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开国元勋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开国元勋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为什么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元勋都没有好下场?

并不绝对

唐朝的李世民虽然有些猜忌李靖,但是总体来说李靖还是得了善终,而唐朝的所有开国元勋,没有死于战争的都得了善终。

宋朝的赵匡胤也通过杯酒释兵权,让大多数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弟兄们都得了善终。

很多开国元勋无法得善终,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1中国的开国战争,大多耗时长久。长期的战争中,很容易让军队和长期指挥他们作战的将领血脉相连,感情深厚。这种情况下,即使很严格的军事制度也很难隔断部队和元勋们的联系,更何况,中国历代的军事制度,都并非那么严谨呢。

这就导致了,哪怕开国元勋们名义上卸下了兵权,实际上依然对部队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开国君王们怎么能够不担惊受怕呢?

2制度的不完善。上面提到了,中国历代的军制并不算非常完善。对于开国元勋身后事的处理,也普遍比较随意。这种情况下,开国元勋们一旦有了反心,是很容易造反的。开国的君王们,自然也就要消除隐患了。

毕竟,对于君王们来说,还是自己的儿子侄子更亲啊!

3性格因素。不管如何雄才大略,照样有很多开国君主是性格阴狠之辈,性格阴狠的开国君主,对开国元勋们大杀特杀也就正常了。

4?对历史不忌惮

李世民之所以不杀功臣,并非他宽宏大量,而是这货杀兄逼父,实在不能再干缺德事让史官念叨了,所以才不杀功臣。

赵匡胤因为得位实在太过不正,所以只得在其他方面夹紧尾巴;

杨坚得位不正,所以对开国元勋们就很客气;

朱元璋因为由驱逐鞑虏的大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历史地位,所以就比较随意些;

刘邦因为秦始皇之后的第一个皇帝,没啥经验,所以杀功狗就狠一点;

国朝太祖无法无天,浪漫主义情怀严重,又是自己亲手打下的天下,而且连儿子都没有,所以就干脆破罐破摔。

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功臣集团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为此,皇帝们自然有自己的分离信号来进行分离,将可能造反的人清除出去,确保江山永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这样一个分离信号: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

对于皇帝来说,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杀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每一代皇帝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面临着同样唯一的选择,最后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后人了见识了一幕幕闹剧。不要问你想做什么,而要问你能做什么,功臣们天然有罪,谁让他们有能力造反呢。学者们说中国是外儒内法,至少在对待功臣上这话是对的,所有的皇帝奉行的都是防功臣像防贼一样的人性本恶的。

并不绝对

唐朝的李世民虽然有些猜忌李靖,但是总体来说李靖还是得了善终,而唐朝的所有开国元勋,没有死于战争的都得了善终。

宋朝的赵匡胤也通过杯酒释兵权,让大多数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弟兄们都得了善终。

很多开国元勋无法得善终,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1中国的开国战争,大多耗时长久。长期的战争中,很容易让军队和长期指挥他们作战的将领血脉相连,感情深厚。这种情况下,即使很严格的军事制度也很难隔断部队和元勋们的联系,更何况,中国历代的军事制度,都并非那么严谨呢。

这就导致了,哪怕开国元勋们名义上卸下了兵权,实际上依然对部队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开国君王们怎么能够不担惊受怕呢?

2制度的不完善。上面提到了,中国历代的军制并不算非常完善。对于开国元勋身后事的处理,也普遍比较随意。这种情况下,开国元勋们一旦有了反心,是很容易造反的。开国的君王们,自然也就要消除隐患了。

毕竟,对于君王们来说,还是自己的儿子侄子更亲啊!

3性格因素。不管如何雄才大略,照样有很多开国君主是性格阴狠之辈,性格阴狠的开国君主,对开国元勋们大杀特杀也就正常了。

4对历史不忌惮

李世民之所以不杀功臣,并非他宽宏大量,而是这货杀兄逼父,实在不能再干缺德事让史官念叨了,所以才不杀功臣。

赵匡胤因为得位实在太过不正,所以只得在其他方面夹紧尾巴;

杨坚得位不正,所以对开国元勋们就很客气;

朱元璋因为由驱逐鞑虏的大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历史地位,所以就比较随意些;

刘邦因为秦始皇之后的第一个皇帝,没啥经验,所以杀功狗就狠一点;

国朝太祖无法无天,浪漫主义情怀严重,又是自己亲手打下的天下,而且连儿子都没有,所以就干脆破罐破摔。

PS:无法无天是国朝太祖自己用来形容自己的。

湖南的开国元勋有哪些?

