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聊复尔耳及解释

  • 关于成语聊复尔耳及解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aabb成语

什么什么尔什么

温文尔雅[wēnwéněryǎ]?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也形容做事不大胆泼辣。百

不过尔度尔[bùguòěrěr]?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雍荣尔雅[yōngróngěryǎ]?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聊复尔耳[liáofùěrěr]

也作聊复尔尔。问姑且如此答罢了。《晋书回·阮咸传》:“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尔:如此。耳:而已,罢了。

尔为尔答,我为我[ěrwéiěr,wǒwéiwǒ]?尔:你。你是你,我是我。指两者界限分明,互不沾边。

聊复尔尔[liáofùěrěr]?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

雍容尔雅[yōngróngěryǎ]?形容态度大方,举止不俗。

此疆尔界[cǐjiāngěrjiè]?指划分疆界,彼此阻隔。

据百度汉语

成语 什么耳

包含“耳”的成语共有249个

扒耳搔腮

稗耳贩目

闭目塞耳

避人耳目

不绝于耳

不堪入耳

长目飞耳

充耳不闻

出口入耳

窗外有耳

垂耳下首

垂头塞耳

当耳边风

当耳旁风

盗铃掩耳

盗钟掩耳

盗锺掩耳

道听耳食

鼎铛有耳

东风过耳

东风马耳

洞心骇耳

杜耳恶闻

顿足捩耳

耳边之风

耳鬓斯磨

耳鬓厮磨

耳鬓撕磨

耳鬓相磨

耳不离腮

耳不旁听

耳不忍闻

耳聪目明

耳根清净

耳红面赤

耳后风生

耳后生风

耳聋眼黑

耳聋眼花

耳满鼻满

耳目闭塞

耳目导心

耳目股肱

耳目心腹

耳目一新

耳目昭彰

耳目众多

耳染目濡

耳濡目击

耳濡目及

耳濡目染

耳软心活

耳食不化

耳食之论

耳食之谈

耳食之言

耳视目食

耳视目听

耳熟能详

耳顺之年

耳提面命

耳提面训

耳听八方

耳听心受

耳闻目睹

耳闻目击

耳闻目见

耳闻目览

耳闻目染

耳闻眼见

耳闻则诵

方面大耳

防蔽耳目

肥头大耳

肥头胖耳

风吹马耳

伏首贴耳

俯首戢耳

俯首弭耳

俯首贴耳

俯首帖耳

附耳低言

附耳低语

附耳射声

感心动耳

隔窗有耳

隔墙有耳

盥耳山栖

贵耳贱目

过耳春风

过耳秋风

过耳之言

禾头生耳

轰雷贯耳

黄耳传书

黄耳寄书

豁人耳目

贱目贵耳

交头互耳

交头接耳

接耳交头

惊耳骇目

酒酣耳热

酒酣耳熟

撧耳顿足

撧耳挠腮

撧耳揉腮

口耳并重

口耳相承

口耳相传

口耳之学

苦口逆耳

赖有此耳

历历在耳

脸红耳赤

脸红耳热

两豆塞耳

两耳塞豆

聊复尔耳

赁耳佣目

乱人耳目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俛首帖耳

面红耳赤

面红耳热

面命耳提

目达耳通

目睹耳闻

目击耳闻

目见耳闻

目攋耳染

目染耳濡

目濡耳染

目擩耳染

目食耳视

挠腮撧耳

逆耳利行

逆耳良言

逆耳之言

逆耳忠言

蹑足附耳

爬耳搔腮

飘风过耳

裒如充耳

墙风壁耳

窃钟掩耳

窃锺掩耳

倾耳侧目

倾耳而听

倾耳细听

倾耳注目

清耳悦心

秋风过耳

如风过耳

如雷贯耳

如雷灌耳

塞耳盗钟

塞耳盗锺

塞耳偷铃

三耳秀才

三日耳聋

搔头摸耳

搔头抓耳

舌敝耳聋

俗耳针砭

妥首帖耳

挖耳当招

危言逆耳

嵬目鸿耳

嵬眼澒耳

蚊虻过耳

洗耳不闻

洗耳恭听

洗耳拱听

想当然耳

袖手充耳

褎如充耳

言不入耳

言提其耳

言犹在耳

掩耳盗铃

掩耳盗钟

掩耳盗锺

掩耳而走

掩耳偷铃

掩人耳目

眼花耳热

眼饧耳热

眼跳耳热

眼瞎耳聋

洋洋盈耳

一人耳目

一新耳目

以耳代目

以耳为目

庸耳俗目

游心骇耳

娱心悦耳

悦人耳目

在人耳目

在人口耳

遮人耳目

遮掩耳目

震耳欲聋

忠言逆耳

属人耳目

属垣有耳

抓耳挠腮

抓耳搔腮

出人口,入人耳

春风不入驴耳

东风吹马耳

东风射马耳

恶言不入于耳

耳报神

耳边风

耳旁风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耳闻不如面见

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眼见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法不传六耳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禾生耳

