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大辞典 吉林文史大全四个字_带中华成语大辞典 吉林文史有哪些

  • 中华成语大辞典 吉林文史大全四个字_带中华成语大辞典 吉林文史有哪些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识小”是个二字成语,来源于《论语·尧曰》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子贡的大意是说:周文王、周武王的道统并未丢失,而是存在于人间。才德高的人掌握它的主干,才德不高的只掌握它的枝叶。

因此,“识小”主要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见识或著述无关宏旨,只是涉及细微末节。后世有不少书名就冠以“识小”二字。

例如宋何去非有《识小编》二卷,明周宾所有同名著作一卷,清姚莹有《识小录》八卷。有的书名还指明具体涉及哪一方面,如清朱骏声有《春秋左传识小录》二卷,陈震有《读诗识小录》十卷,当代语言学者李崇兴的论文集也题名为《语文识小录》。

此外,在一般诗文中,也不时可以遇到这个成语。例如,清屠文彬《吴门表隐诗》:“识大何妨兼识小,奇文真可备奇观。”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史部·编年类》:“窃谓唐柳芳之《日历》,宋李焘之《长编》,皆记述本朝,布行当代,识大识小,不以为非。”清崔东壁《洙泗考信录》卷四:“闻知虽不易得,然识大识小之人皆不可废。”

再者这个二字成语也可发展为“不贤识小”四字,使之更符合成语的通常面貌。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小慧私智,一知半解,未必不可次古人之间,拾前人之遗。此论于学术,则可附于不贤识小之例,存其说以备后人之采择可也。”周一良《说“宛”》:“陈寅恪先生精研唐史,张文成及圆仁之书皆所日用,频见征引。兹拈出其中充字宛字公案,试加论述,以奉献于纪念先生之论文集。不贤识小之讥,诚知在所难免。”

“识小”这个二字成语,修订本《辞源》及《汉语大词典》“识”字下均未见。一些专门的成语辞典,如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1989年版)、向光忠等《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1986年版)亦未收录。它由于典源的限制,使用场合确实有限,但它的成语资格是没有问题的。

原文见1412号《语言文字周报》

题图摄影:史濛辉,摄于苏州艺圃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17年纸质版《语言文字周报》。单价1元,全年定价52元。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