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知雄守雌的意思及解释

  • 关于成语知雄守雌的意思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四字成语

动宜静,静宜动,动静相宜,行之千里是什么意思

动宜静”,动是广义的动,是指我们和他人任何形式和任何接触的时候,而静是指一个人独处,安静下来学习、思考、训练、提高的时候,动宜静的意思是在外面动的百时候,在社会表现自己时候,要注意度为自己静提供信息、方法、动力,比如模仿、攀比,所谓“见贤思齐”。这样回去以后才知道如何的静,为什么要静,静什么,如何衡量静,如何有效的静。我们反对一个人在家脱离社会,胡思乱想,这不是静。“静宜动”,要求一有时间先干一件很重知要的事情,就是思考我的世界(工作和生活)会产生什么趋势?接下来想,如果发生的话,现有的能力和方法、经验有什么问题,然后加以解决。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工作有头绪了,领导给你道的任务突然少了,因为你可能已经汇报了或解决了,也就是习惯在左右、决定世界的运行。要总结洞察未来的方回法,比如,当发生一件事后,你马上想到你的领导会如何?然后提前准备一下,不露声色,当领导布置下来时从容而高效的完成。如果面对的是突发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平常将工作划分为不同类型,注意方法和思想的答积累、准备,以方法之道去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比如“知雄守雌”。

