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刑余之人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刑余之人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文言文《孙子围魏救赵》翻译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①.”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②,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③,救斗者不搏撠④,批亢捣虚⑤,形格势禁⑥,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⑦,老弱罢于内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⑨,据其街路,冲其方虚⑩,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11).”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译文:

之后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情势危急,求救于齐国.齐威王想要以孙膑为大将,孙膑推辞谢绝说:“受过刑(膑刑:挖掉膝盖骨)的人不能胜任.”于是就用田忌做将军,而以孙膑为军师,坐在辎车(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之中,坐着出谋划策.田忌想要引兵去赵国,孙膑说:“(那些)解开杂乱纠缠丝线的人不是整个去拉,劝救斗殴的人不必参与械斗,避开激烈之处而直捣空虚的地方,使(紧张的)形势受到遏止,事情就自然解决.现在梁国(魏国,都城大梁,因此也称梁)攻打赵国,精兵锐卒一定都用在国外作战,而老弱残兵留在国内.您不如引兵快速趋向大梁,控制魏国的交通道路,冲击魏国虚弱的地方,它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来自救.这样我们就一举解开赵国之围并且坐收魏国失误(之利).”田忌听从了建议.魏军果然离开邯郸,与齐军在桂陵交战,(齐军)大破梁军.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①.”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②,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③,救斗者不搏撠④,批亢捣虚⑤,形格势禁⑥,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⑦,老弱罢于内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⑨,据其街路,冲其方虚⑩,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11).”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译文:

之后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情势危急,求救于齐国.齐威王想要以孙膑为大将,孙膑推辞谢绝说:“受过刑(膑刑:挖掉膝盖骨)的人不能胜任.”于是就用田忌做将军,而以孙膑为军师,坐在辎车(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之中,坐着出谋划策.田忌想要引兵去赵国,孙膑说:“(那些)解开杂乱纠缠丝线的人不是整个去拉,劝救斗殴的人不必参与械斗,避开激烈之处而直捣空虚的地方,使(紧张的)形势受到遏止,事情就自然解决.现在梁国(魏国,都城大梁,因此也称梁)攻打赵国,精兵锐卒一定都用在国外作战,而老弱残兵留在国内.您不如引兵快速趋向大梁,控制魏国的交通道路,冲击魏国虚弱的地方,它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来自救.这样我们就一举解开赵国之围并且坐收魏国失误(之利).”田忌听从了建议.魏军果然离开邯郸,与齐军在桂陵交战,(齐军)大破梁军.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①.”于是乃抄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②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③,救斗者不搏撠④,批亢捣虚⑤,形格势禁⑥,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⑦,老弱罢于内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⑨,据其知街路,冲其方虚⑩,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道围而收弊于魏也(11).”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报任安书》中,“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的翻译……

古时候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无法完整地记录,只有那些卓越洒脱不平常的人才被称颂。(那就是:)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被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到蜀地,后世才流copy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经》三百篇,大致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深思。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zhidao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

下面是全文翻译:

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谨向您再拜致意。少卿足下:往日承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务必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情意十分诚恳,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看法。我并非如此。请允许我谈谈自己固塞而鄙陋的想法。长时间没有答复你,希望你不要责怪。

我的先人,没有获得丹书、铁券那样的特大功勋,所从事的是起草文书、编写史料、记录天象、制定律历的工作,(其职位)接近于占卜之官和太祝之间,本来就是皇上所戏弄,当成乐师、优伶一样畜养的人,为流俗所轻视。假使我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刑,就像九头牛身上失去一根毛一样,跟蝼蚁(之死)有什么不同?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能死节的人同等看待,只认为我智力穷尽,罪过极大,不能自己解脱,终于去死而已。为什么呢?这是自己平素所从事的职务所处的地位促成的。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最上一等是不辱没先人,其次是不辱没自己,其次是颜面上不受辱,其次是辞令上不受辱,其次是被囚系受辱,其次是换上囚服受辱,其次是戴上刑具、挨打受辱,其次是剃掉头发、以铁索束颈受辱,其次是毁伤肌肤、断残肢体受辱,最下一等是遭腐刑,到极点了!《礼记》中说:“对大夫不能用刑。”这是说士人不可不保持(自己的)节操。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所以,对士人来说,(即使是)在地上画一座牢狱,那情势也叫人不敢进去;(即使是)一个木制的狱吏,也不敢跟它对质,必须在遇刑前自杀(以免受辱)。现在手和脚都被刑具束缚起来,脱掉衣服,接受杖责,关闭在四面墙壁之中。在这个时候,看见狱吏就以头碰地,看到狱卒就胆战心惊。为什么呢?这(也)是以威力制约逐步发展的结果啊。待到已经到了这一步,还说不受辱,不过是所谓“脸皮厚”罢了,哪里说得上尊贵呢?再说,西伯是一方诸侯之长,(却)被囚禁在里;李斯是丞相,备受五刑的处置;淮阴侯韩信是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都曾高坐在王位上称孤道寡,(后来)又都被捕入狱;绛侯周勃诛杀吕氏党羽,权力之大超过了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后来被囚禁在特设的监狱“请室”之中;魏其侯窦婴曾任大将,后来也穿上了罪人衣服,手、脚、脖子上都加了刑具;项羽的大将季布,后来剃光了头,以铁圈束颈当了朱家的奴隶;灌夫曾在拘留室里受到侮辱。这些人都身居王侯将相的地位,邻近国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声,一旦有罪受到法律制裁,而不能自杀。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怎能不受侮辱呢?由此说来,勇敢或怯懦,坚强或软弱,都是由形势决定的。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早在遇刑前就自杀,因而渐渐志气衰微,待到受杖刑,这才想到要死于名节,离名节不是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对大夫施刑很慎重,大概是由于这个缘故啊。

