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以人为鉴及解释

  • 关于成语以人为鉴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翻译,急!

这句话的意思是:照镜子穿衣服,可以发现自己是否穿戴整齐。学习古人经验,可以知道任何事情的发展过程。同其他人比较,可以知道你自己为人处事的对错。

出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原句: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译文:

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明了本身得失,我经常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征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

扩展资料: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

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参考资料:以铜为鉴——百度百科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语出《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zhidao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回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答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鉴各是什么意思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以铜为鉴,可正zd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解释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回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答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鉴:在这里是镜子的意思知整个的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道己每一天的得失;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指人要能听进去他回人的告诫,对于别人支出的缺点,要虚心接受答并改正,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鉴:在这里是抄镜子的意思整个的意思是: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袭;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用历史百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指人要能听进去他人的告诫,对于别人支出的缺点,要虚心接度受并改正,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寓意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百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要善于从与他人的比较中明己之长知己之短,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语出《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以铜为鉴,可正衣寇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以铜为鉴,可以正问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来自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答魏政大臣能够直接向唐太宗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经常直接在法庭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由于唐太宗能够听取正确的意见,他统治了一个政治纯洁、社会稳定的时期,见证了唐代的经济繁荣回和国家实力。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欲绝。他命令为魏征立碑,自己写碑答文,以书面形式书写。

魏征是唐朝时的大臣,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宰相等职,他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说魏征的话

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zhidao,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内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意思是说用铜左镜子(古代都用铜镜)可以找出人的衣服和帽子,指的是可以看到人的外部形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用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是说借鉴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以铜为鉴,可zd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解释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内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容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意思就是:用铜做镜子来,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自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要善于从与他人知的比较中明己之长知己之短,纠正自己的错道误,从而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三句名句的作者是谁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说,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译文:

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扩展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

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意思一样。

“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魏征死了,也就坏了一面。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他才能够赢得这些大臣对他的信任。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说,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白话译文】

太宗对梁公说:“用铜当作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我把这三种镜子当作宝贝,用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扩展资料: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铜为镜,百度百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你说反了,应该是以人为鉴,zd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原话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版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权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

这是对魏征的评价

魏征是唐朝时的大臣,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宰相等职,他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将关中地区16—18岁青年男子中身体棒的点为府兵。魏征极力反对。他对唐太宗说:“如果把河弄干了捉鱼,是能抓到鱼的,但第二年就抓不到鱼了。如果把森林烧光,也能捉到野兽,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捉了。如果现在连16岁的青年也征来当兵,势必造成劳动力减少,导致农田荒芜,那么将来的赋税徭役也就没有来源了!”唐太宗觉得魏征的话有道理,就收回了这个命令。

还有一次,唐太宗见天下太平,连年丰收,在群臣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礼天地),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这种举动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将给沿途群众带来沉重的负担。魏征于是劝说唐太宗道:“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的破坏很厉害,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皇帝去封禅,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造成多么大的麻烦呀!”唐太宗想到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就取消了封禅的计划。

又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的明智,有的昏庸呢?”魏征说:“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一面之词就昏庸。”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尧、舜等贤君和秦二世、隋炀帝等昏君的例子;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来自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君王就不会受蒙蔽了。”魏征还经常劝谏唐太宗: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时刻想到危险的日子,要自始至终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后来,他觉得唐太宗不像早先那样节俭朴素、体恤百性、勤于治国了,就写了一份意见书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后,觉得他提得很对,就把他的意见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松劲。

后来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非常难过,他流着泪对身边的人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了;用历史作镜子,可以明白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就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魏征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儿做错了。现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了一面镜子了!”

以人为鉴的原文及翻译

以人为鉴zd

郑公魏征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征薨,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过。今魏徵逝,朕亡一鉴矣。”

郑公魏征逝世了。魏征病倒在床的时候,皇帝(唐太宗)和太子一起到他床前探病,皇上版想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叔玉为妻.魏征死后,皇上亲自为他题写了碑文,并且把碑文刻在石碑上.皇上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以铜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裳;以权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以人为镜子,可以看出得失.我曾经保住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好)镜子呀.”

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是什么意思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是: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该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

原文:

旧唐书·魏徵传

作者:刘昫

朝代:晋

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译文:

译文: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本身的得失,我曾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征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

扩展资料: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更多的是强调唐太宗的主动性,更多的是强调本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强调人的被动性。以铜为鉴而正衣冠,是人去照镜子,而非镜子来照我;以史为鉴而知兴替,是人去学习历史,而非历史知识主动找人。

同样道理,同样逻辑,以人为鉴而明得失,是人主动地去“以人为鉴”,主动地去明得失。前面二点是讲主动性,是讲自觉,“以人为鉴”当然更多地是强调主动性、自觉性了。

总体而言,唐太宗所强调的,更多的指向内省,更多的指向“明心见性”,更多的指向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之仁”,更多的指向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更多地指向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更多的指向孟子的“反求诸己”,更多的指向朱熹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人为鉴

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是: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

原文:(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hù),知而必谏也。”

译文: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本身的得失,我曾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征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我最近派人到他家,寻得一本文稿,才写了一半,那些可以认识的是‘天下的事情有好有坏。任用好人那么国家就安定,任用坏人那么国家就衰败。爱憎之间,应该仔细谨慎。假如喜爱而能了解缺点,憎恶而能了解长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能不猜疑,可以兴盛了。”那本书的大致内容就像这样。我总是思考这件事,唯恐免不了犯错。公卿侍臣,可以书写在笏(hù)板上,知道可以进谏的一定要进谏。”

叹曰:“以铜为鉴,可zhidao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译文:

译文:唐太宗叹息说:“把铜作为镜子,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把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以来,存亡兴替;把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本身的得失,我曾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错。如今魏征已经死了,我丢失了一面镜啊。”

扩展资料: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更多的是强调唐太宗的主动性,更多的是强调本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强调人的被动性。以铜为鉴而正专衣冠,是人去照镜子,而非镜子来照我;以史为鉴而知兴替,是人去学习历史,而非历史知识主动找人。

同样道理,同样逻辑,以人为鉴而明得失,是人主动地去“以人为鉴”,主动地去明得失。前面二点是讲主动性,是讲自觉,“以人为鉴”当然更多地是强调主动性、自觉性了。

总体而言,唐太宗所强调的,更多的指向内省,更多的指向“明心见性”,更多的指向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之仁”,更多的指向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更多地指向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更多的指向孟子的“反求属诸己”,更多的指向朱熹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原句为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copy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以铜为镜,可以正zhidao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