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水月观音及解释

  • 关于成语水月观音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水月观音的寓意是什么?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

成语解释

成语:水月观音

【拼音】:shuǐyuèguānyīn

【解释】: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成语典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吴宫西子不如,楚国南威难赛。若比水月观音,一样烧香礼拜。★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

◎菩萨púsà

(1)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2)[Buddha]:泛指佛

(3)[Buddhistidol]: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4)[akindheartedperson]: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释迦牟尼

释义:(1).佛教名词。

【出处】: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

释义:(2).指人们崇拜的神灵偶像。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只有两个小菩萨名‘包公老爷’者,被一个老年农民抢去了,他说:‘莫造孽!’”大慈大悲南海观音菩萨

释义:(3).比喻心肠仁慈的人。

【出处】:《红楼梦》第五五回:“他们瞅着大奶奶是个菩萨,姑娘又是腼腆小姐,固然是托懒来混。”《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两位老爷菩萨,救命恩人,舍得花银子把我救出火坑。”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

佛学:

【水抄月观音】

(梵Ta^n?s/ri^)

三十三观音之一。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zd如水中之月云云。

水月观音的图像在敦煌千佛洞中曾被发现。法国罗浮宫美术馆收藏有其中最古老的一种,相传是唐代中叶所作。

古代被称为水月观音 是谁

你说的“水月观音”是佛教绘画四样式的一百种吗?

是由唐代周昉所创。其佛教绘画被誉为“衣裳劲简,色彩柔丽。菩萨端庄,度妙创水月之体”。故而被称为“水月观音”或“周家样”。

四样式还有:知

张家样:南朝张僧繇所创,其佛教人物面相比较丰腴饱满,故称“面短而艳”

曹家样:北道齐曹仲达所创,人物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这种风格特征主要回受印度笈多王朝影响。被称为“曹衣出水”。

吴家样:唐代吴道子所创,他用笔“挥霍如莼菜条”,圆答转飘举,任务衣带犹如凌风而动。故称"吴带当风“。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的呈现的宝相用工笔画出,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至今,苏杭一带的民间所供仍以水月观音居多。

三亚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为其设有道场。

水月观音菩萨与滴水观音菩萨

水月观音之由来,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与中唐画家周窻有关。周窻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布稰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三十三观音之一。晚唐五代时期,水月观音像已在各地寺院壁画中能够见到。北宋以后,水月观音的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后世观音造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在佛经中寓意佛法皆无实体。身后的一轮圆月可以说是水月观音的标志。水月观音往往面容娇美,体态婀娜多姿,雍容典雅,充满了智慧和慈爱。

滴水观音的由来

话说有一年,阳翟(今禹州市)一带大旱。只见烈日炎炎,大地龟裂,禾苗枯黄。一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驾祥云闲游到此,看到此情此景,善心大发,要施法降甘霖下场透雨,拯救阳翟黎民百姓。

观世音想:“东海水深,取之不尽,何不用它一用?但天高路远,用什么东西把水盛过来呢?”想到这儿,观世音俯身往下一看,只见阳翟城东北角古钧台处烟雾弥漫,火光冲天,是一处窑场。听说这里出产一种宝瓷,用宝瓷盛水不就很好吗?

观音菩萨来到一个窑户门口,轻叩柴门,开门的是一位姑娘,名叫彩虹。彩虹认出是观音菩萨,跪倒就拜,请求观音菩萨快救阳翟黎民百姓。观音菩萨说:“我就是为这事来的,快起来吧。把你家的钧瓷宝瓶借给我用用。”彩虹一听,高兴极了,赶忙回屋拿出一个精美的钧瓷宝瓶,并一再说要把这个宝瓶奉送给观音菩萨。观世音见她心诚,就愉快地收下了。

观世音来到东海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嘴里念念有词,只见一股水直冲上来,钻进宝瓶口里。观世音用宝瓶吸罢水,返回到阳翟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开始行雨。宝瓶里每往外滴出一滴水,就化作倾盆大雨,宝瓶里不停地滴水,大雨不停地下。地里的庄稼喝足了水,禾苗儿直挺挺地往上长,变得绿油油的。阳翟城的黎民百姓奔走相告,感谢观音菩萨降下甘露。彩虹看得真切,观世音手持宝瓶滴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观世音看雨水已经下足,就收起宝瓶,驾着祥云到其它地方普度众生去了。

