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质疑问难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质疑问难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谁能举几个质疑问难的例子

孟子雄辩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庄子思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天,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此游览,庄子对惠子说:“你看水里的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这些鱼非常快乐。”惠子不太同意庄子的说法,就反问:“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反驳:“那你也不是我,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抓住不放:“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可你当然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这个论证完全了。”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体会到所谓“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纯概念思考”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是,这些还不够,庄子接下来的对答将思辨发挥得淋漓尽致:“且慢,我们看一看事件是如何开始的。惠子你刚才说的:‘你怎么能知道鱼是快乐的呢?’这句话就因为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所以才来问我。因此,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在濠水河的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

怎样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中,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引导问难机智,明确质疑主旨

其实,每个儿童生来就有探究反射的机能,这种反射表现为好奇心和求知欲,遇事总喜欢问“为什么”。但是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采取班级授课制,班级人数多,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质疑没有适当的引导,就会出现学生问题提得肤浅,缺乏思维深度;提的问题过于繁杂,不能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等现象,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且,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动状态的外部表现,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的初步呈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排除疑难,解决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提高质疑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揭示问难做法,养成质疑氛围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敢疑敢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疑敢问,积极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容易对老师产生恐惧而不敢提出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会担心提的问题不合适,会招人笑话而不敢提问题,这些习惯表现无疑将阻滞着学生的创造心向和创造思维品质的激发和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回答有误。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勇气。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疑会问。

1.质疑问难的方法

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为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还应教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方法。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从最基本的问题质疑,

(2)从课题入手。

(3)从方法上质疑。

(4)从原因上质疑。

另外,还可以从结论(概念)质疑,例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结论中,为什么要用“只”字,少了这个“只”字行吗?又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为什么单位“1”的“1”要加引号?

2.质疑要从低年级抓起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年级中采用质疑的手段进行教学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是低年级学生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认知和组织思维、扩展思维的能力较低,分析思考能力较差,但是胆子相对较大,你让他们提问题,他们会乐此不疲,但是问题也往往提不到点子上,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质疑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呢?

作为教师,首先要表扬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所提的问题的闪光点要及时作出具体的肯定。对于提出了好问题的学生,不仅要对其进行大家都羡慕的表扬或奖励,还要带着学生分析问题具体好在哪里,怎么好法。使这些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在其他孩子心中成为一种榜样的作用,而且在孩子的心中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原来提问题就要提这样的问题。

而且对于低年级学生,往往是有了教师的“质”,才能引出学生的“质”。如在第四册教材的第43页开始的例3、例4、例5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先复习了数的组成和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然后设疑:“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常常可以利用旧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那这些旧知识对我们这节课学习新知识有什么作用?该怎么用呢?”这么一问,孩子的兴趣上来,对学习的热情一激即发,所以当例3的400+300等例题一出示,虽然老师没教,孩子们已立刻能把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沟通起来,都能清楚地看到和以往整十的加减法一样,实际上也是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后面的单位是“百”或是“千”。例3的成功激励着学生很轻易就完成了例4例5的学习。可能是这几个例题学得顺畅,学生认识很深刻,到了例6“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的教学,就有孩子浑然不顾教师安排复习部分的暗示,提出计算320+40的另一种想法,他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320+40其实就是32个十和4个十在相加,等于36个十,也就是360,所以320+40=360。”这显然是个很有质量的问题,虽然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难度,计算起来不一定简便,但是它暗示了这个学生能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单位的数“这一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中,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是学习能力的飞跃。

此外教师要吃透教材,紧紧把握教材内容的迁移作用,引导和示范如何质疑。最重要的还是把培养学生质疑意识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去。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善疑善问

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内容、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这样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措施。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善疑善问。

另外,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差生质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自身智力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难以走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程序中。而且即使不懂,他们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一不留神,可能会导致他们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的差距拉得更大,以后问题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所以教师尤其要鼓励低差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兼顾“两头”,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长期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三、培养问难习惯,提高质疑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素质教育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使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的气氛中学习、成长,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怎样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中,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引导问难机智,明确质疑主旨

其实,每个儿童生来就有探究反射的机能,这种反射表现为好奇心和求知欲,遇事总喜欢问“为什么”。但是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采取班级授课制,班级人数多,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质疑没有适当的引导,就会出现学生问题提得肤浅,缺乏思维深度;提的问题过于繁杂,不能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等现象,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且,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动状态的外部表现,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的初步呈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排除疑难,解决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提高质疑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揭示问难做法,养成质疑氛围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敢疑敢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疑敢问,积极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容易对老师产生恐惧而不敢提出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会担心提的问题不合适,会招人笑话而不敢提问题,这些习惯表现无疑将阻滞着学生的创造心向和创造思维品质的激发和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回答有误。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勇气。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疑会问。

1.质疑问难的方法

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为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还应教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方法。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从最基本的问题质疑,

(2)从课题入手。

(3)从方法上质疑。

(4)从原因上质疑。

另外,还可以从结论(概念)质疑,例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结论中,为什么要用“只”字,少了这个“只”字行吗?又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为什么单位“1”的“1”要加引号?

