取社会和谐,这些正是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日本的、韩国的、新加坡的企业家都曾经介绍过他们的发展经验,其中之一是他们自己和员工们都读《论语》。例如,企业的经营活动以信义为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修身和道德自律;建立团体和谐关系实现内部的团结;等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从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儒商,在八九十年代举行多次国际儒商大会。商业当然要追求利润,许多儒商确实赚了钱,登上国际富豪榜,他们捐助社会福利事业,也投资支持中国经济建设。《论语》的道德修养论和以人际关系为主的社会和谐学说,在现实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有一些仍然可作借鉴。

以粉碎“四人帮”为转折,中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安定团结”,不搞阶级斗争,实现社会稳定来发展国民经济。安定团结,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各民族、各社会阶层与政治团体,结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实现民富国强,完成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时邓小平即提出奔小康和最终实现大同。“小康”和“大同”,这两个概念也来自孔子的学说。

90年代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再次明确地提出“以德治国”。“德治”正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所谓“德治”就是以人为本,孟子后来发展为“仁政”学说和民本学说。我们现在认为,我们一切政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90年代中国经济有了飞跃式的大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孔子所提倡的“富民”初见成效。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把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也列为先进文化。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小学、中学都选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谁说的?

赵普。

赵普字则平。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扩展资料

据相关专家宋定国教授考证,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并列入儒家经典,大肆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

此说出笼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后。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在元代。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就是由此发端的。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

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加上戏剧又很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者的欢迎,反得以广泛散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普

元代戏剧家高文秀。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元代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

起源:

在元代社会,人们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知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就是由此发端的。

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加上戏剧又很道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者的欢迎,反得以广泛散播。

扩展资料

《论语》的影响:

1、如果要研究孔子,仍然能以《论语》为最可信赖的材料。2016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5000枚竹简,考古人员专在这些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

2、《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属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

赵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绝不是一个学问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震聋发聩的名言传世。

赵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乡村教师。公元956年,为了争

夺淮南江北地区,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仗。由于得到了赵普的帮助,赵匡胤大获全胜,为他日后的帝业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从此以后,赵普便被视作心腹,如影随形地追随赵匡胤建功立业。宋朝建立后,赵普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又辅助宋太祖统一了南中国。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赵普一生先后三次做宰相,这在宋代并不多见。按理说,赵普身居宰相高位,又是颇受倚重的开国元勋,只须照章办事即可功德圆满、善始善终,可是,赵普的仕途却一波三折,并不顺利。概言之,赵普的后半生是:因专横跋扈而受制约、因贪图钱财而受猜忌、因不学无术而受轻蔑、因结党徇私而遭罢黜。就其秉性来说,来自大臣的不满,来自皇帝的约束、猜忌,甚至是罢黜,都不是不能忍受,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对他的轻视。而“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为相时的一句牢骚不平之语。

宋初君臣认为,鉴于五代时期“大者称帝,小者称王”、“群犬交吠”般纷乱政局的根源在于藩镇拥有重兵,不受中央节制。而要避免宋朝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就必须“兴文教,抑武事”。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学,教养多士”,还迅速恢复和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加紧选拔文人充实各级官僚队伍。宋太宗更是明确提出,要“与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风。

相形之下,赵普的学力已明显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宋史》卷256本传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太祖曾多次向赵普问及前朝制度,他都无以对答。最使赵普难堪的一件事发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事情的经过是:“乾德建元,太祖谓古所未有,韩王(赵普)称誉,卢(多逊)曰:‘王衍在蜀,曾有此号。’太祖大惊,以笔涂韩王面曰:‘尔怎得及他!’韩王经宿不敢洗”。这段话出自赵绍祖《读书偶记》,《宋史》卷三《太祖本纪》也记载此事,却多有不同,言太祖还说了一句话:作相须读书人。分明是说,你赵普并不是一个读书人,而不是读书人就不能做宰相。如此看来,赵普后来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赵普罢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这是他自当年滁州之战结识赵匡胤以来,第一次远离政治中心。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普第二次出任宰相。赵普由野入朝,几年间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赵普昔日不学无术的劣势也就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君臣们也越发认为赵普的学养不够了。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记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的“原生态”。从赵普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其强烈的情绪化色彩,这完全是一种牢骚不平之语:言外之意是说,我读书范围是不出《论语》一书,可我当年能够靠它帮太祖平定天下,现在仍然能够靠它辅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现今满腹经纶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哪个又能有我的功劳大、能力强呢?——恐怕这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那么,赵普的一句牢骚话何以会如此引人共鸣、传之久远?依笔者浅见,一为《论语》一书影响之广,一为“治天下”之意识深得士子之心。《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自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在儒家经典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学“五经”;到了东汉因倡导孝道,在“五经”之外又加上《孝经》和《论语》,变成了“七经”,这是《论语》第一次跻身于“经”;到唐代变化较大,除了《诗》、《书》、《易》不作变动,将《礼》分作《周礼》、《仪礼》和《礼记》,另加《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称作“九经”,《论语》未被列入;到唐文宗太和年间,在“九经”的基础上增加了《论语》、《孝经》和《尔雅》,称“十二经”;到了北宋年间,又加《孟子》称“十三经”,《论语》得以保留。——从汉代到宋代,《论语》几次作为儒家典籍跻身“经书”之列。但是,即使同样是“经书”,也要依照篇幅长短划分等级,《论语》因其篇幅过短,只被看作是“小经”,所谓“小经”就是“大经”的辅助读物,而更多的时候,《论语》是被当作“经”之下的“传”或“记”来看待的。所以,《论语》一书长期作为妇女儿童启蒙课本使用,唐代墓志记载不少妇女居家“常读《论语》”,杜甫在其《最能行》一诗中写道:“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诗中讲的就是这种情况。直到五代后期,赵普在滁州乡下对村童教书,授课范围想必不出《论语》,自己只知道《论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论语》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详作“集注”,影响深远,《论语》历史性地提升到“大经”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书”完全取代了“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论语》也成了士子必学之书,所以赵普这句话备受学子关注。

其次,儒家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要学以致用;要为帝王师,主张“格君心之非”。南宋时期的事功学派坚守了这一点,赞赏“勃然有以拯民于涂炭之心”,主张以天下为己任。后世对这种天下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这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大优点。所以,赵普的“治天下说”能够引起士人的强烈共鸣。

综观赵普个人的“功名事业”,可谓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终,而他“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牢骚不平之语,反倒成了“千古名言”!其中奥妙,耐人玩味。

这个话出处是: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谱》.....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知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上文中的普,道指宋朝的第一文臣赵普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版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权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成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拼音】:bànbùlúnyǔzhìtiānxià

【解释】:旧时用用赵普的政绩来宣传、鼓励模仿者学习儒家思想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与这个典故有关的另一位人物是,与林駧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罗大经(约1196-1252年)。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有这样的记载:“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个记载说明《论语》在当时“为儿童之书”,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罗大经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记载的话,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还多了后半句“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并且说明了具体时间,是“赵普再相”后,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论语》,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赵普毫不隐瞒,并说出上面的话。

但是,罗大经并没有直接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将罗大经话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的,则始自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文秀(具体生卒年未详)。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杂剧曲文中的第三折,有这样一句话:“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写的并非赵普的事迹,而且作为杂剧曲文,本不该作为讨论历史问题的依据,然而“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不但成为罗大经上述话语的衍生品,与赵普联系在一起,而且借助杂剧这一大众化的文艺形式,硬是广泛流传开来,以至于使得当今迷信《论语》的人们,竞相对此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