雨过天晴,各家各户又开始照常干活。彩虹姑娘有心思,她照原先送给观音菩萨的那个瓶样,又烧制了许多瓷瓶,并取名叫“观音瓶”。她又费了九十九天的工夫,精心塑成了一尊观音滴水的塑像,烧制成钧瓷。奇怪的是,这尊观音像刚出窑,手上的宝瓶就开始滴水,一滴一滴的,滴滴不断。人们都说:“观音菩萨又显灵啦!”有了滴水观音和她手上的那个观音瓶,阳翟一带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富裕的生活。

由于观音瓶能给人带来好的收成,所以,观音瓶又叫“丰收瓶”。

中国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多是唐以后逐渐定型流传至今的。三十三观音的形象,则为中国古代画家依据流传故事而精心创作的。三十三观音是:(1)杨枝观音:造型为立像,手持净瓶、杨枝,常戴女式风貌和披肩长巾。(2)龙头观音:造型为云中乘龙。(3)持经观音:坐在崎岖岩石上,手持经卷。(4)圆光观音:合掌坐于岩石上,身后现圆光火焰。(5)游戏观音:乘五色云,左手放于偏脐处。(6)白衣观音:身披白衣,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7)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8)泷见观音:坐岩石观赏瀑泉。(9)施药观音:手持药草。(10)鱼篮观音:手提鱼篮。(11)德王观音:趺坐于岩畔,左手置膝上,右手持树枝。(12)水月观音:法相现身月色水光中。(13)一叶观音:乘一片莲花飘于水面。(14)青颈观音:坐于断岩,右膝立起,右手置膝,左手扶岩壁。(15)威德观音:坐岩畔,左手执金刚杵,右手持莲花,作观水状。(16)延命观音:头戴宝冠,或着白衣,手持草药赤柽柳。(17)众宝观音: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在弯膝上,身挂宝物。(18)岩户观音:在山洞中打坐,欣赏水面。(19)能净观音:伫立海岩边上,望海沉思。(20)阿耨观音:左膝倚于岩上,两手相交,眺望海景。(21)阿摩提观音:三目四臂,乘白狮,身有光焰,天衣璎珞,手持宝棍,怒目瞋容。(22)叶衣观音:四臂,身披千叶衣,头戴宝冠,冠上有无量寿佛像。(23)琉璃观音:乘一片莲叶,双手捧琉璃壶,轻浮水面。(24)多罗观音:直立乘云,合掌持青莲花。(25)蛤蜊观音:乘蛤蜊上,或居于两扇蛤蜊壳中。(26)六时观音:左手执摩尼宝珠,右手持梵策,立像,常作居士装束。(27)普慈观音:头戴天冠,身披天衣,立于山岳之上,为大自在之化身形象。(28)马郎妇观音:右手持《法华经》,左手持头骸骨,为民妇形象。(29)合掌观音:合掌立于莲台上。(30)一如观音:坐于云中莲座上,立左膝,作飞行状。(31)不二观音:两手重叠,在水中坐莲叶上。(32)持莲观音:坐莲叶,持莲茎,常作童女或童男面孔。(33)洒水观音:又称“滴水观音”,右手执洒杖,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或作右手持瓶泻水状。

水月观音的词语辨析

【示例】:夏衍《克农同志二三事》:“你得认清这个时期,这个地方,和菩萨要打交道,和恶鬼也要打交道。”  菩萨,梵语Bodhisattva,华言「菩提萨埵」,是旧译(唐前为旧)。大道心众生,新译云觉有情、菩提是道,萨埵是勇猛义。菩萨心愿,为悲愍众生,故勇猛求道。菩萨又译作开士、大士等,开发大智、菩萨  大慧、大悲、大愿之有德行、有学养之人也,佛家总以此名为求佛果的大乘众。通常人以为泥塑、木雕等是菩萨,其实这只是将菩萨的精神形像化,供人忆念、膜拜、敬慕崇仰而仿其行践之道。凡能具足如此悲智精神,不论出家在家的大德皆可称为菩萨。学佛的人欲想实践菩萨愿心,即需实践六度波罗蜜(波罗蜜为究竟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修习。布施,有财施、法施、内施、外施、一切施;如舍身成仁、释迦舍身肉饲鹰,皆是布施的表现。持戒,大乘的菩萨戒,不只止息恶法,而且积极实行善法。忍辱,菩萨的行忍,是智力的表现。精进,有内外精进二种,勤修戒定慧是内,立誓息灭贪瞋痴的行动是外。禅定是去恶、静虑。菩萨有禅定功夫,方能引发智慧,繁兴大用。最后般若译为妙智慧,能解惑开慧的根本智,笃行修持应物设施是差别智。凡能积极内外实践这六度称为大菩萨。如大智文殊师利、大悲观世音、大行普贤、大愿地藏王、大势至等代表佛教中菩萨最高典范。以上引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菩萨道路」。【菩萨】  (术语)具名菩提萨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谓是求佛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众生,求道求大觉之人,故曰道众生,大觉有情。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义译也。总名求佛果之大乘众。《注维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大乘义章》十四曰:“菩萨胡语,此方翻译为道众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众生。”《法华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心。”《法华经》(隋代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埵言众生,为求果道故名道众生也。”《法华玄赞》二曰:“菩提觉义,是所求果。萨埵有情义,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萨。”《佛地论》二曰:“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净名疏》一曰:“菩提为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天台戒经义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等不等观杂录》一曰:“菩萨之萨字,说文无之。今有人改作[萨-产+夆],谓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写作杀,更可骇也。考字典从萨,与古经不符。经中从廿从阝从立从生,当是译经时所撰,良有以也。”