国家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刘少奇

开国来十大元帅有三名湘籍元帅:

1·彭德怀,湖南湘潭人。

2·贺龙,湖南桑植人。

3·罗荣桓,湖南省衡山人。

开国十大大将中有六位湘籍大将。

1·粟裕源,湖南省会同县人。

2·黄克诚,湖南省永兴县人。

3·谭政,湖南省湘乡县人。

4·萧劲光,湖南省长沙人。

5·陈赓,湖南省湘乡县人。

6·许光达,湖南省长沙市人。百

开国五十五上将中有十九名湘籍上将:

1、李志民:湖南浏阳人。

2、宋任度穷:湖南浏阳人。

3、唐亮:湖南浏阳人。

4、王震:湖南浏阳人。

5、杨勇:湖南浏阳人。

6、傅秋涛:湖南平江人。

7、苏振华:问湖南平江人。

8、钟期光:湖南平江人。

9、甘泗淇:湖南宁乡人。

10、陶峙岳:湖南宁乡人。

11、陈明仁:湖南醴县人。

12、邓华:湖南郴县人。

13、李涛:湖南汝城人。

14、朱良才:湖南汝城人。

15、宋时轮:湖南醴陵人。

16、杨得志:湖南醴陵人。

17、李聚奎:湖南涟源人。

18、彭绍辉:湖南湘潭答人。

19、肖克:湖南嘉禾人。

毛泽东、刘少奇、贺龙、彭德怀。

元勋是指有特大功绩的人,开国元勋就是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百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度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回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答。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元勋有哪些伟人

新中国开国功勋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政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

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建国初六大中央分局书记和六大行政区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十大将(基本上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军委总部付职首长、军兵种正付司令政委)。

他们是:

1、中央政治局委员

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元帅)、林彪(1955.04升任/元帅)、邓小平(1955.04升任)。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

朱德(元帅)、刘少奇、宋庆龄(女,民革)、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秘书长林伯渠(兼)。

3、政务院副总理

董必武、郭沫若、黄炎培(民建)、陈云。

4、国务院副总理(1954.09产生)

陈云、林彪(元帅)、彭德怀(元帅)、邓小平、邓子恢、贺龙(元帅)、陈毅(元帅)、乌兰夫(蒙古族/上将)、李富春、李先念。

5、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宋庆龄(女,民革)、林伯渠、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罗荣桓(元帅)、沈钧儒(民盟)、郭沫若、黄炎培(民建)、彭真、李维汉、陈叔通(无党派)、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藏族,佛教)、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中将)。

6、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恩来、李济深(民革)、沈钧儒(民盟)、郭沫若、陈叔通(无党派)。

7、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

(1)1945年8月,选举产生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朱德(元帅)、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元帅);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陈毅(元帅)、贺龙(元帅)、林彪(元帅)、叶剑英(元帅)、聂荣臻(元帅)、刘伯承(元帅)、徐向前(元帅)。

(2)1954年9月,选举产生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当时未设立军委副主席和常委。

8、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林彪(1951.11)、高岗(1951.11)、刘伯承(1954.06)、贺龙(1954.06)、陈毅(1954.06)、罗荣桓(1954.06)、徐向前(1954.06)、聂荣臻(1954.06)、叶剑英(1954.06)。

(2)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09)

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罗荣桓(元帅)、刘伯承(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邓小平、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叶剑英(元帅);

程潜(民革/起义将领)、张治中(民革/爱国将领)、傅作义(起义将领)、龙云(彝族/民革/起义将领)。

9、两高首长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民盟)/董必武(1954.09);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罗荣桓(元帅)/张鼎丞(1954.09)。

10、六大行政区书记及主席

(1)东北

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林枫(1952.08继任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高岗。

(2)华东

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兼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行政委员会主席饶漱石。

(3)西南

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元帅)。

(4)西北

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彭德怀(元帅)/习仲勋(1950.10),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

(5)中南

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彪(元帅)

(6)华北

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华北人民政府/华北行政委员会主席董必武/刘澜涛(1950.11)。

10、开国大将

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毛泽东:杨开慧、贺子珍、江青

刘少奇:杨氏何宝珍谢飞王前王健王光美

周恩来:邓颖超(难得)

邓小平:张锡瑗、金维映、卓琳(浦琼英)朱德:萧菊芳陈玉珍伍若兰康克清

彭德怀:周瑞莲刘坤模浦安修(离异)(浦氏三姐妹———浦洁修、浦熙修、浦安修)