就人的本性而言,没有不贪生厌死的,(难免要)怀念父母和妻子儿女;至于为正义和公理所激奋的人,则不是这样,那是因为有所不得已的缘故。现在我不幸,早年失去了父母,(又)没有亲兄弟,独自一人,至于对妻子儿女怎么样,少卿是看得出来的吧?况且勇士不一定死于名节,而怯懦的人仰慕道义,则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自己不受辱。我虽然怯懦,想苟全性命,却很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何至于甘心接受绳捆索绑的侮辱呢!再说,奴婢侍妾一类人,尚且能自杀(而不受辱),何况我是不得已啊?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文王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出了《国语》;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孤愤》;(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所有这些作者都是心中感到抑郁不舒畅,他们的思想观念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所以叙述所经历的事情,让后世了解自己。例如左丘明眼瞎了,孙膑的腿断了,毕竟不能为世所用,(于是)回家著书,抒发心中的郁愤,想留下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不自量力,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的言辞上,搜集世上散失的文献,粗略地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统观他们由始至终的过程,考查他们成功、失败、兴起、衰败的规律,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此书)已经起草,尚未完成,就碰上这桩祸事,惋惜它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使它流行于大都会,这样我就补偿了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哪里有悔恨呢!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给有见识的人听,对俗人就难说了。

况且,在负罪的情况下不容易处世,身处卑贱,受到的非议和指责也就很多。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还有什么颜面再为父母扫墓呢?即使再过一百代,也只是耻辱更甚而已!因此我心思重重,极为痛苦,在家时总是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外时又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每想到这桩奇耻大辱,没有一次不是汗流浃背,将衣湿透!我现在身为皇宫里的小臣,怎么能离开皇宫去过山居穴处的隐士生活呢?所以,我只好随波逐流,按照时代的风气行事,用来抒发内心的悲愤。如今少卿却教导我推荐贤能之士,这岂不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吗?尽管我(也)想打扮自己,用美妙的言辞粉饰自己,可这对世俗没有好处,不能取信于人,恰恰是只能招致侮辱罢了。总之,到死的那一天,然后是非才会有个定论。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简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谨再次致意。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乱,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自己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一段内容其实是表白自己之所以不能为任安辩白,并不是由于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只好删去。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自陈己志,信不谬。”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夏侯玄之死》的翻译

夏侯玄抄既被桎梏①,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②。玄曰:“虽复刑馀之人,未敢闻命③。”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④。

【注释】①夏侯玄:字太初,魏齐王曹芳时任太常,为九卿之一,主管礼仪祭祀之事。当时司马师以大将军辅政袭,后中书令李丰因司马师专权,密谋以夏侯玄代替他,事泄,李丰被杀,夏侯玄百被捕交廷尉审理,随后被杀,桎梏(zhìgǜ):脚镣和手铐;拘捕。

②延尉:官名,九卿之一,掌管诉讼刑狱之事。钟会:是钟毓的弟弟。钟会因夏侯玄为名士,曾经想结交他,被夏侯玄拒绝了。当钟毓审理夏侯玄案件时,钟会在座。参看《言语》第11则注①。狎度(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③刑余之人:受过刑的人。闻命:听从命令。这里说未敢闻命,意即不愿与之交往。④东市:行刑的地方;法场。汉代在长安东面的市场行刑,故后代通称法场为东市。【译文知】夏侯玄被逮捕了,当时钟毓任廷尉,他弟弟钟会先前和夏侯玄不相交好,这时趁机对夏侯玄表示狎昵。夏侯玄说:“我虽然是罪人,也还不敢遵命。”经受刑讯拷打,始终不出一声,临到解赴法场行刑,也依然面不道改色。

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虽复刑余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方正第五》

在中国历史上,汉魏之际和魏晋之际是两个很近的时期,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即异姓权臣最终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取得皇位。历史创作者们往往对帝王充满了崇敬,或者笔下留情,以至发明了“禅让”一词来修饰这种易代的方式,听起来温情脉脉,让人感动。然而,如十月怀胎“禅让”的漫长过程,一路坑坑洼洼里满是血污。汉魏之际从曹操于196年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至220年曹丕篡汉,用了24年。魏晋之际“三马同槽”,从249年高平陵之变司马懿高扬篡权旗帜,到265年第三代司马炎开晋,用了16年。期间局势的险恶、杀戮的残酷,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司马懿的后人晋明帝问及祖上的光荣历史,丞相王导如实讲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以至明帝大为不忍,说:“大晋如此取得天下,哪能长久?”