(梵文Tankasri)

三十三观音之一。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水月观音的图像在敦煌千佛洞中曾被发现。法国罗浮宫美术馆收藏有其中最古老的一种,相传是唐代中叶所作。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的呈现的宝相用工笔画出,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至今,苏杭一带的民间所供仍以水月观音居多。

三亚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为其设有道场。《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又名《水月观音经》

本经内容为向观音发愿,以求救度。对研究我国观音崇拜的流传及其形态有一定的价值本经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故亦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收藏于中国天津艺术博物馆,编号为4532号。整理本以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为底本,无校本。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尔时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一切识情,种种人民,欲诵持念《大圣观音水月光菩萨经》名者,于诸众生,起慈悲愍,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证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超于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成戒足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已同法性身。

若值刀山处,刀山自摧锋。或向火汤里,火汤云消灭。若遇地

狱者,地狱或竭枯。或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或向阿修罗,恶心自

发如是愿已,志心称念:

我大慈大悲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悲心陀罗尼,愿

救法界一切苦,能满众生于觉道。

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云。《华严经·入法界品》里善财童子去拜记观音的住处普陀洛迦山。一般认为这就是水月观音造型的创作源起。依经文上说:

尔时善财童子……渐渐游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遍推求。见观世音菩萨住在山西阿。处处皆有流泉池。林木繁茂地草柔软。结跏趺坐金刚宝座。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而为演说大慈悲经。

国南滨海有秣刺耶山……秣刺耶山东有布咀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奇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大海。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

文中所描绘的流泉、岩石、草木等景象,不断出现在中国水月观音的造像系统中,影响深远。

另一幅著名的水月观音作品是由弗瑞尔美术馆收藏的唐代供养绢幡[南无大慈大悲水月观音菩萨],采传统观音造型,观音并不是如意坐姿,而是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手持杨柳净瓶,端坐在圆月中,整个场景布局仍延续普陀洛迦山的山水意象。

相传,最早绘画水月观音的人是唐代的画家周昉(740—800)。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録》卷十有周昉在长安胜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画中绘一转圆月把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一片竹林,构图很接近前面的画作。可惜这幅画作已失传,但却很可能是后来绘画者或雕刻者创作水月观音形象的根据。从周昉的画来推测,水月观音流行时代应该在西元八世纪中叶的唐朝。

宋代以后出现女性水月观音

唐代的水月观音是男性造型,脸上留有胡须。到了宋代以后,水月观音逐渐出现女性造型。元代颜辉的水月观音,背景依然有圆月、湖水、杨柳净瓶以及瀑布,观音却是身披长袍、坐姿忧雅的端庄女性。此时水月观音也完全变身成为女性观音的造型。

在中国民间盛行的女性观音,大多伴随大量灵验传奇、宝卷或朝圣地等,来催化信仰传播,例如白衣观音有白衣宝卷,妙善公主有香山寺等等。唯有水月观音缺乏这类民间文学推波助澜,也因此在宋元以后,水月观音不若其他女性观音普及与盛行。

【拼音代码】:sygy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农历4月18请水月观音好吗?水月观音是什么化身,主要保护那些

水月观音也是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化身之一,是观世音菩萨应对不同机缘的信众而百显现的,实质上佛菩萨之间佛佛相通、佛佛相同,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度来普渡众生的,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求。

这些只是形式,并不重问要。重要的是心!恭恭敬敬、诚心诚意才是最关键的,所谓“心诚则灵”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佛菩萨是大成就者答,大慈大悲,法力无边,如需供奉摆放,不需要选日子、挑时辰、看风水、定方向的,专“一佛破万煞”,不受限制的。

在佛弟子中,认为水月观音主要是戒除人的贪恋心,一切万物,都如水中之月,属都是虚幻的空相。

水月观音的由来

由来: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

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扩展资料:

