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大智如愚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大智如愚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含义?详细一些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都是出自《老子》,只是出现的章节不同,具体如下: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出自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2)白话译文如下:

上士听了道,勤奋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疑而将信;下士听了道,反加以讥笑——不被他们笑,不成其为道。古话说得好: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高尚的德好像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强的德好像懦弱,充实的德好像空虚;最洁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大道隐匿,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始生万物,又善于去完成。

2、“大巧若拙”

(1)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白话译文如下: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3、“大智若愚”

(1)出自《老子》《周训》中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白话译文如下: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是因为有德,不去计较而已。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扩展资料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古今学者对于“大音希声”的理解,大致有六种解释:

1、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

2、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是稀疏的;

3、认为“希声”即“无声”,是在蕴酝“大音”;

4、认为“大音希声”乃天乐,是不能用耳朵去听,而是去感悟用那永恒和谐的庞大“天乐”;

5、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主要是指对声音情感的超越。

6、认为没有声音就是最强音,即什么都不说,就是最好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巧若拙

百度百科—大智若愚

百度百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第四十一章》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才智出众的zd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但是才智出众,不显露出来。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专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说法,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属格局,而是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面貌和场景。

百度百科上有,我就不一一说了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读音:dàzhì百ruòyú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白话释义:勇敢或怯懦,大智慧与愚蠢。

示例:章炳麟《箴新党论》:执雌守黑,不敢自遂,~,于是度乎在。

扩展资料

近义词:外愚内智问、平易近人、足智多谋

1、外愚内智

读音:wàiyúnèizhì

解释: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出处: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白话释义:太祖常常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

2、平易近人

读音:píngyìjìnrén

解释:对人和蔼可答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版民必归之。”

白话释义:平易近民,人民一定会回来的。

3、足智多谋

读音:zúzhìduōmóu

解释: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白话释义:这权人足智多谋,可以和他一起工作。

意思是因为有德,不去计较而已。形容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从表面看好像很愚笨。

拼音:?dàzhìruòyú

出自: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

原文:“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释义:真正勇敢的人,从表面看很胆怯;真正有智慧的人,从表面看很愚笨。

大智若愚就是心中有一片净土,里面有原则,坚信的东西。平常可能不会显现,但在关键的时刻不会随波逐流。真正的大智并没有愚昧,只是大智者的世界观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得到许多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东西,看待事物的方式更加的成熟稳重。

大智者会经历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思维方式的转型。

扩展资料

近义词:外愚内智

拼音:wàiyúnèizhì

释义: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真正的智者,处事低调,为人豁达,做事有节适度。外表看上去愚笨糊涂,实则内里心知肚明。外愚内智的人,在工作、生活中与人和谐相处,左右逢源。外愚内智是大聪明,是一种境界,但还不是大智若愚的境界。

要做到大智若愚,一方面要“修”,加强内在修养,做到世事大彻大悟;另一方面要“练”,事事参悟,以自己的参悟身体力行。在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首先不能要的是小聪明。

因为,小聪明斤斤计较,过于算计,在生活中让人反感;精明干练固然好,但锋芒毕露,会给人带来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智若愚

百科给出两种解释——

1.大智若愚是指:真正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才能出众的人在处理很zd多日常事物时显得很傻。很迟钝。很吃亏。

2.大智若愚是指:真正才智出众的人,说话做事在常人看来好像很愚笨,不可理喻。版

真是有大智慧的人说出来的观点结论,在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是愚笨的。

这个词不权是指大智慧的人自己装作愚笨,而是在外人看来他愚笨,格格不入。不在一个层级,交流乏力。

大智若愚的名人故事

1、美国第九任总统咸廉·亨利·哈里逊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他小时候性格孤僻,看上去有点愚笨。一天,乡间的一个富人遇见了亨利,拦住他,拿他寻开心,把一美元和十美元同时扔在了地上,让亨利去捡,捡到了就是自己的。亨利弯腰捡了一美元。那富人哈哈大笑,心想这孩子真是个傻子,钱多钱少都分不清。这个富人就把亨利放着十美元不捡,却去捡一美元的事传开了。

他的朋友为了见证这件事的真伪,遇到亨利,就扔钱给他,让他捡。而每次,亨利都是只捡一美元。这件事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给亨利扔钱的人也越来越多。亨利捡起一美元,扔钱的人就开心的大笑。

有一个老奶奶实在忍不住,她告诉威廉亨利:“孩子,你再捡,就捡那张大票,那一张相当于小的那个十张。”可威廉亨利不听,依然只捡一美元。他家人说他,傻孩子,你怎么不捡那张十美元的啊!他们都笑话你傻呢!威廉亨利说,我才不傻呢!要是我捡了十美元,以后谁还扔钱给我啊!

2、韩琪

宋英宗刚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来的时候,宋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想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琪拒绝说:“即使先帝要是再活过来,我们也只能称他为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进宫,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3、赵匡胤

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赵匡胤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莫要把赵匡胤当傻子,有时他心里比谁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碍于情义,不想点破而已。

4、唐宣宗李忱

由于李忱是宫女所生,在皇宫里不受到待见。为避免遭奸臣小人陷害,李忱从一开始就准备装疯卖傻。时间久了,宫里的人都以为他生下来就是个傻子,甚至他自己的亲侄子都以为他头脑有问题。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傻皇子,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宦官扶上至皇位。当时,宦官马元贽趁唐武宗病危期间,起心想物色一个傀儡作为皇帝来操控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思来想去,马元贽觉得皇子李忱最合适不过了。

外界人都知道他是个傻子,应该不会有什么作为,更不会给马元贽的野心造成什么障碍。本以为,这一切都在马元贽自己的掌握操控之中,但后面的一系列的事情令马元贽失算了。

登基后的李忱封号为唐宣宗。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唐宣宗的第一把火就是把宰相李德裕拿下,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牛李党争,接着对宦官发起冲击,对朝政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一度扭转了唐朝衰败的局势。

5、刘禅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临终前曾嘱咐他:“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译文:你和丞相之间相处,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对他就如同对自己父亲刘备一样,凡事都交由其办理,从不加以干涉,基本上都是“就按丞相说的办吧”,哪怕自己心中对其穷兵黩武一味的北伐有所成见的时候,也都是憋在心里不说,充分地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敬,更重要的是团结了内部的领导班子,没有起内讧,最终得到实惠的还是老百姓。

他先后立张飞的两个女儿为自己的皇后,又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关羽之孙、关兴之子、年轻有为的蜀汉将领关统为妻,这样就将刘备政权最核心的势力变成了自己最可依靠的班底,活脱脱又一个新版的桃园三结义。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知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大王赏赐我临时酒饭之际,我也道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专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爽快地应允,手下心腹劝告王翦。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属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疑我造反了。”

大汉王朝建立后,为了让江山稳百固汉高祖开始清洗功臣,在清洗了一批武将过后,宰相萧何成为了目标。萧何为人非常度好,深受百姓爱戴,很少做错事情。正是这样做皇帝的才越担心他的声望会被宰相盖住。为保护自己萧何听从谋士建议估计收回授点贿赂,并且让高祖知道,高祖皇帝看了原来萧何也是胸无大志的人就没答去算计他。

其实刘备的那个韬光养晦也是不错的例子,不过太平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