林彪:汪静宜张梅(刘新民)叶群

刘伯承:汪荣华

贺龙:徐月姑蹇先任薛明

陈毅:肖菊英赖月明张茜

罗荣桓:颜月娥林月琴

徐向前:朱香蝉程训宣黄杰

聂荣臻:张瑞华

叶剑英:冯华曾宪植危拱之吴博李刚(离异)…………呵呵,这个有意思,建国后几任夫人暂查不到名字)粟裕:楚青

徐海东:周东屏

黄克诚:唐棣华

陈赓:傅涯王根英

谭政:陈秋葵王长德姚文奇

肖劲光:朱仲芷

张云逸:韩碧

罗瑞卿:郝治平

王树声:杨炬

许光达:邹靖华萧克:蹇先佛

王震:王季青

洪学智:张文

吕正操:刘莎

宋任穷:钟月林

许世友:朱锡民雷明珍田普(田明兰)

刘亚楼:翟云英

叶飞:王于耕

李克农:赵瑛

肖华:王新兰

邓华:李玉芝

杨成武:赵志珍

甘泗淇:李贞(第一个女上将)李大钊:赵纫兰

陈独秀:高大众高君曼潘兰珍左权:刘志兰

彭雪枫:林颖

罗炳辉:张明秀

张太雷:王一知

瞿秋白:杨之华

项英:张亮

叶挺:李秀文

王若飞:李培之任弼时:陈琮英

王稼祥:朱仲丽(朱仲芷之妹)

张闻天(洛甫):刘英

秦邦宪(博古):张越霞

王明:孟庆树

张国焘:杨子烈陈云:于若木

胡乔木:谷雨

李先念:林佳楣

杨尚昆:李伯钊

赵紫阳:梁伯琪

胡耀邦:李昭

中国十大开国元勋有谁?

开国元勋是指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新中国开国元勋包括: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十大元帅。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元帅)、任弼时、陈云、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刘伯承(元帅)、贺龙(元帅)、陈毅(元帅)、罗荣桓(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叶剑英(元帅)等十五位开国元勋。

15位领袖和元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能忘记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民族英雄群体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性格和凝聚力的象征,是中国新生代民族精神的创立者和践行者,是所有中国人民世代学习的榜样。

六十年前,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为代表的一代伟人、元帅群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民族崛起,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复兴之歌。虽新中国已经走过六十个年头,但他们的伟大生命历程和高尚品格,依然凸现在中国革命史上,凸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为纪念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伟人群体和历史风云人物,笔者特详细罗列了开国元勋的姓名、职务、高风亮节等,以供人民缅怀、欣赏、纪念。

15位领袖和元帅(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能忘记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民族英雄群体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性格和凝聚力的象征,是中国新生代民族精神的创立者和践行者,是所有中国人民世代学习的榜样。

宋朝的开国元勋有哪几位?

有赵普、张光翰、王审琦、石守信、高怀德等。

1、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

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2、张光翰

张光翰(?—967),辽州榆社(今属山西)人。北宋初期将领,开国功臣之一。

在参与陈桥之变的翊戴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比较疏远。同年五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及宁江军节度使衔都为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的韩重赟所接替,张光翰可能此时即被罢军职。

从赵彦徽的情况推测,张光翰即被出为永清军(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乾德五年(967)正月,时任永清军节度使的张光翰死。

3、王审琦

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初在后周太祖郭威帐下,随其平定河中之乱,因功任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任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后随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刘崇,南征淮南。

后历任东西班都虞候、铁骑都虞候、本军右第二军都校、勤州刺史、散员都指挥使、控鹤右厢都校、铁骑右厢都校、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与赵匡胤等结为“义社十兄弟”。

入宋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从宋太祖征讨李筠、李重进,历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武成军节度使、前军部署。

建隆二年(961年),交出兵权,出京任忠武军节度使。开宝二年(969年)后,历任御营四面都巡检、镇守许州、同平章事。

开宝七年(974年),王审琦去世,年五十。追赠中书令、琅琊郡王。后加封秦王,谥号“正懿”。

4、石守信

石守信(928~984年),字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将领。

初仕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迁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

自杯酒释兵权后,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宋太宗时期,随征辽国,迁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卫国公。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追赠尚书令、秦王,谥号武烈。

5、高怀德

高怀德(926年—982年),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

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光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审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怀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守信

1、石守信

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为太祖副手。资历也较深,后周恭帝时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第三个建节的,成为后周的高级将领。“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为内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确保了太祖登极。建隆元年李筠、李重进反宋,石守信均为主帅,在太祖亲自督战下,迅速平定叛乱。已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权,即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名义,专任天平军节度使。太平兴国9年死,终年57岁。

2、高怀德

后周初,高怀德已是殿前东西班都指挥使了,职位在太祖之上。后周恭帝时与石守信同时建节。在“陈桥兵变”中积极拥戴太祖。宋朝建立后,在为拥戴的功臣的加官进爵中位列第二,仅次与石守信。受命与石守信平息上党李筠叛乱。太祖亲征李重进从行。太祖还将胞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高怀德是开国功臣中第一个皇亲国戚。太祖收兵权时被罢殿前都点检军职。太平兴国7年死,终年57岁。

