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孔孟之道的意思及解释

  • 形容成语孔孟之道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语词典大全

孔孟之道是什么思想

孔孟之道

【读百音】kǒngmèngzhīdào

【解释】指以孔子、孟子为度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崇尚问“周礼”;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

【出处】《三答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答明公耶?”

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为什么鲁迅说孔孟之道吃人,本人文化程度不高、不太懂,谁给我通俗易懂的讲讲,让我明白

简单说,过度地推崇“孔孟之道”肯定是害人不浅的,因为过度被推崇的“孔孟之道”意味着吃人的礼教,意味着社会进步的停滞。

第一,之所以说“孔孟之道”害人是因为“二十四孝”害人。

李敖写过一篇《中国女人割股考》,从各类作品和州府的地方志中摘取了女性割股饲亲的事例,总计620个。李敖的统计,最早的是唐穆宗长庆三年冯氏割股给母亲治病,最晚的是胡适的老妈冯顺弟割下左臂上的肉喂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胡适的舅舅。春秋时期介子推割肉给晋文公重耳充饥没算在内,古时候的割股饲亲是把肉当做药来用的。鲁迅在《狂人日记》里说的“吃人的礼教”,根源就在这里。……

第二,之所以认为“孔孟之道”害人,是因为“孔孟之道”衍生出的是森严的等级制度。

强调仁义,强调以德治国,这并不是一种错误。但是,怎样实行呢?孔子的时代已经“礼乐崩颓”,孟子的时代已经没有了仁义,列国争霸,斗得是阴谋诡计和铁血征战,到了汉代,“独尊儒术”尊的是什么?尊的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是阴阳家的一套理论,和孔子代表的儒无关。

“孔孟之道”的仁义演化成什么制度?宗法、宗族制度。这是一套强调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尊贵者利益大于低贱者利益的制度。《弟子规》的核心思想讲的就是遵从。但社会现实呢,是《增广贤文》里的世界,是“人情薄似纸”的。清代统治者对孔孟之道的强调更胜于之前的朝代,结果是气性、血性的消失,人人都变成一副奴才样。

第三,之所以认为“孔孟之道”害人,是因为“孔孟之道”为了尊古非今不讲事实。

建国后出土的《竹书纪年》表明尧舜禹禅让是假的,这对于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的思想来说是毁灭性的的打击。古时候的人并不比现在的人更有道德,靠道德并不能实现古时候的“美好生活”。老祖宗再厉害,技术和思想上也不会比现代人更了不起,后人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应该踩着前人的足迹走的更远,而不是匍匐在前人的脚下舔土吃,踩着前人的足迹绕圈子。……

第四,之所以认为“孔孟之道”害人,是因为“孔孟之道”是厌恶劳动创造的。

子有说“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好逸恶劳的事实被说成了脑力劳动者具有天然的统治权力,这样的思想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

无论我们怎样美化“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本文今日头条/知我君受字数限制节选。

什么是孔孟之道?

中国走了一条与西方社会不同的路。中国王权统治与人权思想的磨合期是在长达五六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进行的。经过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最后形成封建极权专制政治体制。春秋战国那几百年间,中国与当时的西方国家一样,都是思想产出最繁荣的时代。在希腊,有柏拉图等一大批文人学者创造了灿烂的古希腊文化。在中国,诸子百家纷纷登台,各种人权思想、国民待遇的见解五彩纷呈,但最后被归纳成几家,铸成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文明。

对中国社会后来几千年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这一思想派别之所以成为后来中国主要的统治思想和文化主流,完全是中国社会特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统治者和人民共同选择的结果。因为只有儒家学说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迎合了王权统治的需求。孔子的“循道”思想除了有遵从自然规律的思想,还有封建等级思想。在这一点上,孔子与柏拉图有着相似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自然权利在春秋战国期间始终没有出现,或许有这种思想的书籍已被秦始皇烧掉。思想家们只是将精力集中在对自然法则“道”的探索上。对人的自然权利、人的本性似乎没有多少强调。这是中国历史最遗憾的事。缺少对人的权利要求,那么剩下的只能是对帝王和统治秩序的服从。孔子在一番悲叹之后,也不得不顺从了现行政治。

尽管孔孟之道在中国拥有强大的惯性的感情传统,但坦率地说,我对这一学派褒奖有加,并且有时产生厌恶之心,主要是在这一学说中,普通人格被规定得太低卑。不要说平民百姓,连士大夫在君王面前也都象奴才一样。例如,孔子上朝时:“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蹙踖如也。”[见《论语·乡党篇》。]此段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孔子弯腰耷拉头地走进朝廷大门,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好象没有容身之地。站,不站在门中间,走,不踩在门槛上。经过国君座位时,脸色变得更加严肃,脚步也加快了,说话好象中气不足。提起衣下襟走上朝堂,显得小心谨慎。憋住气好象没有呼吸一样。出堂,走下一台阶,才舒缓面容,显出快乐的样子。下完台阶,快步走着,象鸟儿舒展着翅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显出恭敬不安的样子。”

