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内圣外王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内圣外王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内圣外王 修己安人什么意思

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1、内圣外王: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意思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抑郁而不发挥,天下的人各尽所欲而自为方术。

解析:

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2、修己安人: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意思是: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子路道:“这样就够了吗?”孔子道:“修养自己来使上层人物安乐。”

释义: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扩展资料

内圣外王的历史发展

孔子以德才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并让有德才之人居于高位,在其“六艺”教育中,把礼、乐、书、数分为文,把射、御分为武。可见其重视文武并重。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思想出现了重文轻武、内圣强外王弱的局面。

儒家“内圣外王”理论形成与发展历史可分为:宋代改革派与功利派阶段;明代心学与实学阶段;清代提倡实学阶段,清王朝末期在欧洲列强的打击下出现洋务派与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阶段;民国时期三民主义、当代新儒家文化现象出现阶段这几个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己安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圣外王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2]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3]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自己立身,通达了,也不要忘记使别人也能立身,通达。也就是说,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要,两者都满足了,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之道”。立己,达己是基础,立人,达人是归宿。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统治者只有先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仁人”,才可能成为天下爱戴的“圣主”。怎样才能成为道德家呢?按照孔子的言论,要做到“仁”与“礼”,达到内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以下层百姓为对象,以利乐为主要工具,辅以刑政,试图达到“名人伦”的目的,来稳定民心,稳固统治。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内圣外王啥意思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知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通俗地说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通俗地说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内圣外王”之说虽首见于《庄子》,但却是儒家的基本命题,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版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这一观点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权(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内圣外王’的境界

几年前,在我主讲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课堂上,学生们跟

我谈到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挫折失败,身心便受重创,

或萎靡不振,或精神崩溃,甚至自寻短见,并列举事例若干以为证。

我在震惊、慨叹之余,不由得思索起造成这类悲剧的原因所在,深感

现代人格教育的流弊之严重。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格教育只注重给受

教育者灌输如何进取、如何建功立业的思想,却忽略了让其具备一种

健康的心态,达观的境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传统的

人格理论告诫人们,在入世有为的同时必须具备豁达、超越的精神境

界,即要求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人保持

镇定从容的心态,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而且会使人稀释或缓解因为

遭受挫折所带来的痛苦和烦恼,从而重新奋起。在这方面,道家、玄

学家及禅宗所作的探索尤其值得今人注意,其学说中的有益成份也值

得今人汲取。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内圣外王”,各家各派均以其作为

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界定又有所不同。

大致说来,儒、墨、法三家的“内圣”是从事道德修养,以追求一种

崇高的道德境界;其“外王”是从事政治实践及其它社会事务,以建

功立业。道、玄、禅三家的“内圣”是追求一种超越而自由的精神境

界,其“外王”则是指从事俗务,即要求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可以说,儒、墨、法三家所设计的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代表着人们

对至善的追求;而道、玄、禅三家所设计人的人格则是一种逍遥人格,

代表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内圣外王”的人格

结构至少从形式上代表了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实质上这两

个侧面又是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而“外王”又是

“内圣”的条件,缺少任何一面,人格形态都不会完美。对完美人格

的追求,便形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因此可以说,“内圣外王”

不仅是古人理想的人格观,而且是古人理想的处世哲学。中国古代的

知识分子,或者向往道德人格,成就德业;或者向往逍遥人格,追求

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知识分子一生只追求一种人格形态,实际

情况很有可能是这样:当他得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道德人格,

而当他失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逍遥人格。

至今为止,在学界尚未见以“内圣外王”作一总标准来衡量和评

判各家人格理论的专著,故拙著在发凡起例方面即颇费苦心,而在广

泛阅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所作的分析和论述中,亦颇有探赜索隐之处,

一些观点实为发前人所未发,如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语旨的阐释,

对墨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抉发,对《易传》、《大学》、

《中庸》人格论的探析,对玄学人格论所代表的文化转向的论断,对

儒家把一切社会实践均视为道德实践这一泛道德主义思想影响下的

“外王”观的揭示以及对中国传统人格理论之现代转化问题的思考等

等。拙著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人格转型的问题,主张现代理想人格的建

构必须以传统人格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西方人格理论中的有益成份。

拙著认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理想人格,应该真善美统一、利

己与利他统一、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统一、“入乎其内”与“出乎其

外”统一的人格。

1、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内圣外王”,各家各派均以其作为

2、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界定又有所不同。

大致说来,儒、墨、法三家的“内圣”是从事道德修养,以追求一种

3、崇高的道德境界;其“外王”是从事政治实践及其它社会事务,以建功立业。道、玄、禅三家的“内圣”是追求一种超越而自由的精神境界,其“外王”则是指从事俗务,即要求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可以说,儒、墨、法三家所设计的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代表着人们

4、对至善的追求;而道、玄、禅三家所设计人的人格则是一种逍遥人格,代表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内圣外王”的人格

结构至少从形式上代表了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实质上这两个侧面又是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而“外王”又是“内圣”的条件,缺少任何一面,人格形态都不会完美。

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便形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因此可以说,“内圣外王”

5、不仅是古人理想的人格观,而且是古人理想的处世哲学。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或者向往道德人格,成就德业;或者向往逍遥人格,追求自由。

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知识分子一生只追求一种人格形态,实际情况很有可能是这样:当他得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道德人格,而当他失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逍遥人格。

至今为止,在学界尚未见以“内圣外王”作一总标准来衡量和评判各家人格理论的专著,故拙著在发凡起例方面即颇费苦心,而在广泛阅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所作的分析和论述中,亦颇有探赜索隐之处。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意思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百的人,各自为自己的愿望,以自己为方。

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下》

“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度但并非儒家首创。孔子的儒学思想内涵深远,内容丰富,既能体现在道德、人格方面,也体现在其政治思想方面。下面即对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及其政治思想简要分析。

其内涵通俗的问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扩展资料: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答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

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版皇权导致权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所以内圣、外王的主张,晦暗不明,阻滞不通,天下人多自追求其所知好并把偏执的看法当作完美的方术。道

另有:“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抑郁而不发挥,天下的人各尽所欲而自为方术。”

内圣版”,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权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其中,“内圣”是基础,外王则是目的。

“外王内圣”和“外圣内王”分别是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

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外圣内王”

儒家立国,以法家治国,并佐之以黄老之学。正如《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所记载:皇太子(汉元帝)柔仁好儒,见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汉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出自: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最早出现自道家典籍《庄子》“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后被儒家所继承,其含义指的是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内圣”,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其中,“内圣”是体,外王则是用。

参考资料

bing:http://www.bing.com/knows/search?q=内圣外王&mkt=zh-cn

什么叫“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内圣外王编辑“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孔子的儒学思想内涵深远,内容丰富,既能体现在道德、人格方面,也体现在其政治思想方面。下面即对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及其政治思想简要分析。

出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百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度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知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道宋以来,随回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答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