说魏晋之际是汉魏之际的克隆,大概也不会错。比如建安五年(200),献帝董贵人之父、车骑将军董承等谋杀曹操事泄,曹操杀董承,还要杀董贵人。献帝以贵人有孕数次请命,还是被杀。伏皇后向父亲伏完诉说曹操暴行,让父亲密图之,但直到病逝,伏完也没机会图之。十多年之后此事被人告发,曹操废杀伏皇后及其所生两个皇子。这一幕在40年后的嘉平六年(254)重演:司马师专权,皇后之父张缉与李丰等谋诛司马师,事泄被杀;张皇后被废,不久被杀。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帝曹芳也被司马师废掉了。这不能不让人信服冥冥之中有天意,一报还一报,分毫不爽。

但是事情往往不像后人记载得那么简单。如曹操幽杀伏皇后,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曹操不会仅仅因为一封信而害伏皇后,背后“一定另有原因”,而且事情很大,不便载于正史上。张缉等人的案子也有诸多于情理有碍处。张缉曾屡次上书击蜀破吴的方略,又预料东吴太傅诸葛恪功高盖主必死无疑,后来一一应验,因此得到司马师的青睐;他的女儿能成为皇后,想来没有司马师的赞同也是不可能的。此案另一主谋李丰,也受司马师器重,被任为中书令。中书令职级不高,但在魏晋之际实际权力较大——由于在皇帝身边执掌机密,甚至能影响皇帝托孤。司马师任他此职,实以心腹处之,但李丰不与司马师一心。明帝去世后,李丰任郭太后的永宁太仆,但不被重用,于是改任朝官。司马懿死后,执掌实权的是司马师与郭太后,而且两者是盟友。李丰原与曹爽集团稍近,司马懿灭了曹爽,并没有收拾他,但他肯定心不自安。他与张缉是世交且同乡,儿子李韬又娶了齐长公主,于是通过与皇帝经常接触之机而加入了帝党。

对司马师杀李丰,舆论似乎没什么异议——造反且要杀了自己,任谁也得痛下杀手,但杀夏侯玄,理由就不那么充分。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徽是司马师的元配,其母是曹爽的姑姑,自司马氏与曹爽暗斗,妻子遭忌,被司马师毒死了。曹爽死后,他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尽管郁郁不得志,但他似乎很小心,《三国志·诸夏侯曹传第九》注引《魏略》说:“玄自从西还,不交人事,不蓄华妍。”就是说,他不大可能参与了李丰之谋;或者说李丰阴谋杀司马师以他代之他不知道。若是这样,司马昭哭请哥哥赦免夏侯玄,就可以理解了。但司马师说:“你忘了在赵司空葬礼上的事吗?”正始六年在司空赵俨的葬礼上,司马兄弟亲见夏侯玄到时,所有客人都越席而迎他。玄学领袖何晏曾把夏侯玄和司马师相提并论,说:“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资治通鉴》说司马师忌他人强于自己,而且记仇。上述历历,看来“忌”心极强的司马师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此时不过顺手一枪。

夏侯玄少时即有名望,仪表堂堂,时人目之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一次魏明帝叫皇后之弟毛曾和他并坐,想借此抬高一下小舅子的名望,他竟面露厌恶。舆论刻薄,形容说是“蒹葭倚玉树”,把毛曾比作芦苇,结果得罪了皇帝。他的风度尤重当时,史载一次他背靠木柱奋笔疾书,突降大雨,雷电击碎木柱,烧焦了他的衣服,他神色不变,挥笔不止。但尚书郎傅嘏品评他:“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史书里也的确看不到夏侯玄有什么业绩,只有正始五年与曹爽一起发动征蜀的“骆谷之役”而大败的记录。不过他的名士风度还是很足——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尤其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开创了魏晋玄学,为玄学领袖。他在东市被斩时,神色不变,举动自若,年四十六。

当年曹爽被灭,屯军陇西的征蜀护军夏侯霸与任征西将军的夏侯玄同被征召回京。一向与曹爽交厚的夏侯霸知道回去凶多吉少,想让侄子夏侯玄一起叛魏投蜀。夏侯玄说:“我怎能为了苟存而投降敌国呢?”

夏侯霸投蜀去了,保住了一条命;夏侯玄奉诏回京,血溅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