从这一段历史记录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待遇。为什么中国君臣之间的待遇总是要下跪,而西方国家历史上一些君臣间的待遇是单腿下跪?为什么到了近代,欧洲一些国家的君臣晋见礼仪变成鞠躬,而中国仍然是三跪九叩?这些待遇的演变反映了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内容。不管怎么说,当我第一次在《论语》上见到孔子的这一段描写后,对孔子的奴颜婢膝特别反感。尽管孔子有“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一类的人格说教,但这都是针对君子而言的,普通的小民百姓不在话下。他的一部《论语》给后来的中国起到很大影响。中国的奴才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人的性格被这一伦理塑造了几千年,形成了一种奴性十足的性格以及忠君思想,实在可悲。当然,《论语》既有糟粕,也有精华,糟粕就是低下的奴性。可以说今天中国人的性格中某些因素主要是来自儒家学说的塑造。

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中国人谄媚虚伪的卑劣性格在王权专制的环境下不断产生和发展。齐国国王手下一名叫竖刁的官员为了不让齐桓公怀疑,自己割掉自己的生殖器已便于侍奉齐桓公。或许出于君王的残暴和淫威,小民百姓不得不转向服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尊严与人格。人格待遇是十分重要的。人并不象动物那样吃饱喝饱便可以满足,还有精神上的需求,荣誉和尊严上的要求。因此,观察各国的人格待遇特别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待遇。中国在历史上便是一个人格待遇比较低的国家。

到了今天,我最怕看的就是反映帝王将相故事的中国历史片。一听到什么“奴才在”、“小人不敢”、“主子吩咐”之类的话,就充满厌恶和反感。说来也奇怪,最近这些年,中国冒出了一大批反映清朝皇帝的历史电视剧,一大批文人津津乐道封建文化,一大批观众沉浸在对低卑的人格待遇的欣赏中。看看我们的主流媒体在黄金时段已经播出多少封建剧了,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宰相刘罗锅、和珅、余成龙等不计其数。已经进入21世纪了,中国人仍然沉浸在这种丑陋的封建奴才文化之中。由此可见封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多么牢固!由此也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社会的国民素质。

统治阶级为了使人民培养出这种奴性,历来倡导儒家学说的社会教化,四书五经成了中国人出生之后的必修课。但有教化就会有反教化。人类真正的本性是反奴役,反奴性,渴求自由、平等和尊严。这种发自人本性的要求在历史上每每通过人民起义和反抗表现出来。

我对孔子最大批判就是他对人格待遇的分裂。在他的意识里,人没有天生的平等,只有小人和君子两类,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待遇。这与比他稍晚一点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思想迥然不同。耶稣认为人类在上帝面前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上帝对人类一视同仁,因此,人类之间没有高低贵贱,即使存在着财产和权力上的差别,在人格上也是一样的。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穷人即使穷,在人格上也没有对富人低下的心理。说到底,耶稣代表的是广大的贫苦大众,耶稣是在为社会弱势群体寻找精神支柱和心理尊严。而孔子是没落贵族,骨子眼里充满了高低尊贵的等级观念。这种人创立的学说怎么能有平等精神,怎能不被统治阶级所看中,所利用,怎能不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和统治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便是生动的说明。

从理论特征上说,耶稣代表的是普通法,孔子代表的是成文法。普通法倡导的是人世间一种普遍的原理和普遍的权利。成文法规定的是具体的权利和分等级的权利。基督教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基督文明与儒教文明由于内质的不同,直到今天仍然在发生着摩擦和冲突。这种摩擦便发生在人的基本待遇上,人格平等和公民权利上。但在春秋战国期间,中国人思想自由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还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例如,孟子尽管是孔子学派的弟子,但他的思想与孔子有很大的不同。在孟子那里,人民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格的尊严得到了突出的显示。

孟子可能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但从小经受了良好的教育。古代有“孟母择邻”一说,因此,在孟子的思想里,突出体现了平民和人权的思想。孟子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告诉统治者们,要爱民,要认识人民的重要性。鉴于孟子的教导,唐代开国皇帝李世民得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结论。因此,爱民、重民的思想在以后的封建帝王统治思想中有了一席地位。

特别是孟子一扫孔子卑躬屈膝的样子,提出了大丈夫的概念,养浩然正气的概念。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见《孟子》第六篇·腾文公下]孟子的这段话多少弥补了儒家不光彩的人格表现。如果中国历史能按孟子的理论发展下去,后来在人权方面可能也会好得多。但孟子的民本思想,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帝王的统治。与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中国古代似乎没留传下来人权思想和法治思想,只有民本思想、君权思想和人治思想。我估计这是历史的假象。如果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能全部保留下来,一定会发现大量的人权思想。只是由于秦始皇焚书的一把火,将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付之一炬。封建君主残暴的屠刀,四百多名儒士的被坑杀,打断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骨,灭绝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