疾雷不及塞耳

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暇掩耳

捷雷不及掩耳

六耳不同谋

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墙有耳

墙有缝,壁有耳

人生行乐耳

善言不入耳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西风贯驴耳

迅雷不及掩耳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执牛耳

聊复尔耳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聊复尔耳”意指姑且如此罢了。也作“聊复尔尔”。

【出处】此典出自《晋百书·阮咸传》:“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度能免俗,聊复尔耳。’”

阮咸,字仲容,西晋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熙是武都太守。阮咸性情狂放,与叔父阮籍都是“竹林七问贤”之一,经常在竹林中游乐集会,当时维护礼法的人都嘲讽他们的所作所为。阮咸与阮籍居住在道南,而其他阮姓人居住在道北。道答北阮姓人富有,而道南阮姓人贫穷。当时的习俗是,每逢农历七月七日,家家户户都要曝晒衣服。那一天,道北阮姓人大晒其衣服,都挂出绮罗版锦绣,鲜艳夺目。阮咸却用竹竿挑起一条粗布围裙,在院子里迎风招展。有人权对他的这种做法觉得很奇怪,阮咸回答说:“我无法超脱世俗,姑且如此罢了。”

苏轼的诗“观棋”白话文解释是怎样的?

解释:

我一直不懂棋,曾经独自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都闭门白天睡觉,只听到下棋的声音在古松流水之间,欣然喜悦的意思。

从你想学,但始终不能理解的。儿子过就开始做的,儋守张中日从的游戏,我也坐在角落里,整天不以此为满足的。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我当时独自一人游,不到一人。谁欤棋的人,户外屦二。没有听到人的声音,时闻落子。

纹棋盘坐在对面,谁研究这种味道。空钩心钓鱼,难道在鳊鱼。小儿附近,敲门声信指。胜利当然欣然,失败也可以欢喜。从容自得啊,聊复尔耳。

全文:

《观棋》并引

苏轼

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儿子过乃初能者,儋守张中日从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赏析:

屦(音句)者,鞋也;屦二者,鞋两双也。

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冷僻的典故。源自《礼记》: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空钩意钓,岂在鲂鲤。钓鱼却不下饵,渔翁之意固不在鱼,在乎垂钓之乐也。

纵观全诗,作者以林壑幽美的庐山为背景,勾画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深山行棋图。

绿树荫浓,清风徐来,空山不见人,但闻敲棋声,高山流水,静中有动,静中有声,但从虚处落墨,闲中著色,道尽纹枰春色。

此情此景,岂足为外人道?然后悟出是非成败,转眼即过,何不淡然处之,这样不也悠闲自得么?自古至今,从业余棋手到专业高手,有几人能如此超脱地对待胜负?

扩展资料:

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

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

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

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

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

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

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观棋破案

宋元佑年间,苏轼任杭州知府。才上任,便碰上一件棘手积案:一妇人秀姑的丈夫十年前出海打渔,一直未归,又杳无音信,秀姑苦苦熬着。苍天不负有心人,一日,丈夫平安回来,秀姑大喜,亲手将一只养了十年的老母鸡杀了,烧好后让丈夫吃。丈夫喜吃鸡头,不料吃后,大喊腹痛,片刻便气绝身亡。为此,婆家认定秀姑有奸,毒死丈夫,于是告到官府。

