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书空的意思

  • 咄咄书空的意思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怪事不断,让人心寒,除了自悲还怜人伤世;没有办法平息劫难,只有哀叹无可奈何。两句话有很浓的佛家话语气息zd,难以解释得很明白,因为我缺少对佛学的了解。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版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咄咄怪事”指令人感到不可理解、十分惊讶的事。人我,他人与我,借指尘世。弭权劫,消解灾祸。

咄咄书空是何意·出自于哪?

“咄咄书空”的意思是,在空中比画“咄咄怪事”四个字。人们用“咄咄书空”形容出乎意料之外,使人惊异;也可用形容内心怨愤极大,难以表述。

此典出自《晋书·殷浩传》。

殷浩(公元?~356年),晋代陈郡长平人,字深源。见识广博,气度恢弘。青年时就有很大的名气,对佛、道宗教的义理很有研究,谈起来头头是道,许多人都非常崇拜他。简文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殷浩担任中军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等五州军事,并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率师北伐,结果战败,军储器械全都丧失了。这时,他的政敌桓温听到这个消息,就上疏弹劾殷浩,说殷浩屡蒙皇恩,官居高位,却不能竭尽职责,为皇上效力。北伐以来,身负重任,却没有为国雪耻的志气,争战不力,导致全军大败,军械尽失,给江山社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必须严厉惩处殷浩。结果,皇帝大怒,把殷浩废为庶人,流放到东阳的信安县(今浙江衢县)。

殷浩虽然被废黜流放,但心中却从无怨言,神情自若,听天由命,谈笑吟咏也不因此而中止,即使是他的家人也看不出他有流放的忧愁。只是整天在空中用手指虚写字形,别人偷偷地观察,发现他不过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殷浩有一个外甥叫韩伯,殷浩十分喜欢他,也跟着殷浩来到流放地。过完年以后,韩伯回到京城,临行时,殷浩一直把他送到水边,口中吟咏着曹颜远写的诗句:“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说完,殷浩哭了。后来,桓温想叫殷浩任尚书令,发信通知殷浩,殷浩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他打算给桓温写一封答谢的书信,封好后,又担心信中有不妥之处,开信、封信数十次,最后竟然寄出一个空信封,这件事大大触怒了桓温,从那以后,桓温就不理殷浩了。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殷浩去世了。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下雪之后天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由于雪都落到井里面,井看上去是雪地里的一个黑色的窟窿。

出自唐代张打油的一首打油诗《咏雪》,原诗为: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抄窟窿。

黄狗身袭上白,白狗身上肿。

译文:

下雪之后天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由于雪都落到井里面,井看上去是雪地里的一个黑色的窟窿。雪落在黄狗身上,所以黄狗变白了;落在白狗身上,白狗看上去更加臃肿了。

扩展资料:

“张打油”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带着自家豢养多年的一黄一白两只土狗出去散步,有感于百国家人才凋零,万马齐喑之现状,忽然诗兴大发,咄咄书空,吟出了其以孤篇而横绝千古的诗作:“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自此诗问世,历代度模仿者不计其数。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这首《咏雪》,在后人看来算得上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此诗描写雪景知,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道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大雪纷飞的时候,把整个江山染成了一片白色,井口那里形成了一个黑窟窿。

这是中唐时代,一位名叫张打油的人所作的一首诗《咏雪》。

原文: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译文:

大雪纷飞的时候,把整个江山染成了一片白色,井口那里形成了一个黑窟窿。黄狗被雪覆盖变成白狗,白狗身上再盖上白雪,就好像被臃肿了。

扩展资料

《咏雪》这首诗用了白描的手法,形象而风趣地出雪中景物特点。全诗观察独特、比喻恰当、形象鲜明、表达准确,虽通篇没有一个“雪”字,而雪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张打油就爱作这样的诗,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他的诗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在后人看来算得上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打油诗到了现代,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

如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格调幽默风趣,语言通俗如话,生动形象。

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各个年代现实的打油诗,如五十年代,有一首《干部下乡》的民谣打油诗:“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反映的是解放初期干部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精神。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打油

江山百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答案是狗,这是一首打油诗。

约明正德度年间,南阳城一张姓,兄弟三,承祖榨艺,以卖油为生,油质优知价平,久而以“张打油”呼之,其兄喜作诗。

曾作《咏雪》曰:“江山一笼统道,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

下雪了专,黄狗身上有雪当然是黄狗身上白,由于天冷,白狗皮冻掉了,肿起来了.所以就是属白狗身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