水月观音最早是在敦煌偶然发现的,这是禅宗与宋代以后文人最喜爱的观音类型。现存证据,是从敦煌发现的一部记载着这尊菩萨称号的经典。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有位地方官翟奉达(活动于902-966)委托一位未具名的书法家,在三个卷轴上抄写了十部经,其中有部经名为《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

造型描述:

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

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月观音

《法华经·普门品》中载明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化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由来: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南京),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的呈现的宝相用工笔画出,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顺便介绍余三十二像法身:

一、杨柳观音:右手持杨柳枝,以杨柳枝替人消弭病灾,誓言拔济众生病苦,故亦称「药王观音」,为三十三观音菩萨的首尊。

二、龙头观音:乘云中之龙,以龙譬喻观音之威德,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天龙身。

三、持经观音:坐于岩石上,右手持经卷,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声闻身。

四、圆光观音:身放光明,合掌而坐。「圆光」表观世音菩萨的福德圆满无缺。

五、游戏观音:安坐云端之上,表观世音菩萨的教化圆通无碍,不拘时处,示现游戏自在。

六、白衣观音:白色意指纯净,象征菩提心,表示观音胸怀菩提之心,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比

丘、比丘尼身。

七、卧莲观音:合掌坐在池中莲花之上,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小王身。

八、泷见观音:倚于山崖,眺望瀑布。《普门品》云:「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

力,火坑变成池。」为其由来。

九、施药观音:坐于池边,右手托颊,倚于膝上,凝视着面前的莲花。施药观音因能施予良

药,除治众生身心病苦而得名。

十、鱼篮观音:乘于大鱼背上,或一手提盛有大鱼之篮。表示排除罗刹、毒龙、恶鬼等障碍。

十一、德王观音:趺坐于岩上,右手持绿叶一枝。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梵王身。梵王为界之

王,因德性高超故名「德王」。

十二、水月观音:月下乘莲瓣,飘荡海面观看映照水上之月。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辟支佛身。

十三、一叶观音:乘莲一叶观世音,解萦众生烦恼结,法音常转广长舌,定慧等持契果觉。

十四、青颈观音:坐于断崖上,右膝立起,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扶着岩壁,旁置一有柳枝之瓶,

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佛身。

十五、威德观音:岩上观水,左手持莲花,右手着地。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天大将军身。

十六、延命观音:倚水边岩上,悠然观赏景物。此尊能消除咒诅及毒药,令众生延命长寿故称

「延命」。乘一叶莲瓣浮于水面漂行。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宰官身。

十七、众宝观音:坐在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在弯起的膝上,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长者身。

十八、岩户观音:端坐于岩窟内。《普门品》云:「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

寻声自回去。」因这些毒虫多盘踞洞穴内,为免其出洞危害众生,观音因此

坐镇岩窟中保护众生。

十九、能静观音:坐水边岩上,双手安置石上作静寂相。能静观音因能救护遭难者,使得平静

安稳而得名,为海路守护神。

二十、阿耨观音:立右膝坐于岩上,双手抱膝观望大海。

二十一、阿摩提观音:双手置膝上,遍身有光焰坐在岩上,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毘沙门身。

二十二、叶衣观音:坐于敷草的岩上,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帝释身。

二十三、琉璃观音:观音双手捧琉璃香炉(或钵),乘莲瓣浮于水面,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自在

天身。

二十四、多罗观音:直立乘云,合掌,手持青莲花。梵名「多罗」亦为救度,故又名「救度

母观音」。《普门品》云:「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

即起慈心。」为此尊由来。

二十五、蛤蜊观音:自蛤蜊贝壳中示现,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菩萨身。

二十六、六时观音:右手持梵箧的立像,此箧是六字章句陀罗尼,诵之得脱六道苦果得六妙门,

证六根相应。为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居士身。

二十七、普悲观音:双手披衣,立于山岳之上。「普慈」意即普遍施给众生慈悲。是三十三身

观音中的大自在天身。

二十八、马郎观音:民间妇女形象。即在「鱼篮观音」故事中化身为少女嫁给马郎的观音。是

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妇女身。

二十九、合掌观音:合掌立于莲华台上,乃三十三身观音中的婆罗门身。

三十、一如观音:观音坐在云中莲华座上立左膝,现征伏雷电之姿,为《普门品》云:「云雷

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之表征。

三十一、不二观音:两手低垂,乘一片莲叶浮于水面,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执金刚神身。

三十二、持莲观音:双手执持一茎莲华,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童男童女身。

三十三、洒水观音:又名滴水观音,左手持钵,右手执杨枝作洒水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