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字第一的成语

  • 现字第一的成语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不少成语,之所以令人难以理解甚至误解其意思,关键就在于其中的一个字。只要掌握了这个字的正确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一清二楚了。

1.“不名一钱”中的“名”义为“占有”;成语义为“一个钱也没有”。

2.“文不加点”中的“点”义为“删改文字”;成语义为“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3.“文过饰非”中的“文”义为“掩饰”;成语义为“掩饰过失、错误”。

4.“爱莫能助”中的“爱”义为“同情”;成语义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5.“不刊之论”中的“刊”义为“修改”;成语义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6.“高屋建瓴”中的“建”义为“倾倒”;成语义为“在高屋脊上往下倒瓶中的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7.“久假不归”中的“假”义为“借”;成语义为“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8.“屡试不爽”中的“爽”义为“差错”;成语义为“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9.“不可理喻”中的“喻”义为“使明白”;成语义为“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10.“不足为训”中的“训”义为“准则、典范”;成语义为“不能当做典范或准则”。

11.“不速之客”中的“速”义为“邀请”;成语义为“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12.“尾大不掉”中的“掉”义为“摆动”;成语义为“形容属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

13.“别无长物”中的“长”义为“多余的”;成语义为“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物品”。

14.“分庭抗礼”中的“抗”义为“对等”;成语义为“客人与主人分立在庭院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

15.“细大不捐”中的“捐”义为“舍弃”;成语义为“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

16.“无出其右”中的“右”义为“上”,古代以右为上位;成语义为“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能超过他的”。

17.“死有余辜”中的“辜”义为“罪恶”;成语义为“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以死刑也不能抵偿他的罪恶”。

18.“文恬武嬉”中的“恬”义为“安逸”;成语义为“文武官员都贪图安逸享受,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19.“微言大义”中的“微”义为“精微”;成语义为“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20.“一言以蔽之”中的“蔽”义为“概括”;成语义为“用一句话来概括”。

21.“伐功矜能”中的“伐”义为“炫耀”;成语义为“炫耀自己的功劳,夸耀自己的才能”。

22.“危言高论”中的“危”义为“正直”;成语义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23.“毁家纾难”中的“纾”义为“解除”;成语义为“拿出全部家产以解救国难”。

24.“离群索居”中的“索”义为“孤单”;成语义为“离开同伴一个人孤独生活”。

25.“心广体胖”中的“胖”义为“安泰舒适”;成语义为“心胸开阔坦荡,身体安泰舒适”。

26.“一傅众咻”中的“傅”义为“教导”;成语义为“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27.“繁文缛节”中的“文”义为“仪式”;成语义为“繁琐的仪式和礼节”。

28.“人浮于事”中的“浮”义为“多余”;成语义为“人员的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29.“学而不厌”中的“厌”义为“满足”;成语义为“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上进”。

红色山西

牺盟会将山西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

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著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精英杜任之、张友渔、邢西萍、侯外庐、高沐鸿、卢梦、宋之的等,在省城组织文艺救亡活动,还创办了艺术通讯社和西北剧社,面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发出了“我们要以自己的热血洗尽我们的耻辱”的呐喊。实际由共产党领导的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牺盟会,把山西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正如冼星海、傅东岱创作的《牺盟大合唱》中激昂的歌声:“太行山、五台山、中条山、吕梁山,保卫牺盟,保卫中国,战到最后胜利的明天,战到民族解放的明天。”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于1936年9月18日在太原成立。牺盟会是山西地方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合作的产物,最终被中共取得了控制权,与阎锡山分道扬镳。牺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各种抗日训练班,并成立了山西新军的第一支部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牺盟会和山西新军迅速发展壮大,在山西以至华北的抗日斗争中创造了光荣的业绩。

1936年5月5日,红军发表了要求南京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当时主政山西的阎锡山经再三考虑,最后选定了“联共抗日”这一条路。这时,隐蔽在阎锡山政府机关和各社会团体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杜任之等,便在1936年下半年发出组织“抗日救国同盟会”的号召。后经阎锡山审定改为“牺牲救国同盟会”,在“九·一八”五周年纪念日,正式宣布成立,阎锡山任牺盟会会长。

1937年“七·七”事变的第二天,薄一波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立即着手组建新军,取名“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总队”(简称决死一总队)。山西新军有了迅猛的发展。从1937年八月到1939年底,山西新军总计划发展到五十个团,主力部队约七万余人。

1940年初,牺盟会完成了它的使命。决死队也列入了八路军的战斗序列,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式归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

语文报社天猫旗舰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