3、张令铎

后周恭帝时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与高怀德同时分掌侍卫亲军司马、步军,也和高怀德同时建节。在“陈桥兵变”中同样有拥戴之功,在宋太祖为开国功臣们加官进爵中,略次于高怀德。建隆2年建节,但同时被罢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军职。太祖征李筠时,为东京旧城内都巡检。太祖后为皇弟秦王赵廷美娶其第三女(后封楚国夫人)。张令铎继高怀德之后成为宋太祖的亲家。开宝3年春3死,终年60岁。

4、王审琦

也是“义社十兄弟”,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时屡立战功,恭帝时升任殿前都虞候。“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与石守信同为为内应。宋建立初既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参加了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的战争。建隆2年罢殿前都指挥使。开宝7年死,终年50岁。

5、张光翰

张光翰在后周末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属侍卫亲军司步军主力之一,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的部属。在参与陈桥之变的翊戴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比较疏远,《宋史》里也没有专门的传,但建节应该比较早。“陈桥兵变”后不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及宁江军节度使衔都为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的韩重赟所接替。从赵彦徽的情况推测,张光翰即被出为永清军(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乾德5年死,因其何年而生不清楚,故不知其终年多少。

6、赵彦徽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与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尝拜为兄”,其年应长于太祖,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当与太祖相近或稍高。与宋太祖的关系一般,《宋史》里也没有专门的传。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5月首先被罢军职,后即改为建雄军(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兵变的成败,张光翰、赵彦徽也许是在兵变最初时态度不太明朗,尽管他们还是支持赵匡胤的兵变,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急忙解除他们的兵权,可能为了防备在其后镇压张光翰、赵彦徽原来的上司、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时,别生枝节。开宝元年死。同样不知其终年多少。

7、韩重赟

也是“义社十兄弟”,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已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参与了“陈桥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建节。参加了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的战争。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为忠正军节度使后,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乾德5年,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太祖大怒,要杀韩重赟。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同年2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开宝2年(969),太祖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7年7死。

8、李继勋

“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侯、第一个建节。在攻打南唐时失职,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后任战棹左厢都部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不属于翊戴功臣。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曾大败北汉名将刘继业(即后来的杨业),兵临太原城。契丹来救,李继勋才率军退回宋境。次年又随太祖攻北汉,后退兵。太平兴国2年死,终年62岁。

9、罗彦环

后周末,任殿前司散指挥都虞侯,成为太祖心腹。“陈桥兵变”进入开封后,宰相范质、王溥等人被抓至赵匡胤面前。范质当面质问太祖,太祖一时不知所对。罗彦环既“挺剑而出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王溥先跪拜,范质不得已只好跪下口称万岁。可见其在兵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建立后,罗彦环提升非常迅速,当年7月既建节,在宋初少有。随宋太祖亲征,平定李筠叛乱。乾德2年,他与李继勋,郭进、曹彬在辽州城下大败支援北汉的6万契丹兵,升安国军节度使,4年二月又与田钦祚在静阳砦大破北汉兵,擒鹿英,升镇国节度使。开宝2年死,终年47岁

10、王彦升

后周末,以功升为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与太祖关系密切。“陈桥兵变”后,王彦升率所部先入京,可见王彦升在兵变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他在回京后,首先杀死后周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韩通及全家。王彦升滥杀有损于太祖形象,也违背了秋毫无犯的约定,因而被拘捕,还表示要斩首以惩其“专杀”之罪。后来很快便被释放,但终生未曾建节。《宋史》载“王彦升之弃命专杀也,上(太祖)怒甚,将斩以徇,已而释之,然亦终身不授节”。曾半夜跑道宰相王溥家,“意在求贿”。不仅被免去其京城巡检的兼职,又罢去他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的军职,还将他外放为地方官。后任原州(今镇原)防御使兼缘边巡检,与庆州(今甘肃庆阳)姚内斌、通远军(今环县)董遵诲等,成为太祖西北边防的主要将领。王彦升性残忍,“戎人有犯汉法者”,“手捽其耳嚼之”,作下酒菜。开宝7年死,终年58岁。

望采纳,谢谢

中国“十大开国元勋”是哪几位?

中国“十大开国元勋”

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74年11月29日逝世。

3:林彪,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

4:刘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5: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6:陈毅,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7: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9:聂荣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10: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十大开国元勋应该是指十大开国元帅,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百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度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授勋典礼:

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知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道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回民答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1955年毛主席为罗荣桓授勋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从十大元帅的各人背景看,哪一个都动不得,十大将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再看看十大将的人选,派系平衡的因素减弱了,而当时职务的因素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