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萧规曹随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萧规曹随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萧规曹随,“曹”指谁﹖

“曹”抄指的是曹参。

曹参(音cān,?—前190年),字敬伯,汉族,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袭二位相国。秦二世元年(前209),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知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道

萧规曹随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读音:xiāoguīcáosuí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这》:“参代百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译文: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所有的事务都没有改变的,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

用法:主谓式;作度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因循守旧

拼音:yīnxúnshǒ知ujiù。

释义:意思是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出处:东道汉班固《汉书·循吏传序》:“内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译文:光死守老一套,不求革新,没有任何改动作为。

2、固步自封

读音:gùbùzìfēng。

释义: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是故步自封的同义词。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译文:以前,有一个人向邯郸的人学习走路,还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态,却又忘记了原来自己容的走路方式,于是只能爬着回去了。

萧规曹随的意思是: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萧规曹随:[xiāoguīcáosuí]

基本解释

1、【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这》:“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来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隤。”

2、【语法】:主谓式;作谓源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3、典故背景:汉朝刚刚建立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如此,因此曹参审时度势,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遂百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拓展资料:

1、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依靠改革,那种萧规曹随的态度是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的。

2、上任部长订立的制度不错,我决定萧规曹随,不再更改了。

3、萧度规曹随固然省事,另辟蹊径却另有一番乐趣。

3、我决定今后公司的政策不再萧规曹随,而是全盘创新

4、自他上任以来,一切行事都依照旧章,萧规曹随。

5、上任部长订立的制度不错,我决定萧规曹随,不再更改了。

萧规曹随??[xiāoguīcáosuí]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百,死后,曹参做了度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出处

汉·扬雄《解回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答奇;功若泰山;响若坻X。”

萧规曹随是怎样的典故?

我们的能力不如前人的时候,不妨就按照前人的方式去做。

惠帝即位第二年,年老的相国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还问他将来谁来接替他合适。

古代风景画萧何不愿意表示意见,只说:“谁还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下呢?”

汉惠帝问他:“你看曹参怎么样?”

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沛县的官吏,跟随汉高祖一起起兵。两个人本来关系很好,后来曹参立了不少战功,可是他的地位比不上萧何。两个人就不那么和好了。但是萧何知道曹参是个治国的人才,所以汉惠帝一提到他,他也表示赞成,说:“陛下的主意错不了。有曹参接替,我死了也安心了。”

曹参本来是个将军,汉高祖封庶长子刘肥做齐王的时候,叫曹参做齐相。那时候,天下刚安定下来,曹参到了齐国,召集当地的父老和儒生一百多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理百姓。这些人说了一些意见,但是各有各的说法,不知听哪个才好。

后来,曹参打听到当地有一个很有名望的隐士,叫盖公。曹参把他请了来,向他请教。这个盖公是相信黄老学说的,主张治理天下的人应该清静无为,让老百姓过安逸的生活。

曹参依了盖公的话,尽可能不多去打扰百姓。他做了九年齐相,齐国所属的七十多座城都比较安定。

萧何一死,汉惠帝马上命令曹参进长安,接替做相国。曹参还是用盖公清静无为的办法,一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什么也不变动。

有些大臣看曹参这种无所作为的样子,有点着急,也有的去找他,想帮他出点主意。但是他们一到曹参家里,曹参就请他们一起喝酒。要是有人在他跟前提起朝廷大事,他总是把话岔开,弄得别人没法开口。最后客人喝得醉醺醺地回去,什么也没有说。

汉惠帝看到曹相国这副样子,认为他是倚老卖老,瞧不起他,心里挺不踏实。

曹参的儿子曹窋,在皇宫里侍候惠帝。惠帝嘱咐他说:“你回家的时候,找个机会问问你父亲:高祖归了天,皇上那么年轻,国家大事全靠相国来主持。可您天天喝酒,不管事,这么下去,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看你父亲怎么说。”

曹窋趁假期回家去的时候,就照惠帝的话一五一十跟曹参说了。

曹参一听,就上火了,他骂着说:“你这种毛孩子懂得个什么,国家大事也轮到你来啰嗦?”说着,竟叫仆人拿板子来,把曹窋打了一顿。

曹窋莫名其妙地受了责打,非常委屈。回到宫中向汉惠帝诉说了经过。

汉惠帝也感到很不高兴。

第二天,曹参上朝的时候,惠帝就对他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叫他说的,你打他干什么?”

曹参向惠帝请了罪,接着说:“请问陛下,您跟高祖比,哪一个更英明?”

汉惠帝说:“那还用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

曹参说:“我跟萧相国比较,哪一个能干?”

汉惠帝不禁微微一笑,说:“好像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陛下说的话都对。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定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照着办,不要失职就是了。”

汉惠帝这才有点明白过来。

曹参用他的黄老学说,做了三年相国。由于那时候正在长期战争的动乱之后,百姓需要安定,他那套办法没有给百姓增加更多的负担。因此,当时有人编了歌谣称赞萧何和曹参。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萧规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