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

  • 交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生活常识

衣赐履按:在读史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感觉,好像和笔下人物成了老熟人、老朋友一样。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仿如就在眼前。孔明,就是这样一位老朋友。当然,他未必认我。

孔明生命最后的七年,五度北伐,我不敢用劳民伤财穷兵黩武这样的字眼儿来形容,但徒劳无功、损兵折将,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这一回,我们分析几件小事,探究一下孔明的个性,为下一步分析其北伐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和行动,做一点思想上的准备。

一份儿宣言

应该是在刘备去世之后不久,也就是公元223年,魏国的一帮大佬,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人,都给诸葛亮写了信,劝他看清天命人事,举国向魏称藩。

孔明一看,既然你们这帮老货组团找骂,我也别一个一个怼了,干脆把你们一勺烩了算了。于是发表了一份儿政治宣言,说:

当年,项羽德行不够,虽然占有华夏,似成帝王之势,但最终被高祖所灭。如今,你们魏国不以为鉴,反而效法项羽,打算一条道儿走到黑。我跟你们说,虽然曹操走运,逃过了覆灭之灾,但他的后代子孙必然要还这个账!各位老爷子,你们已经满嘴没有牙,一脸老人斑,天天读历史,竟然看不出史书中的教训!一味顺从乱臣贼子之意,就像当年陈崇、张竦称赞王莽篡汉一样,极尽马屁之能事,难道还想有什么好下场吗!光武帝创业之际,率几千羸弱之兵,在昆阳城外一举击溃王莽四十余万大军。可见正义战胜淫邪,胜负不在众寡。曹孟德此人,阴险诡诈,举数十万之师,妄图在阳平解救张郃,玩足了花招儿,用尽了心机,只不过逃得一命罢了,直到大军受辱,丢掉汉中,他才意识到神器之不可妄得,故而回军路上就一命呜呼。曹丕骄奢淫逸,竟然篡得帝位。即使你们几位有苏秦、张仪的诡辩之才,说得天花乱坠,说得江水滔滔,也不过是浪费笔墨纸张罢了。哪个正人君子会做这种事呢!《军诫》说,只要万人抱必死之心,就能扫平天下。昔日轩辕黄帝率兵数万,制四方,定海内,何况我们有几十万兵马,守天道而讨伐叛逆,谁能阻挡!

交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

【借一下这幅图,呵呵】

衣赐履说:孔明这份儿宣言,义正辞严,汹涌澎湃。此处透露出,孔明治下的蜀汉政权,以黄帝和光武帝为指向,以扫平天下为最终目标,这也就奠定了孔明政府不断发动战争的总基调。

杨颙进言

有一次,诸葛亮正在办公室校对文件,主簿杨颙(读如用,阳平)径直上前说:

丞相啊,治理国家,自有其规律。上级有上级的工作,下级有下级的活计;下级不能僭越做上级的事,上级也不应该把下级的活儿给包办了。我打个比方哈:有这么个人,他让男仆耕田,婢女烧饭,公鸡报晓,忠狗看家,以牛拉车,以马代步。于是,一家无事,过得逍遥自在,该吃吃,该喝喝,家中井井有条。然而有一天,这个人突然决定自己要做所有的事情,种地也是他,做饭也是他,看家护院也是他,天亮打鸣还是他……这样,不但家里乱了套,而且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精神萎靡,最后什么事儿也做不好。难道说他的才能不如奴婢吗?不如鸡狗吗?不如牛马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忘记了一家之主的职责。古人说,坐而论道,作决策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具体落实的人,则为士大夫。因此,丙吉不过问路上杀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因天热而喘粗气;陈平并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这些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丙吉和陈平都真正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明公您治理国家,却亲自校改文书,一整天忙得顾不上擦汗,这是不是太过劳累了呢!

诸葛亮认为杨颙说得很对。后来,杨颙去世,诸葛亮为其流泪三天。

交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

【事必躬亲,必须具备这个能力】

衣赐履说:先解释一下丙吉的事儿,丙吉是汉宣帝刘病已时期的宰相。有个成语(典故)叫“丙吉问牛”,大概意思是,宰相丙吉有天外出,路上碰到打群架的,而且闹出了人命,丙吉看都不看一眼,径直过去。过了一会儿,碰到一个牵牛的老农,那牛张嘴喘着粗气。丙吉急忙下轿问老农,走了多远的路,为什么牛喘粗气,等等。手下干部感到奇怪,就问丙吉说,相爷啊,刚才路上打死了人您都不管,现在一头牛喘个气您却很紧张,难道您认为人命还比不上牲口的命吗?丙吉说,兄弟,我是宰相诶,街头混混打架斗殴,自有地方官员去管,处理完了,向我报告就可以了;现在正是春耕季节,耕牛如果没走多远就开始喘粗气,就有可能是出现了传染病,无法春耕,秋天就没有收成,老百姓就活不下去,所以我必须问清楚情况,这才是宰相应该管的事儿。手下干部听了之后,全都服了。

杨颙这段话,非常有道理。一个家庭也好,一个政权也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是治理之道。

但孔明不是,如果有可能,孔明恐怕想包办所有的事情。他虽然知道杨颙说的是对的,但他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性格,终其一生,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病死五丈原之前,军中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必须报他同意。孔明的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兢兢业业的老黄牛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一国事实上的元首,也如此行事,其负面效果则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不利于一般人才成长。老实说,当一个领导天天自己来校对讲话稿的时候,给他写稿子的人,一定杜绝不了错别字,这个道理很浅显。既然领导你什么事都要自己做,那你就做好了。于是,大家在乐得轻闲的同时,也失去了上进之心。