苏试认真阅读案卷后,觉得秀姑确无外心,但丈夫又确是中毒而死,实在心中茫然。于是,他微服私访,路经一家中药铺,适逢坐堂郎中闲得无聊,与友人下棋消闲,苏轼也就在旁观战。两人棋艺不相上下,杀得难分难解。这时,苏轼看出了郎中行棋中的一个破绽,便指点了对方几招,结果郎中输了。此时,郎中不觉感叹道:“先生绝招如同十年鸡头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苏轼忙问:“十年鸡头!”郎中说:“此地有句民谚,十年鸡头如砒霜。而先生的棋法凶狠,实在无药可解,才说此话”。

苏轼回府后,立即将一只老母鸡宰了。煮熟后把鸡头喂狗吃,不多时,狗亦狂吠而死。就这样,疑而不决的悬案给破了,秀姑终得还一身清白。

苏东坡《观棋》——参考文献《围棋故事》(2009-04-1821:06:17)转载标签:围棋故事围棋诗词围棋文化体育杂谈分类:围棋文化

苏轼,北宋诗家、词家、作家、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多称他为“苏东坡”。他是眉州眉山人,自幼聪慧,七岁读书,十岁能写文章,22岁举进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读他的文章,竟大惊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的文章,必独步天下。”东坡是否会下围棋一直是棋界争论的话题之一。

东坡作有一首《观棋》诗,在诗的序中他写到自己“素不解棋”,然而他的儿子苏过却会下围棋,友人张中经常到他家和他的儿子下棋,东坡在旁边当观众,整整看了一天也不觉得厌倦。全诗如下: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冷僻的典故。源自《礼记》: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空钩意钓,岂在鲂鲤。钓鱼却不下饵,渔翁之意固不在鱼,在乎垂钓之乐也。以棋声入诗的有司空图的“棋声花园闭,幡影石坛高”,白居易的“山僧对棋坐,局上竹影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可与苏诗相映。

这首四言古诗可谓名篇,纵观全诗,作者以林壑幽美的庐山为背景,勾画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深山行棋图。绿树荫浓,清风徐来,空山不见人,但闻敲棋声,高山流水,静中有动,静中有声,但从虚处落墨,闲中著色,道尽纹枰春色。此情此景,岂足为外人道?然后悟出是非成败,转眼即过,何不淡然处之,这样不也悠闲自得么?自古至今,从业余棋手到专业高手,有几人能如此超脱地对待胜负?

诗中确实没有提到围棋的技艺方面,但以此推测东坡“素不解棋”,也有些证据不足。因为东坡素来自谦,他在《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中写道:“我虽不解饮,把盏欢意足。”能够“剧饮”却说自己“不解饮”,可见是谦虚语言。既如此“不解棋”是否也是自谦之言呢?

一个不会下棋的人是不可能一整天看别人下棋而不觉得厌倦的,如此看来,东坡是会下棋的,只不过是下得不太好而已。

东坡“不解棋”或者说下不好棋应该说很大程度与他的围棋观有关,“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豁达到了忘却胜负的境界,今天仍有很多棋手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另外,东坡还有一些涉及下围棋的诗,如《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中就有“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的诗句,《席上代人赠别》中有“莲子擘开须见忆,楸枰着尽皆无期”的诗句,可见东坡经常与围棋打交道。

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求翻译

原文是这样的:南朝·zd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褌(kūn,裤子)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翻译如下:(...北边富人晒衣服都是绫版罗绸缎,南边的都很穷。仲容住南边,也拿竿子晒大布裤子)有人觉得这很奇怪,他回答说:我也不能免俗啊,不过是复制一下别人的权做法而已。(大家都是晒,你晒富,我晒裤)

求世说新语中的几条翻译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①。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参看《德行》第16则注①。广陵散:古琴曲。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场处决时,神态不变,要求给他琴弹,弹奏《广陵散》曲。弹完后说:“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支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要失传了!”当时,三千名太学生曾上书,请求拜他为师,朝廷不准许。嵇康被杀后,文王司马昭随即也后悔了。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①。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②。”

【注释】

①殷侯:指殷浩。侯是敬称,等于“君”。

②“我与”句:《晋书·殷浩传》作“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殷浩并不看重桓温,既不甘退让,又不愿和他竞争,所以这样说。

【译文】

桓温年轻时和殷浩同样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种竞争心。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和自己长期打交道,宁愿作我。”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①!”

