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及解释

  • 关于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狐假虎威

一、刻舟求剑

白话释义: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翻译: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二、守株待兔

白话释义: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朝代:汉

作者:王充

出处:《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翻译:就像守株待兔一样;藏身于破置的小路

三、画蛇添足

白话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四、叶公好龙

白话释义: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朝代:汉代

作者:刘向

出处:《新序·杂事》叶公好龙

翻译: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五、狐假虎威

白话释义: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狐假虎威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很多,比如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等。

扩展资料:

成语解析:

一、坐井观天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白话文:“坐在井,看天,说是小的,不是天大小的。”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二、井底之蛙

【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白话文:“井底之蛙不可以谈论大海的,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三、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白话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四、狐假虎威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文:虎求百兽而吃的,得到狐狸。老虎认为这样……,所以就跟他走。兽见之都跑,老虎不知道野兽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怕狐狸呢。”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五、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坐井观天

百度百科-井底之蛙

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百度百科-狐假虎威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后生可畏、程门立雪、别开生面、白头如新、不遗余力、髀肉复生、三人成虎、不贪为宝、一丘之貉、天经地义、为虎作伥、雕虫小技等。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战国时期《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翻译:

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2、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白话翻译: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3、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无其酒。”

白话翻译: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

寓言故事成语来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源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百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度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

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问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守株待答兔

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在地里干活,忽然从远处跑来一只兔子,它十分慌张,一不?小心就撞在树桩上死了。农夫很高兴,捡起这只死兔子回家美美地饱餐一顿。他想每天都?有这样的好事就好了,于是他放下农具整天守在那颗树下,一无所获。

掩耳盗铃(yǎněrdàolíng):

【解释】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故事】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杯弓蛇影(bēigōngshéyǐng):

【解释】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处】《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人作客饮酒,见酒杯里有条蛇,喝后吓得病了。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他的病就好了。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形容人神经过敏。

【故事】晋朝河南人乐广十分好客,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会他,朋?友说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来后就生病。乐广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来是?挂在墙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闻知后就病愈。

望梅止渴(wàngméizhǐkě):

【解释】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传令下去说前边?有一梅林,时下正是产梅子的季节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气大振而快速前进。

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亡羊补牢(wángyángbǔláo):

【解释】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故事】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坐井观百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1.坐井观天?[zuòjǐngguāntiān]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度

2.井底之蛙?[jǐngdǐzhīwā]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知窄的人。

3.刻舟求剑?[kèzhōuqiújiàn]

舟:船。求:寻找。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4.狐假虎威?[hújiǎhǔwēi]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道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5.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内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容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杯弓蛇影

晋朝河南人乐广十分好客,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会他,朋友说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来后就生病。乐广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来是挂在墙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闻知后就病愈。

2、门可罗雀

汉朝廷尉翟公的府第总是车来轿往,热闹非凡。翟公自身还养了一些门客,皇帝听信谗言把翟公的官职撤了。平时那些称兄道弟的纷纷改变态度。门客也各走东西,门前非常冷清,鸟雀飞舞,张网就能捕捉到。后来他官复原职就不与他们往来。

3、庖丁解牛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4、饮鸩止渴

东汉时期州郡长官宋光为人正直,秉公办案,得罪了皇亲国戚,被诬陷入狱,他的外甥霍决定为舅舅伸冤,就在申辩信中写道:“宋光不会冒死去篡改诏书,那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大将军梁商看中霍的才识就亲自向皇帝汇报救了宋光。

5、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的派遣,带和氏璧出使秦国,而能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拜为上卿。武将廉颇受不了,多次想找蔺相如的茬,蔺相如以国事为重避免了矛盾。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后来成为刎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