何以知雄守雌?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在此处是指思想认识上的清楚、明白。“守”是指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知雄守雌,前提条件是既要知“雄”又要知“雌”,如果只知雄而不知雌,那就根本谈不上守雌的问题。然而,何谓知雄知雌呢?很显然,雌和雄是一对矛盾。雌代表事物柔弱、安静、平和的一面,雄则表示事物强大、躁动、刚猛的一面。雌意味着孕育、滋养、繁衍,雄则意味着争斗、损伤、衰亡。对于雌雄两者各自的特性,为道者应当了然于胸。解决了“知”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在实践中如何做的问题了。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不免会问,老子为什么只强调“守雌”而不主张“为雄”呢?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首先还要从“道”的身上谈起。我们都清楚,“道”是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天地万物无一不受它的支配。然而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延续都是实实在在的过程,而不是发生在梦幻中的子虚乌有之事,这就需要具备各种必要条件。环境适宜,生命将会多姿多彩。比如风和日丽土地肥沃,则草木茂盛鸟兽云集,这可称之为“雌”。如果“道”过多地展现了其“雄”性特征,时而烈日炎炎时而狂风暴雨,那么生命将很难存在,因为环境恶劣么。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如果统治者轻徭薄赋,百姓负担较轻,财富相对均匀,那么社会秩序就会稳定,生产力就能够得到发展,人民就能够得到幸福生活;如果统治者横征暴敛,人民不堪重负,贫富分化严重,那么各种矛盾都会激化,国家必然动荡不安,黎民百姓必然流离失所。一句话,为雄则伤,守雌则养。因此圣人知雄而守雌,否则何以“利万物”?然而人性的一般规律却是“为雄易而守雌难”。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他拥有哪怕一点点倚恃,比如美貌、才学、名望、金钱、权势,都足以令其对他人产生轻蔑之心。人世间为什么充斥着那么多歧视、压迫?原因正在于此。老子说“知雄守雌”,其实也是对付弊端的一种方法,“枉则直”的方法。这也是他强调“守雌”而不主张“为雄”的第二个原因。明白这一点对统治者尤其重要,“守雌”对于他们来说更加困难,因为统治者拥有更多的“为雄”的优势资源。“知雄守雌”,接下来便是“为天下溪”。大家都明白“水往低处流的道理”,想必用不着我在这里罗嗦了。圣人“知雄而守雌”便可产生“为天下溪”的效应,足以弥补其身居高位的不足,百姓的拥戴就会象水一样汇聚到他这里。如此一来,“德”自然与之同在。“常德”即“德常”,意指“德”将一直伴随在为道者的身边,不离不弃。复,《说文解字》解释为“往来也”。事物离开其固有位置,然后又回归本位,这个回归过程即称为“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各样的欲望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其中有些是自然产生的,如正常的恋爱、婚姻;而更多的则是环境诱发的,典型的如“攀比”现象。人们往往被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向极端。这个过程就象矛盾的一面越来越强,而另一面却越来越弱,终将失去平衡一样。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知雄守雌,为天下溪”,按照自然法则行事,使自己回复到“婴儿”状态。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复归于婴儿”并不是让人们将所有的欲望和知识阅历统统抹去,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拥有象婴儿一样的“和之至也”。所谓得也自然失也自然,成也自然败也自然,不要偏执于一端,只能得不能失只能成不能败。只有这样,事物的“阴阳”两面才能“冲气以为和”,人才不至于“阴阳”失调,国家、社会的发展才不至于倾覆。“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白与黑也是矛盾的事物,黑在这里是指不白。在自然状态下单纯的白色是很少存在的,我们常见的多是其他颜色,比如绿、红、灰、黑以及斑驳的混合色彩。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在多数情况下人的行为并没有越过道德的底线,是非黑白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也许只不过是大家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罢了。发现一个白玉无瑕的人难,找出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也不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白的一面,也有黑的一面。一个人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所谓“知其白”;但是他却不应当用对待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而只能用最基本的尺度来衡量周围的世界,所谓“守其黑”。这对于圣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绝不应当以自我为基准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的多样性予以抹杀。颜色越白的人越要注意这一点,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圣人“以己为尺”来评判他人,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过关,绝大部分都要玩完了,呵呵如果大家都能够严于律己,对他人采取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那么“德”将稳固地和我们在一起,而不会变更。“式”是榜样的意思。“忒”指变更,比如下面这段话:“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孙子·军形》)意思是说善战者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不是凭借什么“智名”、“勇功”,而是因为他的胜利已成定局不可变更。为什么不会变更呢?因为在开战以前,善战者已经在战争的各个要素上占据了优势,比如主有道、将有能、天地得、法令行、兵众强、士卒练、赏罚明等。此处的“不忒”和《孙子》中的“不忒”意思相同,都是指不变。“常德不忒”的意思是说,“德”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变化不定的情形。如果“德”的标准是“守白”,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局面了。“白”的内容不同,“德”即不同,就象现在所谓的“时尚”一样,变化不定,让人无所适从。“复归于无极”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事物自身要保持“和”的状态,不要向极端发展。如果把事物的阴阳两面比作人的两条腿,那么我们走路的时候一定要先迈出一只脚,然后再跟上来另外一只脚,这是“和”;如果一只脚迈了出去,而另一只脚却不跟上来,走了极端,显然会失去平衡。第二层意思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表示事物不会提前衰亡,它和第一层意思是果与因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失衡首先发生在事物内部,然后再形之于外。比如两条腿走路,不管步子迈的多么小,最后总能走出很远的一段;如果只迈出一只脚,不管这一步跨出多远,那么整个行程也不过是这一步的距离。“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荣,是指事物发展的强盛状态,比如一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还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时他就处在“荣”的状态中。“辱”与之相反,它是指事物的弱势状态,比如一个人默默无闻平平淡淡,属于社会中的草根阶层。荣是大多数人都向往的理想状态,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能够摆脱“辱”的卑下爬上“荣”之高位的少之又少。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尊荣中,地位最高的莫过于圣人了,然而圣人却能够“知荣而守辱”,让自己完全融于最普通的民众当中,畏民之所畏,以百姓心为心。因此圣人虽知荣而守辱,却不会失荣,更不会有辱。谷,通常的解释为川谷,即空虚之意。不过我仍然想把它作为稻谷的“谷”来看待。谷是一种粮食作物,在此处可以扩大范围,指代万物以之为食,赖以为生的东西。谷作为粮食,其地位是卑下的,它要被牙齿咀嚼被食管吞咽被胃肠消化最后变成一堆废物被排除体外,没有一点尊严。然而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离不开它,而它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为他们充饥、提供营养,可谓“常德乃足”。足者,全也。如果谷只尊荣不恤辱,只养显贵不养庶人,其德当然称不上足了。朴,《说文解字》解释为“木素也”,既未被加工成器物的原木,就象未被加工的璞玉一样,用来表示最本质最朴素的东西,这里可以理解为“道”。圣人“知荣守辱”,使自己成为朴实无华的稻谷,衣养万物,自然便完成了向“道”本位的回归。“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朴表示“道”的意思,这在上面已经讲过了。关键的问题是怎样理解“器”。一般情况下,器是指器物,比如桌子、板凳、茶壶、瓦罐等等,但在本章文字中,器不是指器物,而同样是指规则,只是这种规则比“道”的位阶低,例如“德”。也许有人会问,器表示规则的依据何在?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国家政权总是和一些重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统治者常常把一些法令制度铸刻在重器上面,比如古巴比伦王国石柱上的汉穆拉比法典、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以及中国先秦以前铸于青铜鼎上的诰、誓等。“朴散则为器”的意思是说,“道”在各个领域表现为相应的规则,圣人对此非常清楚,根据这些规则确定了各种社会规范。“用之”表明了人对自然的效法过程。官长,我认为它们不是一个词,应该分开解释。“官”是指国家法令;“长”是指社会道德,例如对一些年高有得的人,大家往往称之为“长者”,《老子》第五十四章也有“修之于乡,其德乃长”的说法。“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的意思是说,圣人根据“道”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确定了国家法令、倡导形成了社会道德。“故大制不割”,真正的治理、完善的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会被分割成孤立的局部单位。之所以“不割”是因为“官和长”皆源自于“道”。割,分割、割裂,人为的界限。不公正、不合理以及大大小小的伤害大都是来自于“割”,来源于人们对这个世界三六九等的划分,万物被分割的结果就是境遇不同。比如城里人可以享受低保,而乡下人却没有这种待遇;公务员看病可以报销,而老百姓看病就只能掏自己的腰包了,这不就是“割”么?割则有伤,比如小民百姓生病不敢去医院,轻则拖重则死,焉能不伤?“割”是对自然法则的背离,是“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反面。

知雄守雌的成语释义

“知雄守雌论”正是处于最为恰切、稳妥的地方对于全面情况的把握。老子不复仅提倡“守雌”,关键却在于“知雄”。“知雄”不是仗势欺人或“得理不让人”,制而是知彼知己,对症下药;“守雌”不是被动的“任人欺凌”,而是处后、守柔、含藏、内敛。

处后、守柔、含藏、内敛与孔子的“中庸”百不同。“中庸”是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偏不度倚,“君子不为已甚者”,凡是牵涉“过分”的事情一概不做。而“知雄守雌”却是谦退到不能再退、不能再低的地步,与“懦弱”知仅有一纸之隔。

谓内心虽然坚强,外表却要柔弱而与人道无争。这是古代道家所谓“和光同尘”的处世态度。也是道家提倡的一种韬晦自处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