2.质疑要从低年级抓起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年级中采用质疑的手段进行教学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是低年级学生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认知和组织思维、扩展思维的能力较低,分析思考能力较差,但是胆子相对较大,你让他们提问题,他们会乐此不疲,但是问题也往往提不到点子上,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质疑的教学手段,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呢?

作为教师,首先要表扬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所提的问题的闪光点要及时作出具体的肯定。对于提出了好问题的学生,不仅要对其进行大家都羡慕的表扬或奖励,还要带着学生分析问题具体好在哪里,怎么好法。使这些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在其他孩子心中成为一种榜样的作用,而且在孩子的心中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原来提问题就要提这样的问题。

而且对于低年级学生,往往是有了教师的“质”,才能引出学生的“质”。如在第四册教材的第43页开始的例3、例4、例5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先复习了数的组成和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然后设疑:“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常常可以利用旧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那这些旧知识对我们这节课学习新知识有什么作用?该怎么用呢?”这么一问,孩子的兴趣上来,对学习的热情一激即发,所以当例3的400+300等例题一出示,虽然老师没教,孩子们已立刻能把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沟通起来,都能清楚地看到和以往整十的加减法一样,实际上也是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后面的单位是“百”或是“千”。例3的成功激励着学生很轻易就完成了例4例5的学习。可能是这几个例题学得顺畅,学生认识很深刻,到了例6“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的教学,就有孩子浑然不顾教师安排复习部分的暗示,提出计算320+40的另一种想法,他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320+40其实就是32个十和4个十在相加,等于36个十,也就是360,所以320+40=360。”这显然是个很有质量的问题,虽然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难度,计算起来不一定简便,但是它暗示了这个学生能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单位的数“这一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中,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是学习能力的飞跃。

此外教师要吃透教材,紧紧把握教材内容的迁移作用,引导和示范如何质疑。最重要的还是把培养学生质疑意识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去。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善疑善问

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内容、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这样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措施。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善疑善问。

另外,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差生质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自身智力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难以走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程序中。而且即使不懂,他们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一不留神,可能会导致他们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的差距拉得更大,以后问题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所以教师尤其要鼓励低差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兼顾“两头”,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长期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三、培养问难习惯,提高质疑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素质教育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使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的气氛中学习、成长,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之后。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于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不会去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质疑问难能力还比较弱,学习主动性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打造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多种疏导措施,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小孩子活泼好动,许多爱动脑的孩子常常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但能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积极思维、质疑问难的习惯。有些学生思想懒惰,不愿思考,有些学生心中有疑,却羞于启齿。这些都成为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障碍。对此,我做了以下疏导措施:1、强化质疑意识。首先从思想上宣传质疑的好处,告诉他们,疑是思维火化,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并要求他们把爱因斯坦的名言: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意义也大。当作座右铭。同时还在课堂上多次申明强调:老师最喜欢上课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发言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看自己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和同学商量。谁提得问题多,提得有价值,谁就能评为智慧星。而那些不爱动脑筋不愿提出疑问的同学则是思想上的懒汉。而谁愿意被称作懒汉呢?久之,一部分胆大的学生开始敢于主动举手提问,而且少数后进生也开始不甘落后,跃跃欲试,来体验被表扬的乐趣。2、注重言辞鼓励。小学生心理比较单纯、幼雅。老师一句肯定或表扬的话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减少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反之,则会挫败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他们自我表现的勇气。因此,教师注意用赞扬的语气加以肯定,用热情的语言加以鼓励。即使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很有价值,或者比较浅显,浮于表面,甚至是滑稽可笑的,教师也不要随便进行批评,而是应首先肯定学生的敢于提问的勇气,再委婉地提出改进的意见。从而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和谐。3、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动脑成果都非常重视,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对待。首先要认真听,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一问题,不论质量高低,不分深浅与否都要耐心听取,并及时进行研究,适当作出评价。切忌简单粗暴的打断,而是应该听完,注意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及积极参与的学习精神。其次教师要尽量解决学生的问题。试问:学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质疑问难的意义何在?学生的问题经常把老师难住,老师的威信何在?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设计时全面细致,勤看教辅资料,还要有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态度。二、教给质疑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生克服了提问的心理障碍,并不代表他们已具备了质疑问难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此类状况:课堂上让学生提问,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或所提问题过于分散,无序,或提问非常活跃,但问题浅显明了,没有一定的价值,甚至爱钻牛角尖,稀奇古怪的问题把老师给难住。因此,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方法的指导,也是关键的一环。我的做法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训练,把方法指导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1、预习质疑。在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摘录到预习本上,或针对文章中不明白的地方作上特殊记。为了减少预习质疑的盲目性,在布置预习时,加强了质疑的针对性。比如布置预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并摘录下来,再阅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课堂上检查时,学生非常踊跃,所提问题概括如下: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含义吗?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学生带着一系列的疑问预习课文,学习更具有主动性。不但激发了学生兴趣,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质疑能力。此外,在布置预习质疑时,我因课文而异,分别要求学生从课文的语句发问,从重点自然段发问,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从标点符发问等。在预习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拿自己预习本与课后习题作对照,看自己所提疑难问题是否与书上的问题相吻合,以提高学生质疑兴趣。2、精读质疑。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往往还存在障碍,而学生自己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所以教师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引导:(1)从字词句发问。如教学《凡卡》一课中第八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表示动作的词,并作出记,然后让学生自己质疑发问: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些不同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自己有什么感受等等。随后老师再让学生思考,并想像文章所描写的画面,从而体会凡卡悲惨遭遇。(2)从教学重点、难点提问。教学重点、难点往往也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地地方。教师在教学时首先提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思维,提出疑问。例如《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上下文,提出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通过朗读质疑,有的学生问道:课文说小女孩和奶奶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有的学生问道:小女孩为什么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呢?还有学生问道:文章结尾用了两个幸福,小女孩死得那么惨,为什么还用幸福?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认真。当然,各个年级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可以字词的音、形、义发问为主。对于高年级可从文章的中心、写作特点等方面发问,但教师必须熟悉《课标》的基础上自行把握。3、总结质疑。一篇课文学习完后,进入总结赏析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重要时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可以让他们再回顾全文,看还有没有问题提出来商讨。这时,学生的疑问一般能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甚至能起到巩固新知,使理解更深更远的作用。如学完《凡卡》一课后,学生得出了如下问题:(1)凡卡一边给爷爷写信一边回忆乡下生活,凡卡在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2)爷爷会收到凡卡的信吗?会把凡卡接回家吗?(3)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对第(1)个问题,我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把信的内容与回忆的部分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对凡卡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对第(2)个问题,我让学生读写信封的那四个自然段,再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信封上没写明具体,爷爷肯定收不到信,肯定不会来接他。即使收到信,但在当时沙皇的黑暗年代,凡卡悲惨命运仍不可改变。对于第(3)个问题,我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合理想象,以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为主题,进行一次小练笔。三、提高问题质量,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的提问往往是空洞、无序的。要想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倘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对学生赞许、称赞和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对于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作出肯定。通过教师的评价,或让学生说出质疑思路等加以鼓励。以提高问题质量。如在教学《怀念母亲》一课时,有学生问:作者想到故乡,想到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感到凄凉,但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我首先肯定学生的问题问得好,并让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了作者身处异乡,感到自己与母亲距离远了,与祖国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里有忧愁,有思念;但通过时常的怀念,又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多了一丝安慰,一份甜蜜。然后我又要求这位学生说说他是怎么思考的。这位学生说,凄凉是寂寞冷落,凄惨的意思。既然感到凄惨为什么又有甜蜜呢?这种从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的思维方式无疑给其他学生一个很好的启发。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引导学生多方面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自我力量的存在,从而有效地增强学习的自我意识和信心,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