【注释】

①裈(kūn):裤子。

【译文】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①;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②;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③。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注释】

①阮仲容: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儿,竹林七贤之一。

②“七月”句:旧时风俗,七月七日晒衣裳、书籍,据说这样就不会受虫蛀。

③犊鼻裈:短裤,一说围裙。

【译文】

阮仲容、步兵校尉阮籍住在道南,其他阮姓住在道北;道北阮家都很富有,道南阮家比较贫穷。七月七日那天,道北阮家大晒衣服,晒的都是华贵的绫罗绸缎;阮仲容却用竹竿挂起一条粗布短裤晒在院子里。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奇怪,他回答说:“我还不能免除世俗之情,姑且这样做做罢了!”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

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异之。

元帝感到很诧异。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

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

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①。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参看《德行》第16则注①。广陵散:古琴曲。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场处决时,神态不变,要求给他琴弹,弹奏《广陵散》曲。弹完后说:“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支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要失传了!”当时,三千名太学生曾上书,请求拜他为师,朝廷不准许。嵇康被杀后,文王司马昭随即也后悔了。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①。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②。”

【注释】

①殷侯:指殷浩。侯是敬称,等于“君”。

②“我与”句:《晋书·殷浩传》作“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殷浩并不看重桓温,既不甘退让,又不愿和他竞争,所以这样说。

【译文】

桓温年轻时和殷浩同样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种竞争心。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和自己长期打交道,宁愿作我。”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①!”

【注释】

①裈(kūn):裤子。

【译文】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①;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②;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③。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注释】

①阮仲容: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儿,竹林七贤之一。

②“七月”句:旧时风俗,七月七日晒衣裳、书籍,据说这样就不会受虫蛀。

③犊鼻裈:短裤,一说围裙。

【译文】

阮仲容、步兵校尉阮籍住在道南,其他阮姓住在道北;道北阮家都很富有,道南阮家比较贫穷。七月七日那天,道北阮家大晒衣服,晒的都是华贵的绫罗绸缎;阮仲容却用竹竿挂起一条粗布短裤晒在院子里。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奇怪,他回答说:“我还不能免除世俗之情,姑且这样做做罢了!”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

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异之。

元帝感到很诧异。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

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

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广陵绝响

【注释】

①嵇中散:嵇康。参看《德行》第16则注①。广陵散:古琴曲。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在法场处决时,神态不变,要求给他琴弹,弹奏《广陵散》曲。弹完后说:“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支曲子,我吝惜固执,不肯传给他,《广陵散》从今以后要失传了!”当时,三千名太学生曾上书,请求拜他为师,朝廷不准许。嵇康被杀后,文王司马昭随即也后悔了。

我与我周旋久

【注释】

①殷侯:指殷浩。侯是敬称,等于“君”。

②“我与”句:《晋书·殷浩传》作“我与君周旋久,宁作我也。”殷浩并不看重桓温,既不甘退让,又不愿和他竞争,所以这样说。

【译文】

桓温年轻时和殷浩同样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种竞争心。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和自己长期打交道,宁愿作我。”

刘伶病酒

【注释】

①裈(kūn):裤子。

【译文】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未能免俗

注释】

①阮仲容: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儿,竹林七贤之一。

②“七月”句:旧时风俗,七月七日晒衣裳、书籍,据说这样就不会受虫蛀。

③犊鼻裈:短裤,一说围裙。

【译文】

阮仲容、步兵校尉阮籍住在道南,其他阮姓住在道北;道北阮家都很富有,道南阮家比较贫穷。七月七日那天,道北阮家大晒衣服,晒的都是华贵的绫罗绸缎;阮仲容却用竹竿挂起一条粗布短裤晒在院子里。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奇怪,他回答说:“我还不能免除世俗之情,姑且这样做做罢了!”

“夙慧篇”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

晋明帝只百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洛阳)消息,潸然(流泪貌)流涕。

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度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明帝问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显然)可知。”

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

元帝异之。

元帝感到很诧异。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答意;更重问之。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

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

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内惊失色,

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明帝回答说:“因容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