交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

二是封死了顶尖人才的上升通道。诸葛走上前台后,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史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孔明对手下干部,谁都不信任(指能力上的不信任),谁都不放心,非自己决定不可,所有干部都没有任何自主权,不大听话的,有不同意见的,都被摁住了。这就造成一个窘境,干部们没有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能在孔明手下混出来的,只会比他差,不会比他强,从而决定了蜀汉的人才队伍,必然一代不如一代。于是,我们发现,孔明治下,没有不听话的,包括那个“自视甚高”的魏延,虽然多次向孔明表达过不同的想法,但只要孔明定了调子之后,魏延从来没有违反过。在孔明看重的干部中,只有一个人违反过他的命令。大家猜猜看,这位爷是谁?

我个人感觉,杨颙这段话,清晰地勾勒出孔明的个性,甚至,预示了孔明最后的结局。

论光武帝

曹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汉二祖优劣论》,对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作了一番对比,最后评论说:

高祖和光武帝,都出身于布衣。高祖是个粗人,而光武熟知礼法。高祖行事,毫无君子之风,竟然会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诗书礼乐,是帝尧治理天下的法宝,高祖却全然不顾。文王获得安宁,是因为手下士人众多,高祖却对士人瞧不上眼。高祖沉迷于戚姬的妖媚,从而导致吕后的暴虐。不过,光武帝的将领难与韩信、周勃相比,谋臣也比张良、陈平要逊色。

诸葛亮看了曹植的文章,写了一篇《论光武》:

曹植论光武帝刘秀,认为他的将领难以和韩信、周勃相比,谋士则不能与张良、陈平相提并论。大家都认为,曹植说得很有道理。我以为,曹植的本意虽是赞美光武帝的德行,实际上却严重贬低了光武帝手下的文臣武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光武帝之云台二十八将,以及后来的伏波将军马援等人,他们都是忠诚贞信、智略勇武之辈。凭心而论,这些人并非比不上高祖手下的人才。之所以张良、陈平这些人名声很大,功绩很多,是因为高祖为人粗疏,大而化之,没有周密的思路,没有严密的计划,所以张良、陈平才得以发挥才智,彭越、周勃才能沙场建功。古语有“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这句话恰恰可以用来比喻高祖和光武的情形。光武帝刘秀,神思智略,是上天所授予的,所以大政方针都由他深入思考而来,奇谋妙计也都来自他的头脑,至于文臣武将们,只需要落实他的各项决策,轻轻松松完成帝王大业。光武帝称赞邓禹说,孔子有颜回,则门人愈加亲密。他又感叹吴汉道,将军你实在太合我意了,虽然武力也许有人能赶得上你,但在忠诚上,有谁能与你相比呢!光武帝与大家商议事情,经常让马援最后才发言,因为马援的策略总能让他满意。这些例子都说明,光武帝对臣僚明之于心,用之于形,堪称完美。我认为,光武帝的将军们并不逊于韩信、周勃,谋士们也不弱于张良、陈平。然而,为什么他们名声、功绩却不如韩信、周勃、张良、陈平呢?因为,光武帝实在太牛了,他思虑深远,有曲突徙薪之明;而汉高祖能力素质不行,才使陈平、张良、韩信、周勃等人得焦头烂额之功啊。

衣赐履说: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曲突徙薪”,这个典故出自《汉书·霍光传》。大意是说,有家人的烟囱直直冲上,灶下又堆了很多柴草,有人劝这家主人,给烟囱修个拐弯,把柴草抱离灶台,以防火星从烟囱飘落下来,点着柴草,造成火灾。主人没有采纳。过了不久,家里果然失火,左邻右舍帮着救火,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主人表示感谢,请大家吃饭,特别把那些个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唯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有人提醒主人说,您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可为什么不请那位建议您改砌烟囱,搬开柴草的人呢?如果您当初听了人家的劝告,根本就不会发生火灾诶。现在论功请客,怎么能不请提出忠告的人,而只请那些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呢?

交头烂额的意思是什么

诸葛的意思是,高祖就是那个家中着火的主人,所以,他手下那帮子人,就有了救火的机会,才有焦头烂额之功。而光武之高明则在于,他早就想好了各种计划对策,所有情况都考虑得很周全,一切尽在掌握,所以,他手下的将领,虽然也都有立“焦头烂额之功”的本事,但没有立“焦头烂额之功”的机会,所以显得不如韩信、周勃这些人。

显然,诸葛对光武帝的评价,要远远高于高祖刘邦(这个观点,我不能同意)。

我们就可以合理推测,诸葛和曹操一样,也是光武帝的铁粉儿。诸葛既然有了治国平天下的机会,他追求的是“曲突徙薪”之庙胜,而非“焦头烂额”之功劳。

于是,诸葛以光武帝为榜样,力求达到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状态,他不需要韩信、周勃那样的胜利,他手下的干部也就出不了韩信、周勃那样的人物,他只需要将领们按照他的计划行动,去获取“曲突徙薪”的胜利。

但是,我个人感觉,诸葛亮虽然很重视事前计划,却解决不了形势变化的不可预见性。等我们讲完他五次北伐之后,就会发现,以一人之计划,要应对千变万化之现实,以及莫可名状的运气等因素,实在是力有不逮。我有一个判断,在孔明临终前,或许对自己所坚信的理论,也产生了些许怀疑,他对魏延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到时再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