在词典中,“质疑”的意思为:请人解答疑难;“问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两者合在一起,意思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很有必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首先应更新观念,树立“提问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的认识。可是我们的学生,他们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在质疑问难上,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关键处。“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提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体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有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二、做好提问前的准备工作,做到“有备而问”、“有思而疑”

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属于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

三、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从根本上杜绝“无疑而问”

1.从课文关键处质疑问难

所谓课文关键处,应是课文主旨的集中体现,是作者意向情感的凝聚点,也是洞察全文的突破口。它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又可以是文章看似“矛盾”之处。例如:

——学了《掌声》,有学生产生疑惑:“小说明明是写英子,为什么以‘掌声’为题?”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关键处质疑问难,不仅能充分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带动全体同学迅速进入课文情境,而且有利于让学生领悟课文关键处对表达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升华,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一环。

2.从课文“留白”处质疑问难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地方是作者独具匠心而留下的艺术空白,这些“笔未到而意到”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处,往往能成为激发思维、驰骋想象的益智因素。例如:《看不见见的爱》一文结尾处,“我听见一声清脆的玻璃瓶破裂的响声”,这代表着什么?小男孩后来又会怎么样呢?

语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留白”处质疑问难,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反复咀嚼、品味课文“留白”处所造成的朦胧的美学境界时,会产生无限的意趣,这对刺激学生的积极思维、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从课文“无疑处”质疑问难

课文中有些语句、段落或情节等,学生阅读不觉得有疑问,往往一瞥而过,而这些“无疑处”有时却是理解课文的枢钮,或者是容易发生差错的要端。语文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在课文“无疑处”质疑问难,既可激发学生深思,深思后释疑又可促进学生求得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倘若能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并给质疑问难创设良好的环境,善于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激疑促思的适宜点拨,又注意教会学生质疑间难的技巧,那就能大大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久而久之,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大胆思维、认真深思、反复多思的好习惯,不仅勇于对课文的内容质疑问难,而且敢于对教师的讲授质疑问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质疑问难`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词目】质疑问难

【拼音】zhìyíwènnàn[1]

【释义】质疑:请人zd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内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出处】《汉书·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有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容

【示例】我们数学老师讲课生动活泼,常常采用质疑问难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